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台湾行政体制 (行政院的地位性质)

都是中国的领土而未能统一于中央政府,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都实行一国两制。在历史上,在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方工业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对...

台湾行政体制 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要的话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将尽力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台湾行政体制 (行政院的地位性质)

台湾行政体制

都是中国的领土而未能统一于中央政府,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都实行一国两制。

在历史上,在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西方工业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对外殖民扩张的历程。通过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香港和台湾地区都被割让给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日本,并在各方面都受到了列强的殖民统治,因此有其独到的殖民文化,而且是帝国主义的完全殖民地。因此至今在两地区仍有明显的殖民时代的历史残余存在。

但是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扩展资料

在经济体制上,由于受近代英国、葡萄牙、日本三国殖民统治的深刻影响,香港、澳门、台湾都施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香港和台湾的娱乐业较为发达,无论是音乐还是**或是本地戏剧,两地的娱乐文化新闻多,故而在多数娱乐报道将两地的信息放在一起,使用简称合并为“港台”地区。

对于大陆日渐增多的娱乐新闻和逐渐发达的娱乐业,香港在播报大众化地区的娱乐新闻时也常使用中港台地区此类名称,一些唱片或者文化活动也经常采用此名称。

娱乐业的发达,决定了地域在这个行业中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大众化娱乐圈从来未听说过港澳娱乐新闻或者台港澳圈之类说词的原因。两地区的音、影视和演艺事业的高度发达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行政院的地位性质

从陈马两任***对“内阁”的操作来看,台湾的“行政院”制度不同于“议会制内阁制”,即“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总统”负责。由于“总统”和“国会”均是民选,两者之间互不隶属,这和美国的总统制类似,内阁当然也就不需要对国会负责。但是如果总统亲政的话,将会承担政治责任的风险,所以总统制下责任内阁的出现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选择。总统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既维持了“三权分立”的大格局,又让总统能够超脱政治责任之外,一旦总统出现执政危机,他完全可以通过更换内阁的方式转移矛盾焦点,而不需要自己下台。即使总统的政治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他仍然可以通过宣布“权力下放”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地位。“总统制”下的“内阁制”,是台湾“五权宪法”理论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政治体制,它的优点在于,将选举和治理区分开来。传统认为选举制度和文官制度不可调和,通过选举上台的官员往往只知道政治斗争和选举,对治国则往往力不能及;而传统的文官制度则不能代表民意,虽然行政效率较高,但容易滋生腐败。“总统制”下的“内阁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总统”专心政治,而“内阁”则专心行政,“总统”通过选举产生,然后由“总统”任擅长于行政管理的文官来执掌内阁,做到选举和治理的最完美结合,以刘、吴两届“内阁”为例,“阁员”中不少是精心培养的学者,还有不少博士。

总统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是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和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古代皇帝并非都有治国的才能,往往将大权授予以宰相为代表的政府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明代为内阁,清代为内阁和军机处)。总统制的缺点在于总统权力太大,人民往往无法控制政府,如袁世凯时期,容易导致独裁;内阁制的缺点是,中央没有权威,地方各自为政,政权更替频繁,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总统制下的内阁制,将总统制和内阁制的优点结合来,取两者之长处,舍两者之不足,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政治体制。

以往的“内阁”一般都作为***施政无能的的替罪羊,如陈水扁在位八年间,就换了六届“内阁”。“内阁”承担责任的惯例始于2008年民进党在台湾“立法院”大选中失利,时任“阁揆”张俊雄向台湾当局***请辞未获批准。2009年9月,为对八八水灾救灾不力负责,刘兆玄“内阁”请辞获准,正式建立了“内阁”承担政治责任的先例。

当然,这种新的政治体制,是否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则需要历史的进一步检验了。

郑经和郑成功关系

郑成功和郑经是父子关系。

郑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郑成功是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是明平国公郑芝龙长子,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是郑成功的长子,生母是董友姑。郑经继承了父亲郑成功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之官爵。

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又名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祖籍南安,是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1662年,郑成功病逝承天府,郑经到达台湾后,郑经继承父亲郑成功的政策,分配诸镇垦荒,寓兵于农,在台湾建立行政体制,设立六部管理政务。

郑成功的为政举措列举如下:

1、开发宝岛

郑成功在台湾大力推行屯田,寓兵于农。几年以后军队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余粮上缴给政府。其次是鼓励大陆沿海居民到台湾从事开垦。帮助高山族提高生产技术。在郑成功父子的经营和台湾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台湾逐渐摆脱了落后状态,赶上祖国大陆其他富庶地区,成为祖国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

2、开发经济

郑成功利用台湾四面环海,对外贸易方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郑成功和日本、暹罗、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通商,把台湾的土特产,如鹿皮、鹿脯、樟脑、硫磺、蔗糖等外销国外,换回所需要的刀剑、盔甲和生活日用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成功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解放战争遗留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回避的统一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坐视“台湾当局”长期保持割据状态,甚至谋求独立。中国更不可能允许其他外国势力入侵台湾,在台湾构建反华基地,给我国造成军事上国防上的巨大威胁。台湾属于中国,中国的领土与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这是国际上,包括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的。中国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为基础的,台湾属于中国。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现在不超过30个,并且都是小国和区域。

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法:

1、必须重新审视海峡两岸的经贸政策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为台湾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台湾对大陆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如果失去了对大陆的贸易顺差,台湾经济将会面临严重危机。当前维系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规范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如果该协议的实施不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大陆有必要考虑,如何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内,调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

2、长治久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台湾地区之后,必须重建台湾岛内的政治经济秩序。中国人民解放军依法控制台湾地区之后,可以宣布台湾岛内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会改变。但是,台湾岛内政治秩序必须改变。中央必须在台湾建立新的行政体制,必要时可以向台湾派出中国***的省委书记,全面贯彻落实一个中国的原则。

台湾行政体制 (行政院的地位性质)

今天关于“台湾行政体制 ”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