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法律效力如何(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指定分摊)
导读:被赡养人对赡养义务分摊的法律规定要求赡养协议有效需满足: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签订意愿真实无欺诈,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尊重社会公德和公平正义...
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法律效力如何
导读:被赡养人对赡养义务分摊的法律规定要求赡养协议有效需满足: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签订意愿真实无欺诈,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尊重社会公德和公平正义。这样的规定确保了赡养协议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一、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法律效力如何
涉及财产分配的赡养协议需在满足以下条件后方能被认定为有效:
(一)行为实施者须具备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签订意愿必须真诚且无欺诈意图;
(三)协议条款不得违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必须尊重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平正义观念。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被赡养人需年满多少岁
我们必须明确被赡养人须满足年满六十周岁的条件,这里提到的被赡养人特指在世的年长至六十岁的父母双亲以及那些子女皆已经离世的同样年满六十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简言之,我们不能将岳父岳母或是公婆作为可享受个税附加扣除的抚养对象。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三条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就是说赡养岳父岳母或者公婆的费用不其实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
其中被赡养人中的年满60岁的父母,仅指纳税人的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或者其他法定赡养人。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包含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具有赡养义务的是孙子女、外孙子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的法律效力如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赡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其实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只要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也是公平的,对赡养人就具有法律效力。一、赡养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规定,赡养人之间其实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规定,赡养人其实我们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只要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也是公平的,对被告等赡养人就具有法律效力。
二、签订赡养协议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不得约定附条件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附带任何条件。如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免去自己尽赡养义务的责任,不得以分得父母财产的多少来衡量应尽义务的大小等。如果协议中赡养人之间进行了类似的约定,协议或相关条款无效。
2、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
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得对被赡养人的财产进行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只能由被赡养人自行处分,在未经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即便是其子女也无权进行处分。如果协议中有类似的处分,协议或相关条款无效。
3、征得被赡养人同意
赡养人之间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的协议,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如果被赡养人已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实我们应当由赡养人共同签订赡养协议。
4、“解除父子关系协议”为无效协议。子女不得以此作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抗辩,但双方因解除收养关系而解除养父母关系的除外。
5、 赡养人不履行协议的,被赡养人其实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其实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赡养诉讼没有时效限制且收费较低。如果被赡养人经济困难,还其实可以请求缓缴或减免诉讼费用。如果老年人需要获得法律帮助,而自己却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其实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由律师免费为其代理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