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力等级排序(我国的法律位阶分为六个等级)
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
如果您有关于法律和行政法规谁的效力等级更高的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来回答您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资源。
法律效力等级排序
我国宪法具有最高效力,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七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八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条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一条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我国的法律位阶分为六个等级
法律分析:在我国,法律的效力等级具体表现为:宪法为最高级,第二级是法律,第三级是行政法规,第四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法规,第五级是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在各个法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要贯彻以下两个规则:(1)在整个法的效力层次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宪法的效力统摄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级法的效力均高于下一级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层次除要贯彻它的一般规则外,由于法的复杂性,法的效力层次还存在一些特殊规则:(1)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2)新法优于旧法;(3)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
法的效力层次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1)宪法至上原则;(2)等差顺序原则;(3)特别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 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法律效力从高到低排序
法律效力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和约束力,一般来说,法律的效力从高到低排序如下: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和法律程序。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比法律低一级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具体制度和程序。
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比行政法规低一级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和法律程序。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比地方性法规低一级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各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具体制度和程序。
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由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比部门规章低一级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地方各行政管理方面的具体制度和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法律文件之间存在相互参照和适用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法律冲突的情况,需要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怎么排序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优先级顺序应为:宪法高于法律高于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法的效力等级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各种法的渊源中,由于其制定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各种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法的效力等级体系。法律效力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宪法效力最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效力次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赋予的约束力。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约束力,要求人们按照法律文件规定的那样行为。法律效力有时还指某种行为或事实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够获得肯定性法律后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够获得法律的保护。显然,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合法的行为和事实的效力是规范性法律文件所赋予的。只要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就当然地具有一定的效力。
好了,今天关于“法律和行政法规谁的效力等级更高”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法律和行政法规谁的效力等级更高”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推荐
-
白沙县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醉酒驾驶如何取保候审
导读 : 在白沙县申请取保候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向案件所在的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其次,提供能证明自己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材料,如身份证明、居住证明等在规定时间内缴纳保证金或由他人担保,并遵守一定的限制条件如果申请被批准,则可以在保释后回家等待处理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25-04-26 270 -
大庆行人车祸的认定问题 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
导读 : 大庆行人车祸的认定问题主要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事故时,如果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其获得赔偿的比例然而,如果司机存在过错,如超速或未注意避让行人,则责任主要由司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造...
2025-04-26 361 -
购买盗抢险是否值得 欠6000块钱值得起诉么
导读 : 购买盗抢险是否值得,需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综合评估盗抢险作为一种财产保险,主要保障被保险人在遭受盗窃、抢劫等侵害行为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可能发生的突发风险提供经济补偿,减少损失在高犯罪率地区或高风险环境下,这类保险更具必要性但若自身安全意识较强、防范措施完善、财产价值不高,或从未遭遇相关...
2025-04-26 190 -
成都交通事故追尾案的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
导读 : 在成都发生交通事故追尾案时,诉讼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事人应及时报警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事故报告其次,在收到交警的责任认定后,可以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对事故责任进行认...
2025-04-26 209 -
针对恩施弯道车祸事故的诉讼问题 工地出了问题施工员要坐牢不
导读 : 针对恩施弯道车祸事故的诉讼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各方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交通肇事罪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如果驾驶员存在逃逸行为,将被定为情节恶劣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六条指出,事故处理后应当及时恢复交通秩序在民事赔偿方面,受害者家属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合理赔偿,包括精...
2025-04-26 361 -
担保物的登记与交付 预告登记和备案登记的区别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担保物的登记与交付是担保关系中重要的法律程序首先,担保物的登记通常是指将担保物权的设立进行公示,以便第三方了解担保物已经被用作担保这一过程有助于防止担保物被重复抵押或处置,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担保物的交付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担保物实际交给债权人或者其他指...
2025-04-26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