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养老保险这些年,退休制度怎么变?带我们走近养老保险双轨制)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为什么养老金双轨制一直饱受争议?养老金的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关于养老金双轨制您又了解多少呢?如果您想更清楚的了解现阶段养老金制度问题,那么本文...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为什么养老金双轨制一直饱受争议?养老金的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关于养老金双轨制您又了解多少呢?如果您想更清楚的了解现阶段养老金制度问题,那么本文关于养老金双轨制的解释介绍对您了解养老金政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华律小编祝您阅读愉快!
养老金双轨制概念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收入替代率,已经远远超过80%,据网上披露的资料,高达92%-107%。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从改革初期的60%多降低至40%左右的低水平。
显然,养老金替代率降低至40%左右,已经严重低于正常水平,说明企业的养老保险改革出现了严重问题。多年来,这种替代率超低的现象一再向我们发出种种警示。
首先,40%替代率警示我们,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收入不到在职时工资额的一半,生活水平出现大幅下降。从全国范围看,它意味着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大幅低于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147元,月均3096元。而2010年全国企业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仅为1300元。据此计算出的2010年全国企业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仅为42%。我国劳动收入占比连续20多年下降,本来在职时工资就很低,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又大幅降低至40%,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太低了。
其次,养老金40%替代率,养老金收入仅有人均1500元,警示我们企退职工的人均总收入已经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成为城镇中的低收入群体。据新人社函〔2011〕204号文件公布,2010年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9109元。而据人社部宣布,2010年经过六次连调,企业养老金月人均1300元,年人均15600元。二者相比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109元,比企退职工年人均总收入15600元高出3509元,超出22.5%。这就是说,企退人员平均年收入已经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仅相当于后者的81.6%。表明企退职工已成为城镇中的低收入群体,沦为贫困一族。
第三,40%养老金替代率警示我们,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已经远远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目前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78%的国家已超过60%,低于40%的只有海地(33%)一个国家,替代率在40%的也仅有6个国家。这说明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不仅已经远低于《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的55%的最低替代率,对照我国人均高达28%的世界最高缴费率,不难发现实际替代率水平已居于世界160多个国家排名的末位。
第四,与我国的高缴费率对照,40%替代率警示我们,养老金水平竟然只达到按缴费水平应达到的替代率水平的一半。我国的缴费率畸高,列世界180多个国家之首。按规定职工个人缴费8%,单位缴费20%,合计缴费率达28%。三比一的供养比(三人缴费供一人退休费用),三人的28%合计,缴费率达到84%。根据缴费率和供养比,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达到84%,而实际只有40%左右,说明替代率仅有合理的替代率的一半。这是一种极不公平极为反常的现象。
第五,对照改革前企业退休费替代率的水平,40%的替代率警示我们,养老保险改革以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改革前企业实行现收现付的制度,职工不缴费,工作满三十年退休时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资的90%,保证了他们退休后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好的保障。然而养老改革后,缴费负担加重,替代率反而由改革前的90%大幅下降至40%左右,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出现大幅下降。很明显,这是有违养老制度改革的初衷的。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拓展阅读
养老保险这些年,退休制度怎么变?带我们走近养老保险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是社会养老制度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现实。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大家都开始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来使用一样的计算公式计算养老金。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
很多人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差距过大,比喻成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这实际上是错误的。
真正的养老金双轨制,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有国家养老,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由养老保险基金承担。
让我们从整个退休制度的演变看一下:
退休制度的开启
实际上,相对于德国在1888年前后就建立并完善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制度实在是启动够晚的。1951年,政务院才颁布并实施了《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养老、工伤、生育、医疗、残废、死亡、遗属等相应的保障。当时的制度叫做退职养老制度,适用用范围仅限于参加劳动保险制度的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人和职员。
1955年,国家率先建立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这代表着我国的退休制度正式建立了。当时的退休制度发放的待遇叫做退休费,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是由国家承担。
当然很多小伙伴可能没有听说过退职制度,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特殊的退休制度。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就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在现在只要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就可以办理退职。养老金(退职费)计算跟退休差不多,《社会保险法》中提出的类似情况是建立病残津贴制度,但是目前全国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2018年宁夏已经建立起来了,未来肯定会全面推广替代退职制度。
1957年3月和1958年3月,国家又分别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国家正式建立全面的退休制度,同时废止了1955年公布的两个《暂行办法》。文件规定:实施劳动保险的企业单位是由劳动保险基金承担相应的退休费;没有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单位,上述各项费用,全部由企业行政支付;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全部由退休人员居住地方的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
退休制度的演变
1969年,国家财政部发布文件要求国营企业停止计提劳动保险基金,这样养老责任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1978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这两个暂行办法中,明确了有关退休待遇是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标准发放。有关费用列支方面,工人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企业单位,由企业行政支付;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由退休、退职工人居住地方的县级民政部门另列预算支付。另外,如果是就地安置的干部,由原用人单位负责。
这种情况下,虽然仍然是双轨制,分别由企业和国家承担,但是由于大家的退休工资水平差不多,退休工资待遇也基本一样。
后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一些产能落后的国有企业必须要实行破产重组,让这些企业焕发活力。1991年,国家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全面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对企业职工实施社会化养老。通过全社会缴纳社会保险的方式,让企业职工共同享受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成果。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太快,需要供养的老人太多,根本无法维持退休职工的保持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水平。1995年到1997年,国家又全面推动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模式。由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速太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贬值的相对厉害。2005年国家又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建立起现在的退休金计算模式。2005年以来我国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经历了16年连涨,人均养老金待遇能够达到近3000元。
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因此所有人员都要向此方面靠拢。2012年7月1日,我国实施军人保险法,对军人开始缴纳保险。2014年10月,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现在,几乎所有的单位都已经纳入到了养老保险制度中。现在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退休人员,待遇都是有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至少支付途径是并轨了。
大家现在参保缴费产生的养老金待遇都是一致的,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前的年限,叫做视同缴费年限,个人不需要缴纳费用,由国家承担。采用的是发放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予以解决,不管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都是这样的方式。好的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还有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所以,未来随着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的逐渐减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会逐步统一。要想有更高的养老金待遇,只能长时间缴费和高基数缴费才能做到了。双轨制就自此终结。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养老保险这些年,退休制度怎么变?带我们走近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