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怎样申请的(申请取保候审的程序是怎样的?)
导读:取保候审申请通常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辩护人向相关司法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带身份证明、犯罪事实说明、刑罚预测及取保必要性等材料。司法机关根...
取保候审是怎样申请的
导读:取保候审申请通常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辩护人向相关司法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带身份证明、犯罪事实说明、刑罚预测及取保必要性等材料。司法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综合考量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悔罪表现等因素后,决定是否批准。如获批,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措施。一、取保候审是怎样申请的
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事宜,一般需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向负有案情处理职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在此过程中,申请人须递交书面申请,同时附上相关的证据及材料,例如身份证明文件、对犯罪事实的详细阐述、可能面临的刑罚以及申请取保候审的必要性等方面的内容。法院、检察院与公安机关在接收到申请之后,将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相关规定,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社会危害性大小、悔过自新表现等多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进而作出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的决定。若获批准,则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取保候审的各项具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实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是怎么开庭的
从取保候审程序中的审判阶段来看,其具体的步骤和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庭前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检察机关移送至法院进行审查起诉的相关案卷材料进行全面查阅,如果有必要的话,其实可以在这一阶段召开庭前会议来排除可能存在的非法证据。
其次进入开庭阶段,在正式开始审理之前,书记员应先检查并确认各个诉讼参与者是否已全部到场,同时还需宣读法庭规则等相关规定。接下来是法庭调查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向被告人或者证人提问以及提供证据进行质证等方式,以期能够准确地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然后是法庭辩论阶段,各方当事人将就案件的争议焦点展开激烈的辩论。接着是被告人的
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将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于整个案件的看法和意见。
最后是宣判阶段,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决结果。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其实我们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其实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其实我们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公开审判的案件,其实我们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其实我们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在日常诉讼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辩护人均可依据自身需求,向相关司法执法机构呈交书面申请将其取保候审,同时随同提交的还需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对案发经过的详细阐述、可能面临的刑期预测以及实施取保候审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等诸多其他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司法机关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之规定,精心分析犯罪情节的轻重程度、案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程度、以及被告方表达出的忏悔态度等多方面因素之后,才会做出最终决定,是否批准予以取保候审。一旦获得批准同意,则由公安机关负责具体执行相关取保候审事宜。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其实我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2、有权决定的机关其实我们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其实我们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一、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其实我们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有权决定的机关其实我们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其实我们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其实我们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而且获得取保候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自己洗脱犯罪嫌疑有重大帮助。不过司法实践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准备申请材料时,不清楚司法机关的审查重点,在申请书中一味的强调犯罪嫌疑人无罪的可能性,最后导致申请不能获得司法机关的批准。申请取保候审时,其实可以向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咨询如何准备申请材料,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二、哪些人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即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明文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是一项授权性规定,也是一项排他性规定,这一规定即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给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或者其他辩护人是否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呢?这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并不一致。有的地方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有的地方却不允许。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六十八条明文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一规定即赋予被羁押的被告人的律师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力。
因为我国对适用取保候审有条件要求,所以并不是提出了取保候审申请最后就一定其实可以获得批准。司法机关在收到申请之后,往往需要在7日之内作出相应的答复,就包括同意取保候审的答复和不同意的答复。而在不同意的情况下,也要求告知申请人,同时还要说明不同意取保的具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