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充当防疫人员,套取老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怎么处罚(什么是网络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犯罪分子充当防疫人员,套取老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怎么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网友咨询:
某地王女士接到自称是“流调人员”的电话,说她在疫情管控地区入住了某酒店,要被隔离14天。王女士在惊讶之余表示自己近日并未去过该地,对方却称“如果隐瞒行程,就要接受调查”“必须转账到安全账户,否则银行卡会被冻结”。
犯罪分子利用防疫人员身份,套取老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怎么处罚?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苏建友律师解答:
防疫人员属公职人员。如果冒充公职人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行政处罚的责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承担刑事责任。单纯的冒充公职人员,比如向人吹嘘自己是某机关的领导,可能是出于行为人的虚荣心,这种行为并不会在刑法上构成犯罪,顶多是批评教育、道德谴责。但是如果冒充公职人员另有企图,例如假冒相关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者职称进行诈骗则会触犯招摇撞骗罪,其次,即使确是公职人员,但冒充比自己职称更高的或者别的公职人员进行诈骗的,依旧会构成此罪。招摇撞骗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公职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应当立案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苏建友律师解析: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何区分“流调”电话和诈骗电话
“内容”不同
流调会询问一些个人信息。流调电话咨询的问题大多是以下这些:
个人信息:姓名、年龄、家住哪里、家里有几口人、现在位置等。
健康状况:近期可有不适、近期是否就医、是否有发烧咳嗽等异常情况、是否做过核酸检测等。
疫区旅居史:是否去疫区旅行过、经停过,到过的地方等。
病例密切接触史:同乘旅客、近距离交流、居家成员、同事同学、围观群众等。
交通工具:是否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
其他必要信息:仅限对疾病防控有用的信息。
”流调诈骗“常用的套路
1、以核酸检测结果有异常,可能已感染新冠病毒为由,售卖“特效药”。
2、以涉嫌故意隐瞒风险区行程为由,并用采取强制措施及冻结资产为威胁,要求提供个人资产信息。
3、以短信形式提示前往某地进行核酸采样,并要求填写信息。
4、冒充快递公司,称包裹有阳性,需销毁;要求填写信息进行理赔。
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称其名下有电话号码定位在某风险区,需强制隔离,要求提供信息。
苏建友律师提示:
流调工作人员不会做以下几件事:
1、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2、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你扫描。
3、找你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4、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你点击。
5、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你付费。
6、以任何理由让你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苏建友律师简介
苏建友,北京市中闻律师时候事务所律师、权益合伙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实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调解员、法制副教长,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优秀共产党员。专注于诈骗犯罪、经济犯罪案件有效辩护,擅长办理非法集资案件、诈骗案件,涉税案件、贷款诈骗、骗取贷款、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等经济犯罪案件的精准化辩护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