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终身未婚,无子无女,老年应该怎么生活?(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终生未婚,且无儿无女,老了以后生活也是可以过得非常的愉快的。无儿无女,终生未婚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被迫的,但也有可能是自愿的,对于不同情况的人,如...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中什么是三无老人?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一个人终身未婚,无子无女,老年应该怎么生活?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终生未婚,且无儿无女,老了以后生活也是可以过得非常的愉快的。无儿无女,终生未婚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被迫的,但也有可能是自愿的,对于不同情况的人,如何好老年生活的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是因为条件不够导致没有找到对象,也有的人是因为没有遇到心理的对象,而选择一个人过。我觉得想要过好老年生活,哪怕是孤独的老年生活,也要充实自己。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像这种终身未婚且无儿无女的人,老年生活可能会非常的不顺。因为你身边没有人照顾你。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养儿防老养儿。养儿不一定能防老,因为也有可能子女不孝。但是还有人说子女是父母在养老院的保障,就如果你有亲戚或者子女在经常来看你的话,那么护工也不敢对你做什么,因为知道你是有家人的。当然没有子女的话也不是说就一定过不好,也可以非常的逍遥自在。我们都知道子女是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的,因此老人每年可以从孩子那得到一笔养老费,这主要和孩子的能力与孝心有关系。没有子女的老人就没有这一笔费用,如果年轻的时候存了一笔款的话,那么老年生活也还是有保障的,或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退休金。但如果啥也没有的话,就得想办法开源节流。就像我记忆中的一个老人,她肯定是有子女的,但是长时间一个人住,老伴也不在,虽然看着非常的孤苦,但也没有我们外人看着那么苦。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过法,没有孩子,可以变得友善一点,这样子可以变成一个受孩子欢迎的老人。长期呆在孩子堆中人的心态也会年轻很多。这样老年生活也会更加的愉快。
我家附近就有一个敬老院,后来经过一番大修之后从公立的养老院变成了收费的养老院,原来的老人已经安置到其他的养老院了,因为收费比较高的和一些的原因导致现在都还没有开张。我印象中还记得原来那些老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活就比较规律,饮食方面是有专人照顾的。如果还没有老的走不动道的话,也是可以出去走走,甚至是做点小工干点活的。像那一类身体比较健康,老人会过得比较幸福,就自由度也挺高的,但是像那种生了比较严重的病,或者太过衰老的老人就过着比较不幸了,因为整个敬老院好像也就只有一个护工,那肯定不会照顾得太全面的。
想要过好老年生活,无论是否结婚和养育子女,首先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钱都花光了,要记得存钱。最好能投一份养老保险或者一份有养老金的工作。有了生活的保障之后呢,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既然没有牵挂的话,就可以走得更远,去看看世界。或者加入一些社会小团体,参加活动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它是以中国的根本大法《宪法》为依据的,是中国第一部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发展老龄事业相结合的专门法律。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法共分为五部分内容:一是立法宗旨部分,重点阐述了立法目的、年龄界定和保障内容三方面的法律规定及其依据;二是家庭养老部分,重点阐述了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的“三种根据”、老年人需要特别保护的“六种权益”、赡养人需要履行的“六项义务”,禁止赡养人对老年人的“六种侵权行为”等有关法律规定;三是社会保障部分,重点阐述了建立老年社会保险制度、保障“三无老人”的助养办法、兴办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和制定属地敬老优老政策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四是积极养老部分,重点阐述了要“养为结合”和要“以为促养”的有关法律制度;五是法律援助部分,重点阐述了老年人诉状优先受理、诉讼费用可缓、减、免,可以获得法律援助和依法裁定先于执行等四项援助内容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主要有四个特点:即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提倡老年人积极养老;强调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360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什么叫城市三无人员?国家给予什么的待遇?谢谢 城市有五保户, 五保人员吗?
