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冒名顶替是否有追诉时效(冒名顶替上大学触犯哪些法律?听听律师怎么说)
高考冒名顶替是否有追诉时效高考冒名顶替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对于犯罪已经过了法定...
高考冒名顶替是否有追诉时效
高考冒名顶替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对于犯罪已经过了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根据不同的法定刑格和刑种,分别确定了不等的追诉期限。根据法律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检核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冒名顶替是否有追诉期的相关法律知识,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小编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总之高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不能因为一己私利就破坏别人上大学的机会。如果大家有需要法律帮助的,欢迎来到蓝箭律师网咨询。
高考冒名顶替是否有追诉时效拓展阅读
冒名顶替上大学触犯哪些法律?听听律师怎么说
寒窗苦读的是“我”,金榜题名的却是“你”。
最近,接连曝出的两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先是山东聊城冠县农家女陈春秀在报考成人高考时发现,她16年前被人冒名顶替入读山东理工大学;后是山东聊城王丽丽反映其于1996年以王丽这个名字报考聊城农业学校,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后调查发现被人冒用了身份信息。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冒名顶替上学,偷走的不仅仅是身份和成绩,也偷走了被顶替者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不禁让人唏嘘不已。那么,冒名顶替上学涉及哪些法律问题?被他人改变命运的人,会得到怎样的公平?法报君采访了北京市中治律师事务所闵瀚霖律师,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1.冒名顶替他人上学,冒名者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这个需要从冒名顶替上学的整个过程来判断,一方面,从刑事责任上讲,冒名者有可能参与涉及伪造或变造身份证、户籍,冒名者可能涉嫌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行为人为了使用而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身份证件的,既涉嫌构成本罪,又涉嫌构成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属于牵连行为,应当按照牵连犯的处断原则,从一重罪论处。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规定,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另一方面,即使冒名者不构成犯罪,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此外,从民事责任上讲,冒名者冒用了他人的身份信息,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侵犯了被冒名者的受教育权、姓名权,冒名者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在冒名顶替过程中,提供协助的“帮凶”可能受到什么样的法律惩处?
提供协助的“帮凶”需要就其协助的行为来定性,如果直接参与伪造、编造、买卖身份证件的,可能涉嫌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
另外,实现冒名顶替上学,仅凭冒名者一人之力无法实现,可能还会涉及到被冒名者所在学校、当地招生办、户籍管理部门、高校招生与学校管理部门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的,可能还构成行贿罪。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此外,从民事责任上讲,提供协助的“帮凶”属于共同侵权人,应当在侵权责任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3.被顶替的人生,应该如何赔偿?
任何人都不能因侵权获利,对于侵权赔偿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将侵权获得的全部利益赔偿给受害人,二是赔偿受害人因被侵权遭受的全部损失,在两者都无法确定的时候,由法律规定一个赔偿限额。
在本案中受教育权被侵害,如何确定实际的损失,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闵瀚霖律师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入手救济:第一方面,教育部门可以专门设置恢复学籍以及补录机制,针对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学生如果愿意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可以通过补录机制完成;第二方面,针对冒名顶替上学的学生,因上大学后工作所产生的工资以及其他收入,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赔偿给被侵害一方。
4、以“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为例,陈春秀16年后才知道自己被人冒名顶替,已经过去16年,是否涉及追诉时效过期的问题?
刑法关于追诉时效,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依据以上规定,我们知道如果涉嫌伪造、编造、买卖国际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最高刑期是10年,也就意味着追诉时效是15年。法律规定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侵害人向有关机关提起诉讼本该受案而没有受案的,不受追溯时效限制,同时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侵权法关于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本案中冒名顶替者持续在实施侵权行为,因此即使过了16年,被冒名者仍可以去法院起诉冒名者的侵权行为。
据了解,“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中的冒名顶替者系山东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某某,目前已被解聘,其学历也被注销,县纪委监委对其立案审查,并将其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正组织开展调查。县委、县政府将依据调查结果对案件中所涉及的人员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王丽丽被冒名顶替上学事件中的冒名顶替者系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王某,目前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下一步,对该事件涉及到的其他问题,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以案为鉴,以人为鉴,
严守招生公平底线,
彻查舞弊“旧案”,
既是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的表现。
高考关乎每一名考生的公平与正义,
容不得“冒名顶替”的侵犯与亵渎,
任何违法违规操作,终将自尝恶果!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冒名顶替是否有追诉时效(冒名顶替上大学触犯哪些法律?听听律师怎么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
哈尔滨交通事故追尾案的诉讼程序 哈尔滨医保怎么网上缴费
导读 : 哈尔滨交通事故追尾案的诉讼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警接下来,公安机关交通警察大队会对事故进行调查并作出责任认定在此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收集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拍摄事故现场、记录伤情或车辆损坏情况等如果双方对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
2025-04-24 681 -
福建彩礼纠纷处理程序指南 彩礼纠纷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导读 : 福建地区处理彩礼纠纷时,首先需要明确彩礼属于民间习俗,而非法律强制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问题可通过协商解决如果一方要求返还彩礼,需证明对方存在过错或违约行为处理程序通常分为:1.自行协商,若成功则无需进一步法律步骤;2.协商不成,可申请村委会、社区或相关调解机构介入;...
2025-04-24 388 -
物业违法行为的处理方法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导读 : 物业违法行为的处理方法首先要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义务和禁止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依法履行修缮、维护、管理等职责,不得擅自改变物业的用途,不得利用物业侵害业主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坏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不得违反规定使用物业共用部分等同时,根据《...
2025-04-24 195 -
离婚时是否需要男女双方到场 婚迁户口男方到女方需要什么手续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4条的规定,离婚时是否需要男女双方到场取决于离婚的类型和具体情况协议离婚通常要求双方共同申请,而判决离婚则可以由一方单独提起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必须共同到场签署协议;如果是判决离婚,一方需要提交合法的理由和证据特殊情况下,如一方因疾病等原因无法到...
2025-04-24 317 -
处理仙桃特大交通事故的方法 交通事故处理步骤是怎样的
导读 : 处理仙桃特大交通事故的方法首先要立即报警,让交警部门对事故进行处理并作出责任认定其次,要及时收集证据,包括拍摄现场、记录伤情、获取目击证人证词等,以便为后续的法律程序提供依据此外,对受伤人员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同时通知保险公司进行相关理赔手续在确认各方责任后,可以通过友好协商或诉讼途径解决经济赔...
2025-04-24 169 -
如何处理武威车辆自身车祸事故 摩托车无证驾驶出车祸该如何处理
导读 : 处理武威车辆自身车祸事故时,首先需要确保现场安全,并及时报警和救治伤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保持事故现场不变,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如果有人員受傷或死亡,應該立即施救並通知警察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通則》的有關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
2025-04-24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