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权利是时效规定有哪些(票据丧失,有哪些补救措施)
票据时效,是指持票人可以有效地进行票据权利的行使的期间。这里“票据权利的行使”作广义解释,既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行使,也包括请求承兑、请求作出拒绝证明书等。...
票据权利是时效规定有哪些
票据时效,是指持票人可以有效地进行票据权利的行使的期间。这里“票据权利的行使”作广义解释,既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行使,也包括请求承兑、请求作出拒绝证明书等。那么,关于票据权利是时效规定有哪些呢?
【律师解析】【律师解析】【律师解析】【律师解析】【律师解析】
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
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
2、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3、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
4、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律师解析】
票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股票、企业债券、发票、提单等; 狭义上的票据,即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律师解析】
1、伪造、变造票据的;
2、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3、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4、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6、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
7、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七条,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
(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
(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
(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
(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以上就是“票据权利是时效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票据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的时效,要依据行使的票据权利而定,例如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
票据权利是时效规定有哪些相关拓展阅读
票据丧失,有哪些补救措施
票据的丧失分为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前者又称灭失,后者又称遗失。 其救济措施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诉讼等。票据时效,是指持票人可以有效地进行票据权利的行使的期间。这里“票据权利的行使”作广义解释,既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行使,也包括请求承兑、请求作出拒绝证明书等。....以上就是53成考网整理的关于票据权利是时效规定有哪些(票据丧失,有哪些补救措施)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进步。
相关推荐
-
被诈骗微信转账找回追回资金要多久(微信转账后可以追回来吗?)
导读 : 导读:微信转账诈骗后能否追回资金受案件复杂程度、警方侦破进度、嫌疑人财务状况等多因素影响。我们的建议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全力配合侦查。若警方能快速锁定嫌疑人...
2025-03-20 339 -
网贷按诈骗起诉会怎么样吗(网贷逾期说我诈骗立案批捕我)
导读 : 导读:涉及网贷纠纷以涉嫌诈骗提起诉讼,关键是证明当事人具备诈骗犯罪要素。中国刑法规定,诈骗是以非法侵占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等手段获取财物。网贷中平台或借款方有类似...
2025-03-20 558 -
被人网络诈骗了怎么办(我被网络诈骗了,对方有我的私密照片还有通讯录,要求我给他五千,要不然...)
导读 : 导读:遭遇网络诈骗,首先要快速精准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网页截屏等证据,接着立即向当地公安报案,详述被骗过程、涉案金额及对方信息。依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达一定...
2025-03-20 449 -
微信转账诈骗怎么追回资金(微信转账被诈骗怎么追回资金?)
导读 : 导读:微信转账遭遇诈骗,要先保存聊天记录、转账明细等证据,接着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依情况立案侦查,涉案金额大时会追踪资金动向、冻结扣押资产以减损。也可向...
2025-03-20 469 -
网贷起诉会撤诉么(网贷逾期被起诉没有偿还能力怎么办)
导读 : 导读:网贷起诉后存在撤诉契机。诉讼期间,原告(网贷平台)有权决定是否撤诉,若因与被告达成和解等自身意愿,可向法院申请。法院会审核撤诉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如未超举证...
2025-03-20 734 -
民事诉讼去哪里起诉网络诈骗(网店为被告到哪里起诉)
导读 : 导读:起诉网络诈骗,民事诉讼通常可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出。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同时,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合同履行地依具体合同确定。起诉要准备详细...
2025-03-20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