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伪劣商标酒12万怎么判(销售伪劣产品50万判刑多久)
导读:售假酒严重或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销售额五至二十万,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缴纳销售额百分之五十至两倍的罚款;二十至五十万,则可能被判二至七年有...
销售伪劣商标酒12万怎么判
导读:售假酒严重或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销售额五至二十万,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缴纳销售额百分之五十至两倍的罚款;二十至五十万,则可能被判二至七年有期徒刑,并缴纳相应罚款。一、销售伪劣商标酒12万怎么判
严重情况下,售卖假酒还可能触犯到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若销售额在五万元及以上但不超过二十万元的,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须缴纳相当于销售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且不超过两倍的罚款;倘若销售额在二十万元及以上但不超过五十万元的,则可能被判罚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相当于销售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且不超过两倍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销售伪劣商品获利50万元是否涉嫌犯罪
制造伪造品涉及的非法收益达到了惊人的500,000元人民币,根据法律规定,应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需要承担销售金额的50%到两倍以下的罚金。而“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罪”则是特指那些故意在其产品中掺入杂质、假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生产商或销售商,以及将不合格产品冒充为合格产品,且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销售假冒品牌白酒这一问题上,如果情节重大并且涉及到制作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将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此条例,倘若销售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之间,将可能被处以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罚,同时还需要承担销售额50%至两倍的罚款处罚;而当销售额达到20万元至50万元这个区间时,相应的刑期将会延长为二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同样也需要缴纳罚金。
销售伪劣产品50万判刑多久
销售伪劣产品50万其实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还其实可以对行为人处以罚金的附加刑,如果是行为人销售伪劣产品的涉案金额达到了五十万元以上的,此时就其实可以认定为销售金额巨大,会被处以较为严重的刑罚。一、销售伪劣产品50万判刑多久?
商家售假、掺假至盈利金额达到五十万以上的的最高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其涉案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属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以生产者为盈利而在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用来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来定罪的。涉案金额达五十万元以上但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方面
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产品生产的标准,产品出厂或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内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法律责任等制度。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伪劣产品扰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秩序,侵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四)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只要是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在涉案金额没有达到犯罪标准以及没有造成实害结果的时候,此时生产者和销售者就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只会由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其予以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