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上诉驳回怎么办(民事诉讼上诉被驳回)
导读:在离婚诉讼被法院驳回后,其实可以考虑采用协议离婚的方式解决纠纷。此外,收集新证据并掌握新信息后,其实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女方在怀孕期...
离婚诉讼上诉驳回怎么办
导读:在离婚诉讼被法院驳回后,其实可以考虑采用协议离婚的方式解决纠纷。此外,收集新证据并掌握新信息后,其实可以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女方在怀孕期间、产后一年内以及中断妊娠满六个月后,男方不得提出离婚,我们的建议在这些特殊时期结束后,再进行申诉。这样其实可以更好地保护女方的权益,确保她们在离婚过程中得到公正的对待。一、离婚诉讼上诉驳回怎么办
若在诉讼离婚遭驳回之后,可考虑采用协议离婚的途径进行解决;
同时,也其实可以收集到新的证据并掌握新的信息之后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特别指出,女方在怀孕及产后一年以内,以及中断妊娠满六个月以后的时间里,男方均不得要求离婚,其实可以选择于此类期间结束之后再行申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其实我们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其实我们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二、离婚诉讼的开庭次数是什么
离婚诉讼,起诉一次需要开一次庭;第二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则法院会再次安排开庭审理。
开庭后如果经过审理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就会判决离婚;反之法院认定夫妻感情尚未破裂,还有和好可能的,则就会判决不准离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其实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其实我们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其实我们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其实我们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其实我们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其实我们应当准予离婚。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离婚诉讼上诉驳回怎么办”,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民事诉讼上诉被驳回
1、主体不适格,既包括原告主体不适格,也包括被告主体不适格。2、被告不明确。原告起诉时必须明确指出被告是谁,即被诉称侵犯原告民事权益或者与原告发生民事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一、民事诉讼上诉被驳回的情形。
1、“上诉人”无上诉权或“被上诉人”不符合被上诉人资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此可见,并非所有人都有提起上诉的权利,一审案件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若认为一审判决不公而擅自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当然不可能受理而有可能出现“驳回上诉”的情况。
而且,即使是案件“当事人”,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并非所有的案件当事人都享有上诉权,如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只有在人民法院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时,才有权提起上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1日施行)》(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44条,“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有继承人的,裁定中止诉讼。人民法院应及时通知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承担诉讼,被继承人已经进行的诉讼行为对承担诉讼的继承人有效”,当一审当事人死亡时,当事人的继承人也应有权提起上诉。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实际提起上诉的公民并非合法的一审当事人的继承人,其上诉也有可能在实际的“审查”过程中被驳回。
与此同时,民诉法第五十九条还明确规定,“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因此,如果诉讼代理人擅自提起上诉而没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的,其上诉也会被“驳回”。
除了无上诉权人提起上诉之外,在现实中还可能出现被上诉人资格不符合条件的情形。与民诉法未对上诉人资格作具体规定一样,法律与司法解释中也未对被上诉人作具体规定,仅就共同诉讼中被上诉人的确定做了相关规定。
然而,现实中却有可能出现上诉人在上诉状中列出的被上诉人并非适格的被上诉人的情况,比如在对原审被告上诉时错误地将原审第三人列为被上诉人,或是因为被上诉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情形下法人或其他组织变动或者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更换而在上诉状中列入了错误的被上诉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的情况。
甚至,有可能在上诉人提起上诉时被上诉人已经死亡而无继承人或者已经终止且无接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人民法院无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只能“驳回上诉”。
综上所述,基于种种原因,均可能出现上诉人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而对于这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姚红主编。以下简称民诉法解读)一书中给出的解答是:“第一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其实我们应当对上诉人资格、被上诉人资格进行审查。对于无上诉权的人提起的上诉,作出裁定予以驳回;对不符合条件的被上诉人提起的上诉,应通知上诉人更换符合条件的被上诉人,如果上诉人坚持不变更,人民法院其实我们应当作出裁定驳回上诉。”
然而,这种途径并不能在我们的民诉法中找到根据,法条中规定的适用“裁定”的情况也不包括“驳回上诉”,即在现行立法下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具有合法性。此书中多次提到在各种情况下对不符合规定的上诉“裁定予以驳回”的处理方式,由于此书是由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编著,因此不妨将它理解为法工委所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合法性还有待有关机关予以认定。
2、超过上诉期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对判决提起上诉需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对裁定提起上诉需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此规定看起来很清楚,在现实中似乎也不太会出现当事人明知超出上诉期还提起上诉的情况,然而,如果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在上诉期届满后才其实可以提起上诉或者在上诉期届满后发现了足以推翻原判决的新证据而执意上诉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只是口头告知其应申请再审还是应“裁定驳回上诉”呢?或者,在没有法律规定情况下,法院会不会就置之不理,而让当事人不知如何是好?即使排除上述个别情况,在共同诉讼中因为上诉期限的确定比较复杂,仍然有可能出现超过上诉期的一审当事人提起上诉的可能。对于这样的“上诉”,人民法院又该如何处理?
