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婚姻家庭

劳动法对婚假有哪些具体规定 劳动法关于婚假的规定(法律对婚假的具体规定)

中国对婚假的规定是: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假,如果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工资照发。我国对婚假的规定如下:1、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

中国对婚假的规定是: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假,如果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工资照发。我国对婚假的规定如下:1、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的,可享受...更多法律知识,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劳动法对婚假有哪些具体规定 劳动法关于婚假的规定(法律对婚假的具体规定)

劳动法对婚假有哪些具体规定

中国对婚假的规定是: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的可享受晚婚假,如果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工资照发。

我国对婚假的规定如下:

1、符合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但部分地区已取消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根据规定,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均不受影响。

婚假与路程假的区别是什么?

婚假和路程假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假期。婚假是员工因结婚而获得的法定假期,一般为三天。路程假则是在员工因工作需要,需要长途跋涉而获得的假期,一般根据路程的远近和所需时间来确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婚假是基于个人的婚姻状况而获得的假期,路程假则是基于工作需要而获得的假期。

总之,依据我国对婚假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员工可享受3天婚假,晚婚可额外获得7天假期奖励。无论婚假还是路程假,劳动者在休假期间均应工资照发,不会影响工资和福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法对婚假有哪些具体规定 劳动法关于婚假的规定(法律对婚假的具体规定)

《劳动法对婚假有哪些具体规定》相关阅读

劳动法关于婚假的规定(法律对婚假的具体规定)

对于新人来说,劳动法婚假几天的规定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蜜月质量,但其实无论对准新人还是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还是说,了解婚假相关规定是可以帮助大家提早做出婚假计划的,有益无害。那么,劳动法是怎么规定婚假的?

劳动法是怎么规定婚假的?

律师解答: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律师补充:

婚假工资: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律师结语:我们知晓婚假也是有年龄的要求,不同的年龄婚假天数也是不一样。如果年龄符合晚婚的岁数是可以享受更多的婚假。婚假的工资也是会照旧发放。

劳动法对婚假有哪些具体规定 劳动法关于婚假的规定(法律对婚假的具体规定)

《劳动法》婚假规定是怎样的

一、《劳动法》婚假规定

《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新《劳动法》婚假规定就这一条,所谓法定,就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新《劳动法》婚假规定是一个指导性的规定,具体适用起来则根据《计划生育条例》中的详细规定。

婚假工资: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

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二、《劳动法》婚假规定变动

(一)删除晚婚晚育、独生子女奖励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只有13年,但“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

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

此前,我国鼓励晚婚晚育,给予额外福利。如在原有的3天婚假基础上,晚婚假可延长至10到30天不等;晚育假则是在原有的98天产假基础上延长,例如在上海和北京,晚育假增加30天。浙江为15天(婚假3天+晚婚假12天)。

此次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保障措施,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不过,只要新政策没实施,就按老政策执行。所以,只要12月31日前拿着结婚证去请假,符合条件的仍可享受晚婚假。

除此之外,修正案草案还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同时明确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法律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奖励扶助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独生子女父母和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父母可继续享受奖励扶助。

(二)晚婚假取消,至少7天的假期没了

计生法草案中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明确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法律修改前按规定享受奖励的可继续享受奖励扶助。

对晚婚晚育夫妻的奖励和福利,源自于1970年代起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夫妇,可享受3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夫妇,可享受晚婚假10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