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证申请所需文件有哪些 2019年准生证申请所需文件
为了办理生育服务证,夫妇需要准备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户口本和男方单位提供的婚育证明。同时,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在外地工作的流动人口需要回家办理生育服务证,而户籍所在地一般在男方户口所在地办事处或公司人事部门办理。男女双方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将未婚的婚姻状况改为已婚,以便办理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生育证申请所需文件有哪些
为了办理生育服务证,夫妇需要准备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户口本和男方单位提供的婚育证明。同时,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在外地工作的流动人口需要回家办理生育服务证,而户籍所在地一般在男方户口所在地办事处或公司人事部门办理。男女双方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将未婚的婚姻状况改为已婚,以便办理生育服务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所在地合作。
获取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户口本和男方单位提供的婚育证明。夫妇需要满足的条件(1)双独夫妇(2)子女死亡(3)子女丧失劳动能力(4)烈士后或重等残疾军人(5)从事特殊职业(6)特殊群体(7)农业户口一般在男方户口所在地办事处或公司人事部门办理《生育服务证》,即准生证,如果在外地工作,必须回家办理。男女双方男女双方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拿着结婚证,将未婚的婚姻状况改为已婚,方便办理准生证。在外地工作的流动人口,国家有专门的政策,方便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证。详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所在地合作。此外,还没有一个地方指标满了,不办理生育服务证。
办理准生证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办理准生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其次,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即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此外,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前提下,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户口簿、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医学出生证明或者死亡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子女关系证明、申请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最后,还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综上所述,办理准生证需要满足以上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涉符合法定婚龄、晚育、少生、优生等计划生育条件的个人或家庭。
结语:办理生育服务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夫妇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办理,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在外地工作也需要回家办理。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家庭应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不得干涉。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三条
2019年准生证申请所需文件
准生证即生育服务证,生育服务证有效期限一般为半年到一年,最长三年。办理准生证需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查。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再报送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决定。
准生证办理流程
1、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子女出生医学证明等原件和复印件,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并盖章。
2、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查。
3、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再报送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决定。
4、对双方都是农民的夫妻的再生一胎申请,经县级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同意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由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审批发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如何申请生育二胎所需证件
二胎需要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办理证件需要材料如下:
1、父母双方的结婚证;
2、申请要二胎人的户口簿;
3、目前生育子女情况证明原件,由双方单位出具;
4、独生子女父母生育子女情况证明,由双方单位出具;
5、父母如已有两个孩子,还需要提供其他子女死亡的有效证明;
6、应由村委会出具未生育子女证明。
女方达到24周岁以上属于晚育年龄,此时夫妻双方如果未生育,可以在怀孕前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
生二胎需要准备些什么
1、控制体重
在二胎政策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很多夫妻忽视准备二胎的事情,更忽视对于自身体重的控制。要是体重太重,那么对于备孕还是会有影响的。肥胖会导致人体的其他疾病。当夫妻俩想要备孕的时候,还是需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在备孕期间,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体育锻炼,适当的锻炼能够提高自身的脂肪代谢能力,能够更有效的减肥。
体重控制能够帮助夫妻拥有一个更有活力的身体状态,这样的身体状态才更加适合胎儿的健康到来。
2、饮食均衡
二胎备孕需要提高自己的体能,还需要帮助自己均衡饮食。饮食均衡特别关键。饮食营养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自身内分泌的调节。我们知道胎儿的形成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想要拥有一个更好的精子以及卵子,夫妻俩就需要摄入更为均衡的营养。
在日常饮食中,夫妻俩更加需要注意荤素的搭配,能够合理的选择食物。在备孕期间,夫妻俩可以适当增加对于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比如一些鱼肉或者是会新鲜的肉类食物。
3、检查血压以及血糖情况
女性在怀孕期间,很可能会出现妊娠高血压或者是妊娠高血糖的问题。这两种问题的出现,都可能会影响到孕妇的健康,会影响到胎儿的分娩。然而在备孕期间,女性们就需要先了解自己的血压以及血糖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相关推荐
-
男方户口入女方,户主为何人 迁户口攻略:女方如何迁入男方户口
导读 : 男方需提交以下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迁入地的居委会提供接收证明,迁入地的镇计生办提供证明,迁入当地派出所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交教导员批字,县户政府审批的入户申请,迁出地的居委会提供迁出证明,迁出地的派出所有注销户口,前往迁入地派出所进行入户。男方要将户口迁入女方家中,需要提交以下材料:1.双方身...
2025-04-04 96 -
婚前体检在哪里做 南京婚前检查在哪里做,南京婚检办理指南
导读 : 在婚前体检中,全身检查和生殖器官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全身检查包括身长、体重、血压、营养、视力、听力、淋巴结、甲状腺、四肢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在生殖器官检查中,医生会使用直立、用睾丸模型测量睾丸容积的方法来检查睾丸是否正常发育。此外,医生还会检查附睾大小、是否有结节和压痛,以及输精管粗细是否有结节和...
2025-04-04 84 -
结婚要经过哪几个程序 减刑的程序经过哪几个机关
导读 : 在我国,结婚登记是必须经过的程序。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结婚登记必须经过的程序:1. 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2. 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3. 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
2025-04-04 683 -
自诉轻伤案件诉讼程序 轻伤案自诉得交诉讼费吗
导读 :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自诉案件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自诉案件的起诉流程为被害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审理后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最后...
2025-04-04 714 -
跨区域结婚怎么办理户口迁移 问题:跨区域结婚是否一定要迁移户口
导读 : 办理结婚登记后,双方需携带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到迁出方开具户籍证明信。然后将证明信交予迁入方户籍管理所,并保持电话正常有人接听。过半个月左右,户籍所属公安分局户籍科会通知去取准迁证。接着,带上准迁证和结婚证到老婆娘家派出所领迁移证。最后,还需带上剩下一联的准迁证、迁移证和户口本到户籍所属派出所办理...
2025-04-04 111 -
结婚证办理:本人是否到场有要求 是否需要本人到场领取结婚证
导读 : 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办理结婚证公证和涉及不动产的公证需要本人亲自前往公证机构提出申请。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其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而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应当由本人办理公证的除外。因此,要进行人身关系的公证需要本人到场,不能委托他人进...
2025-04-04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