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损失如何计算的(商标侵权如何计算赔偿数额)
导读:评估商标侵权损失时,需考量侵权所得利润、被侵权人直接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合理费用。若直接计算困难,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裁决,赔偿上限为五百万元。综合多方面因...
侵犯商标权损失如何计算的
导读:评估商标侵权损失时,需考量侵权所得利润、被侵权人直接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合理费用。若直接计算困难,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裁决,赔偿上限为五百万元。综合多方面因素,确保损失得到合理补偿。一、侵犯商标权损失如何计算的
在评估侵犯商标权造成的损失时,一般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侵权人通过实施侵权行为所获取的利润金额;被侵权人因为遭受侵权而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了遏止侵权行为而支付的合理费用支出这些都应该纳入到损失计算中来;若前述两项途径均无法精确计算出损失数额,则应交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实际情况作出裁判,赔偿金额最高可达五百万元人民币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其实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其实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其实我们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其实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其实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商标纠纷案件,应权利人请求,对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除特殊情况外,责令销毁;对主要用于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材料、工具,责令销毁,且不予补偿;或者在特殊情况下,责令禁止前述材料、工具进入商业渠道,且不予补偿。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在仅去除假冒注册商标后进入商业渠道。
二、侵犯商标权罪,立案标准是
依据我们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详细规定,关于商标侵权案件的立案标准,可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加以明确:
首先,一些不法商家自行伪造并制造他人的商标,或者为了销售这些未经授权而自制的他人商标标识数量超过两万件,抑或是他们在家居产品中僭越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以此方法谋取暴利超过五万元人民币;
还有这些图谋不轨的商家通过生产侵犯他人商标权益的标识获取的非法收入高达三万元人民币以上,以上述行为作为基础,均可为此类犯罪案件立案展开调查工作。
其次,那些贪婪的制造商,未经许可翻印两种或以上相同类型的假冒商标标识出售,或者将自制的这些商标标识投放市场赚取利润的做法,如果制假的两种商标标识数量超过一万件,或者以非官方渠道售卖这些假冒商标标识赚取的非法所得超过三万元人民币,甚至这些违法所得已超过两万元人民币,那么这同样属于侵犯商标权情况的立案范围。
最后,其他涉及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各类情况如假冒他人品牌标志、故意模仿他人设计等,往往它们都是较为严重的侵权行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侵犯商标权著作权怎么判
涉及到侵害商标权以及著作权的司法审判过程中,必须依据众多复杂的因素给出最终判定。通常情况下,侵权者有义务遵守制止侵权的命令,即必须立即中止正在进行中的侵权活动。在关于赔偿金额的问题上,法院会基于侵权行为的属性、程度、造成的后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后确定。往往既要考虑到受害者的实际经济损失,也得兼顾到侵权者从侵权活动中所获得的收益。若当事人无法明确提供前述两项数据,那么法院将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决定赔偿金额,通常是在五百元至五百万元之间。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侵权者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例如被认定犯有假冒注册商标罪等。除此之外,法院还有可能要求侵权者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影响,并向受害方公开表达歉意等。然而,具体的判决结果,仍需根据每一个具体事例的事实情况及相关证据来做出准确判断。
评估商标侵权损失时,需考量侵权所得利润、被侵权人直接经济损失及制止侵权合理费用。若直接计算困难,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裁决,赔偿上限为五百万元。综合多方面因素,确保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商标侵权怎么计算损失
从现在的市场发展来看,单纯的假冒别人的注册商标进行侵权的,越来越少,转而利用我国法律法规不太完善的空子进行侵权。这类纠纷主要集中在商标使用权与企业名称权发生冲突的纠纷上。从现在的市场发展来看,单纯的假冒别人的注册商标进行侵权的,越来越少,转而利用我国法律法规不太完善的空子进行侵权。这类纠纷主要集中在商标使用权与企业名称权发生冲突的纠纷上。
一审法院认定成都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了成都公司的上诉。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沈阳小土豆身上。小土豆是沈阳的知名品牌,目前在全国发展了一百多家加盟连锁店。北京有家企业想搭便车,在北京成立了北京东北小土豆餐饮有限公司,并开设了一家北京小土豆餐厅,模仿沈阳小土豆的外观设计和装潢风格,进行店堂内外的装修设计。很明显,北京的小土豆在企业名称使用上使用了与沈阳小土豆相同的文字,并在餐厅外的招牌广告上使用“小土豆”或“东北小土豆”和“小土豆餐厅”字样,与沈阳小土豆的商标文字相同。虽然字体不完全相同,但因视觉上两种字体相近,在招牌背景颜色及文字均相同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难以分清字体上的差异,更无法分清北京的“小土豆”字体与沈阳的小土豆商标的区别。法庭经过审理认为,北京小土豆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的规定,使普通消费者对其服务来源产生误认,造成混淆,侵犯了沈阳小土豆的商标专用权。
近两年,由于企业和个人无形资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这类纠纷有上升的趋势。归结一下,此类纠纷有些是侵权方并非故意而为,原因是我国现在对商标和企业名称采取的不同的行政管理体系。商标的注册由国家商标局负责,而企业名称的登记注册则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比如北京某企业获准注册了AA商标,使用在中式快餐服务上,且在北京地区赢得良好的商誉。一提AA大家立刻就能想起是谁。上海如果有一家企业,在不知道北京AA的情况下,也使用AA作为企业字号同样注册了一家中式快餐店。根据我们现有的工商管理规定,当商标与企业名称发生冲突时,“保护在先权利”,因此,上海的AA快餐店就侵犯了北京这家公司的AA商标专用权。但是这种侵权可能不是故意的,因为上海的那家企业可能不知道北京有个知名的AA商标,在当地办理工商登记时,通过工商部门进行查询,只要没有发现相同或近似的企业名称,就其实可以申请登记注册,所以说这种侵权并非故意而为。声明一下,即使不是故意侵权的,如果北京公司追究也要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大多数的商标侵权行为,都是侵权者故意而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借别人的品牌搭便车。上面提到的我们代理的那两起商标侵权案,侵权方都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