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赔偿给哪些人(工伤赔偿是谁给)
导读:工伤赔偿主要是给因工作而遭受意外伤害或患上职业病的职工提供补偿。要是职工因公外出时不幸去世了,那么他的直系亲属能够拿到补偿金。在一些特殊情况里,比如职工失...
工伤赔偿赔偿给哪些人
导读:工伤赔偿主要是给因工作而遭受意外伤害或患上职业病的职工提供补偿。要是职工因公外出时不幸去世了,那么他的直系亲属能够拿到补偿金。在一些特殊情况里,比如职工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他的法定代理人就会代替他去接收和管理赔偿款,这样能保证职工的权益得到妥善的处理。一、工伤赔偿赔偿给哪些人
工伤赔偿主要是针对那些因为执行工作任务而遭受意外事故或患上职业病的在职职工本身进行的补偿。倘若职工在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了不幸的工伤事故从而导致离世,那么他的直系亲属将有资格领取特定数额的补偿金。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状况下,例如当受害职工无法再行使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时,可能会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来代为接受和管理这笔赔偿款。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其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二、工伤赔偿标准如何确定及发放对象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确定。一般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发放对象方面,医疗费等直接用于治疗工伤的费用通常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给工伤职工本人。
具体标准因工伤程度等因素而异。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等。在确定赔偿标准和发放对象时,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般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实际支出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待遇发放。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等依次递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也依伤残等级而定,一级为27个月本人工资,二级25个月等。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还可享受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此外,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具体标准各地可能有所差异。
工伤赔偿旨在补偿因工作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职工。若职工因工外出不幸身亡,其直系亲属可获补偿金。特殊情况下,如职工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将代理接收并管理赔偿款,确保权益得到妥善处理。
工伤赔偿是谁给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其实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工伤赔偿是谁给相关的法律规定。一、工伤赔偿是谁给
工伤赔偿中的下列费用由单位给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其实我们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其他项目由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其实我们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二、工伤赔偿怎么出
工伤赔偿一般由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支付的。
1、如果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当职工遭到工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的,其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康复性治疗费用、工伤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等等。
2、如果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工伤的相关赔偿,其实我们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同时,如用人单位缴纳保险的,工伤赔偿中的停工留薪工资等等也其实我们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其实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三、工伤赔偿时效是多久
工伤赔偿时效是一年,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其实可以直接按照工伤认定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办法》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其实我们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其实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其实我们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其实我们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其实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工伤赔偿是谁给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工伤赔偿赔偿给哪些人相关拓展阅读
工伤赔偿是谁给
... 导读:工伤赔偿主要是给因工作而遭受意外伤害或患上职业病的职工提供补偿。要是职工因公外出时不幸去世了,那么他的直系亲属能够拿到补偿金。在一些特殊情况里,比如职工失...更多工伤赔偿赔偿给哪些人。相关推荐
-
收购公司的风险 什么是公司收购,公司收购的风险是什么
导读 : (一)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1、注册资本问题目前,随着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数额的降低,广大投资人通过兴办公司来实现资产增值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是,根据我们的办案经验,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公司都有一些注册资本问题。我们办理了大量因出资瑕疵而低价转让股权的问题、虚假出资怎样进行破产的问题等等。所以,在打算...
2025-04-17 236 -
如何起诉追讨欠款 起诉欠款追讨
导读 : (一)确定被告: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您是否起诉了夫妻双方;债务人是公司的,股东是否出资不实、虚假出资、过桥出资、抽逃出资,股东有无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给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应追加股东为被告。目的在于扩大偿还主体,增加偿还系数。(二)选择管辖法院:债务案件一般由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
2025-04-17 353 -
民事起诉书范文 民事答辩状范文民事诉讼文书
导读 : 原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联系电话)被告:(基本情况:同上)诉讼请求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事实和理由事实和理由:为此,原告特依法提起诉讼,请你院依法裁决。此致某某区/县人民法院具状人:年月日欠货款8年的情况下,除非存在诉讼时效中断或者中止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属于超出...
2025-04-17 439 -
欠钱不还抓住了怎么办? 欠钱不还被抓住拘留了还还需要还钱吗
导读 : 欠钱不还抓住了应当要求对方立即的进行还款,当然如果对方不还款的情况之下直接起诉。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存在是受法律保护的,只是在利息部分年利率高于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信用卡欠款7000元被银行抓住了会怎么样呢?...
2025-04-17 697 -
企业应该怎样清理欠款 欠款企业应该怎么起诉
导读 :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形成数额不小的欠款,这往往是企业的利润所在,严重时,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即使是正常的欠款,没有得力措施,也会形成呆、坏、死账,给企业造成困扰,结合本人在多家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的经验,企业欠款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清收,而且要由合法的专业人士采用合法手段清收。...
2025-04-17 422 -
债权债务纠纷的证据有哪些? 债务纠纷案件如何举证,债务纠纷证据有哪些要求
导读 : 当事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一般情况下,债务纠纷应向法院提供以下证据。1、身份证明;2、证明债务存在的证明(合同、收据、借据、借据、协议、信件、电报等。;3、债务人偿还债务和利息的证据;4、利息计算方法、起止时间和依据;5、担保或抵押的证明材料和债务转让的证明材料;6、请求诉前财产保全或者财产...
2025-04-17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