商标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标准有哪些内容(商标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标准)
导读:在确定商标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时,需要综合考虑侵权的性质、严重程度、主观恶意以及获利情况等因素。对于故意且恶意的侵权行为,法院会根据受害者的损失、侵权者的收益...
商标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标准有哪些内容
导读:在确定商标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时,需要综合考虑侵权的性质、严重程度、主观恶意以及获利情况等因素。对于故意且恶意的侵权行为,法院会根据受害者的损失、侵权者的收益或授权费用等情况,合理确定赔偿金额,并适当提高赔偿金额,以示惩戒。一、商标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标准有哪些内容
在判定商标权侵权案件中的惩罚性赔偿金额时,具体的考量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侵权行为的本质属性、其严重程度、以及侵权者的主观恶意与从中获得的利益;
同时也要考虑到受害人因此次侵权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等多方面影响。例如,如若侵权者故意实施侵权并持有严重主观恶意,那么法院可根据受害者实际损失金额,侵权者所得收益或者商标授权使用费用等因素,综合判断并理性决定最终的赔偿额,在此基础之上,适当提高赔偿金额以示惩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其实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其实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其实我们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其实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其实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二、商标权侵权行为有哪些
依据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范,商标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形:
首先,向社会公众销售侵害已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者;
其次,擅自伪造或非法制造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授权许可的商标标识并进行销售者;
再有,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明示同意而私自替换或更改其注册商标,随后将这些经过修改的商品再次投放市场上供消费者购买以获取不义利益者等等,以上皆属违法侵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三、商标权侵权赔偿标准数额怎么算
关于商标权侵权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性规则与计算手段:首要考虑的是,以权利人在侵权行为中所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依据来确定应支付的赔偿金。
然而,实际损失状况的评估可能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参照侵权者在该侵权活动中所获取的收益数据来计算赔偿金额。
倘若以上两种方式均无法准确计量,那么最终的赔偿决定将由司法机关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相关情节,作出在五百万元人民币以内的裁决。
另外,在确定赔偿金额的过程中,司法机关还会充分考虑到侵权行为的性质、持续时间、造成的影响,商标的知名度、美誉度,商标使用许可费用的高低,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具体内容,包括期限、范围等,以及维权行动所需的合理成本等诸多因素。
值得强调的是,实际操作中,商标权侵权赔偿额的精确计算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必须紧密结合每个具体事例涉及的详细事实和相关证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
判定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时,考虑侵权性质、严重程度、主观恶意及获利,兼顾受害人经济损失。对故意且恶意侵权者,法院将综合受害者损失、侵权收益或授权费用,合理判定赔偿,并适当提高金额以示惩戒。
惩罚性赔偿金法律规定内容有哪些
惩罚性赔偿是指被告向受害人进行赔偿的金额多于受害人受到损失的金额。目的是在针对被告过去故意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对被告进行处罚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惩罚性赔偿金法律规定内容有哪些?
1、2003年施行的《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其实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其实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第九条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其实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其实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2、2009年施行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其实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这一规定具有一定的惩罚性。
3、《民法典》(起实施)第一千二百零七条规定:
“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中使用了“惩罚性赔偿”的表述。侵权责任法作为规范侵权赔偿的基本法律,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没有明确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法。
4、2013年修正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修改和增加的规定:
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其实我们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款:经营者明知缺陷仍然提供造成人身伤害的惩罚性赔偿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一般是用于侵权案之中,并且是用于惩戒被告,并且是用于警示他人做法。所以在赔偿上对于受害人的赔偿金额会比受害人当时的损失会多。这并不是为了受害人才这么做。而为了让犯罪嫌疑人受到更严重的惩罚,也为了警示其他犯罪未遂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