一、城市三无人员:城市户口,且非农业户籍;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没人养活)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国家给予的待遇:
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2.?最低标准按照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区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确定。
三、农村五保户是国家针对农村户口、农村弱势群体推出的保障措施;城市三无人员是国家针对城市户口、城市弱势群体推出的保障措施。所有城市只有城市三无人员,没有五保户。
扩展资料: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方式:
集中供养:应当优先由户籍所在地区的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
2.分散供养: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或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供养标准:
1.不得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应根据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2.最低标准按照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各区县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确定。
3.每年第二季度,各区(县)民政、财政部门根据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制定本区(县)当年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于当年7月1日实施。
五保户? 百度百科
城市三无人员 百度百科
单身的人,到老了都属于五保户吗?
作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我来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可以肯定: 按照目前的国家政策,即使身为单身老年人 , 还是要按照三无人员的法定条件,逐人进行严格审核,大多数人肯定是不能获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 为什么呢?
首先,明确一下以下几个十分重要的政策概念 。
1、单身的人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单身的人,是指现在一个人独立生活的人。毕竟,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完全不同的。单身的人有终身未婚的;也有结婚后没有生儿育女,配偶又去世的,如丁克一族;还有因自然灾害、各类突发事故致残或失去家人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里要重点明确的是: 有儿有女,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和儿女一起共同生活,自行选择独立生活的单身老年人,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单身的人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对于老年人来说,其抚养长大成人的儿女,就是必须依法履行义务的法定赡养人,直到老年人去世。
2、老了 。在我国,有一部专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这部法律第二条就开宗明义,给老年人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 本法所称 老年人, 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也就是说: 在我国,凡是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自然人,都是老年人,就应该享受 《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规定的各项合法权益 。毫无疑问: 凡是未满60周岁的人,一律不能称为老年人,也不能享受这部法律规定的保护措施 。法律就是法律,法律的规定是一锤定音,一个唾沫一个钉,必须严格执行。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目前严格执行女干部年满55周岁退休、女工人年满50周岁退休,以及因病、因残、因从事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法律允许部分人可以提前退休的情况下,凡是已经退休,但尚未满60周岁并且依法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都不是老年人。简单地说: 退休的人并不见得都是老年人 。
3、五保户 。这是由国务院制定并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中所使用的概念,专指依照《条例》的规定,对符合特定条件的农村居民在 吃 、 穿 、 住 、 医 、 葬 五个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这里要注意的是: 只有通过个人申请依法获得了救助的人,才是真正的五保户 。既使完全符合条件,但因本人没有申请或者已经提出申请但没有批准的人,根本就不是五保户。显然,这时的五保户仅仅适用于农村地区,这自然意味着城市地区就没有五保户。
国务院于2014年制定并实施的《 社会 救助暂行办法 》,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但不再使用五保户这个称呼,而改称为 特困人员 ,对特困人员的救助方式称为 特困人员供养 。从此, 特困人员不再区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城市和农村都有特困人员 。《 暂行办法 》明确规定: 国家对 无劳动能力 、 无生活来源 且 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或者其 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的 老年人 、 残疾人 以及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给予 特困人员供养 。这既是国家规定的给予特困人员供养的法定条件,又是审核提出申请的对象是否符合条件的根本标准。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审查,已经获得了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救助对象,才是真正的特困人员 。毫无疑问的是:既便是确实符合条件,但本人没有申请,或者已经提出了申请,但还没有得到批准,尚未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的人,都不是特困人员。