3、上诉的对象是不能上诉的判决、裁定、决定等
并非所有的判决与裁定都能依照民诉法第一百四十七条提起上诉。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不得上诉;公示催告程序的判决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判决前向人民法院申报的,其实可以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起诉,因而对公示催告的判决也不能提起上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仅有可能涉及到实体权利的三种裁定才允许当事人上诉,即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而对于民事决定,依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仅能向人民法院提起复议。另外,调解结案的案件也不发生上诉的问题。因此,当当事人不了解这些规定的时候,就有可能对一些不允许上诉的判决、裁定甚至决定执意提起上诉,对于这种情况,人民法院又其实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处理?
4、 上诉状不符合规定
民诉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上诉其实我们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其实我们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对于此条款,一般的理解是与起诉允许口头起诉不同,上诉必须提出上诉状,不能口头提出。而笔者认为,对于此条关于上诉状递交的规定与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其实我们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其实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做体系解释,即如果当事人书写上诉状确有困难,也应该由人民法院对其提供帮助,不能因此而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
而对于上诉状内容的规定,如果上诉状内容不符合本条规定,应该如何处理?民诉法解读中提出:“原审人民法院在接到上诉状后,首先要对上诉状的内容进行审查,如发现上诉状内容不符合本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有关规定,三个要件如有欠缺,人民法院应限定期限,通知上诉人补正,上诉人逾期不补正的,应予裁定驳回上诉。”对于此学理解释,因其不具有法律效力,仅具有参考价值。
5、向错误的法院提起的上诉
民诉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上诉状其实我们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或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因此,现实中可能出现当事人向错误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情况,尤其是在像北京一样的直辖市设第一、第二等中级人民法院的情况或是对专门法院做出的判决或裁定上诉时当事人很有可能会向错误的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此时,是应该移用管辖权制度中的移送管辖制度还是驳回上诉并告知当事人正确的受理法院或者不做任何反应呢?
二、对上述“驳回上诉”情况的可能处理方式及评价
因为现实中可能出现各种上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而会事实上导致上诉不被受理或不被直接受理而出现“驳回上诉”的情形。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出现“驳回上诉”的字眼(民诉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对上诉案件判决驳回上诉除外,因其实质上是驳回上诉请求),却在国务院颁布的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八条中出现了“下列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二)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而对新近修改过民诉法的解读读物中也已经出现“裁定驳回上诉”的说法,说明对驳回上诉的处理急需法律规定。
总的来说,在判决、裁定、决定三者适用范围的比较来看,驳回上诉更应该适用裁定,这一点在相关法规及法条解读中已经有所体现。而为了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及相应的实体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对不符合法律规定上诉不应该只仅仅规定法院其实可以裁定驳回上诉,而应该对不同的情况参照第一百一十一条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处理的规定分别予以处理,以避免当事人因为对法律或是事实的无知与误解而阻碍其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再审进而影响其实体权利的实现。
具体来说,对于当事人不适格的情况,法院其实我们应当告知提起上诉的人其不具有上诉权或者其提出的被上诉人不符合法律规定,对无上诉权人提出的上诉裁定予以驳回,对被上诉人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告知当事人予以改正或撤回上诉,上诉人不接受的人民法院其实可以裁定驳回上诉。
对超过上诉期限提起上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其实我们应当在裁定予以驳回的同时告知当事人其实可以向有关法院申请再审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保障当事人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法律文书中所规定实体权利义务的救济途径。
若当事人上诉的对象是不能上诉的判决、裁定甚至决定的,其实我们应当在裁定驳回上诉的同时告知当事人其相应的救济途径,如申请再审或者复议。
上诉状不符合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原则上不能因此而驳回上诉,其实我们应当指示当事人就不符部分予以改正或者补正,如果上诉人拒绝的,人民法院才能裁定予以驳回。
对于上诉人向错误的法院提起上诉的,受理的法院其实可以仿照移送管辖制度将案件移送给原审法院,如果当事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将案件移送回原审法院的,其实我们应当告知上诉人正确的上诉法院让其自己向正确的法院递交上诉状。
为了确保上述“告知”义务被很好地履行,其实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在裁定中予以载明或者以其他方式予以记载,以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比如主体不适格,超过上诉期,向错误的法院提出上诉,上诉状不符合规定等。一般而言,一审判决书上都会明确提出,如对一审判决不服,双方当事人其实可以提出上诉,并明确告知了上诉期,所以大家看判决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