其次详解特困人员供养的法定核心条件 。概括而言:所谓的特困人员,就是 同时符合三无条件的三类人员 。
其中, 三类人员 就是: 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符合特定条件的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鉴于题主提出的问题不涉及其余两类人,这里就专门谈有关老年人的政策。
三无条件 分别是: 无劳动能力 ; 无生活来源 , 无法定义务人 或者 法定义务人没有履行义务的能力 。而 法定义务人又分为三种情形: 1) 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由父母亲以及爷爷奶奶等长辈对未成年人儿女或者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儿女的 法定抚养义务 ; 2) 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由成年儿女对父母亲以及爷爷奶奶等长辈的 法定赡养义务 ; 3) 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由配偶以及平辈的兄弟姐妹之间的 法定扶养义务 。总之,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扶养义务,法律根本没有做出强制规定的,肯定就不属于法定义务的范畴。关键是“ 法定 ”两个字。说到底: 判断家庭成员之间有没有法定义务的标准,就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婚姻家庭 编的法律规定 。
按照《 民政部关于印发 〈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的通知 》( 民发〔2021〕43号 )的规定:
1、无劳动能力 。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论身体是否 健康 ,实际上有没有劳动能力,一律视为 无劳动能力 。
2、无生活来源 。凡是收入低于当地 低保标准 ,且家庭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认定为 无生活来源 。显然,认定是否属于无生活来源的唯一客观标准,是当地政府研究确定的 低保标准 。毫无疑问: 不论家庭中有几个人,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就不能认定为无生活来源 。
3、无法定赡养人 。对于老年人来说,既没有成年人的儿子,又没有成年人的女儿,就是无法定赡养人。一般来说无儿无女的老年人,基本上就是无法定赡养人。个别情况下,单身老年人在年轻时会过继亲属的孩子、收养他人的孩子,在抚养长大之后,当然肯定必须赡养老年人。
4、法定赡养人没有赡养能力 。即老年人虽然有儿女,但儿女本身也是老年人、或为重度残疾人、或患重大疾病,自顾尚且不遐,这就是没有赡养能力。另外,如果儿女正在监狱服刑或者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有儿女仅是名义上的,和完全没有儿女一模一样,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也属于没有赡养能力。说到底:国家政策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是很讲道理的。
再重申一次: 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只有在 同时完全符合 三无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认定为特困人员。不符合三无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得认定为特困人员 。显然,这个条件是非常严格的,从根本上决定了特困人员非常少。例如, 2021年第三季度,民政部统计的特困人员总数仅为 470.7万人 ,占我国14亿人口的比例仅为 0.34% ,大致平均每300人中,才有一个特困人员 。总之,目前政策条件下,如果没有极为特殊的生活困境,要取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难度是非常大的。
最后 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 :单身的人,到老了都是五保户吗 ?综上所述,按三无条件梳理一下:
1) 凡是年满60岁的老年人,肯定属于 无劳动能力 ;
2) 无生活来源 的判断标准,就是低保标准,凡是老年人的收入超过了当地低保标准,就不能认定为无生活来源。事实上,目前全国各地的低保标准差别较大,甚至完全不同,但大多每月在四、五百元的水平(见以下截图),超过一千元的屈指可数。毫无疑问: 所有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普遍高于低保标准,绝对不可能纳入特困人员救助范围 。如果单身老年人领取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其标准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话,就可以认定为无生活来源。
3) 终身没有儿女,或者儿女因各种原因去世,也没有已经成年的孙子孙女以及外孙外孙女,肯定就属于 无法定赡养人 ;
4) 如果有儿或有女,但儿女也是收入低下的低保户、特困人员,或者还在服刑、已经失踪、宣告死亡的,就是没有履行赡养义务的能力。
说到底:符合一、两个条件的人不少,但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肯定是十分困难的。反过来说:如果确实完全符合三无人员条件,就必须一人不漏地全部纳入救助范围。这就是 应救尽救 、 应养尽养 的原则。
最后概括为一句话: 只有完全符合三无条件的城乡居民中的单身老年人,才有可能通过严格的逐人审核,纳入到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内。所有退休的城镇职工,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 。
这个可不一定,只要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儿无女,这样的三无人员过了60岁才会被纳入五保。
在农村无生活来源就是手里没有多余的存款,不说吃了上顿没下顿,起码说生活比较困难,自己又过了60岁,没有什么劳动能力,打工又没人用,老了,孤身一人,又没有儿女,这样的老人才会被纳入五保。如果是重度残疾人,不到60都可以被纳入五保。他们的前提是无人照顾,无义务抚养人,也没有监护人,即使有,也到,60岁,没有能力在监护他了,这样的重度残疾人自然会被纳入农村的五保户。
作为五保户并不是单身的人到老了就属于是五保户,五保户是无儿无女孤单一个人,到老了他的近亲属下辈人也不原意去照顾赡养他,由 社会 和国家承担起来赡养这些孤寡老人,才属于是五保户。
但是作为这些孤寡人五保户的一切财产继承,他的近亲属和所有一切的人是无有权利去继承享受的。可是作为现在农村也有不少一生中孤单一个人,到老了他们的近亲属的下辈侄子们去承担起来了赡养他的义务,但是这些孤寡老人的所有财产和宅基地,就属于他的近亲属下辈的侄子们去全部继承。
作为现在农村的单身孤寡老人,他虽然是没有什么财产可继承,作为他的一处宅基地在以后的拆迁赔偿的时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现在农村的孤单老人,到老了并不孤单。这些孤单老人到老了近亲属无有人去照顾赡养他,完全是有 社会 和国家承担一切费用,到了老年照样享受着幸福的晚年幸福生活。
按道理说单身的人也算五保户,身边没有亲人山多大了行动不便所在的社区和街道应该帮助-下,如果有单位的单位也可以适当的照顾一下这样可以体现出 社会 主义的温暖。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育)。“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城市里是没有五保户的,只有低保。在农村满足条件才可以成为五保户。需要失去劳动能力的,没有法定抚养人的,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才可以申请成为五保户!所以单身人士老了不一定就是五保户,你身在城市就不可能成为五保户。你在农村但有经济来源也不能成为五保户!
等于没说,单身一人到老。就是五保户啊!人家有存款也是年轻挣的。老了挣不动了也没人要了不是五保是什么?只要一生没子女。你别管人家有多少钱,有多少房,有多少车。就应该享有国家老年人该有的待遇。
这个不一定,单身没钱没有子女,也没有侄子养老的才算吧。这是农村,城里人什么标准不知道
我不用国家那么麻烦,能做的时候自己赚点生活费,等做不动了,就自我结束,不给国家添麻烦!
哈哈,五保户的概念早就过时了。如今,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没人会对孤寡孤独的老人实施五保的。只有低保,也就是基本生活补贴。特殊情况的还会享受一定的社保待遇。
不是单身就有资格申请五保户,这个在各地管理不一样,五保户也叫特困供养人员,无父母,无婚姻,无子女,无生活来源,年满60周岁,这是最基础的条件,还需要的条件就是一二级肢体残疾人,三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或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还要审核原生态家庭的兄弟姐妹情况,区域不同,审核条件不同
医疗救助和大病救助的区别
根据法律规定,大病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对象;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三无人员”);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享受民政部门定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等。根据规定大病的救助形式为:大病医疗救助以“资助参合参保、基本诊疗费用减免、特殊门诊定额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重病慈善救助”五位一体作为大病医疗救助方式。
一、目的不同 大病救助:
由于没有全国层面统一的大病救助或补贴政策及标准,所以完全属于地方政策,地方上各地有各地的社会救助办法,各地不统一,并且有阶段性变化。
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是对城乡居民因患大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报销,目的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陷入经济困境。
二、对象不同 大病救助:一般是面向低保群体、特困供养群体、纳入地方低收入家庭的老人和未成年人、重残人士、重大疾病患者。
医疗保险:如果没有参保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政府和社会救助并不是普惠性的,引起关注的幸运者有可能享受得到,受益的个体具有不确定性。
三、救助标准不同 大病救助:
一旦产生家庭无力支付的高额医疗费用,生活陷入严重困境的重大疾病患者,由当地县级政府确认为特困人员的,可以享受政府救助。救助标准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医疗救助资金状况决定。
医疗保险:患者以年度计的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断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城镇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各指什么?
“三无人员”是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中的人员。
五保主要包括: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五保供养的内容:
(1)供给粮油和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
(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请注意,五保户就是需要提供五项生活保障的人家,在农村大家习惯把无儿无女的老人称为五保户,这是不全面的。
五保对象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人;
(三)无生活来源的(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今天关于“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中什么是三无老人?”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在我国法律的规定中什么是三无老人?”,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