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负主责算工伤吗(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算工伤吗‘?)
导读:我国劳动保障法规规定,雇员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工伤认定有重大影响,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以责任认定书为准。即使交警未判...
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负主责算工伤吗
导读:我国劳动保障法规规定,雇员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工伤认定有重大影响,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以责任认定书为准。即使交警未判定责任,人社部门仍需依法调查,结合证据判断。即使缺乏责任认定书,也不能免除工伤认定职责。在无认定书的情况下,人社部门仍需调查事实并依法认定工伤。一、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负主责算工伤吗
在通常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
据我国劳动保障法规所规定,若雇员在上班或者下班回家的路上经历了交通意外事故,且并不负有主要责任的话,则应该被认定为工伤。
如此可见,一份明确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责任方面的断定以及划分,对工伤认定的影响颇大。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的《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当人民法院审理有关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时,在确定事故责任是否由受害者本人承担的部分,必须以有权机关开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等法律文本来作为依据。
故此,有权机关颁发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写明了事故责任的归属,是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时,最为关键的证据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
即便交警部门未能判定出事故责任的所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必须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得出事实真相。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得出事实真相时要结合相关证据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即便未能取得完全符合规则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旧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是否将该事件认定为工伤的决策。
不能采用"中止通知书"等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卸法定的工伤认定职责。
因此,尽管在某些情形之下,可能没有事故责任认定书其实可以参考,但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然需要依法展开调査工作,确认事故的真实情况,并最终作出合理的事实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实我们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实我们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工伤能评上吗
依据2018年修订版《工伤保险条例》之第十四条第6款明文规定:在提交工伤鉴定申请之际,需要确保您遭受的是非因个人重大过失造成的交通意外,且发生事故时正处于正常上下班的路线和时间之内,方可被视为工伤认证范畴。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第六项
申请工伤认定时,需明确是在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同时是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合理路线才可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实我们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实我们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在通常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
据我国劳动保障法规所规定,若雇员在上班或者下班回家的路上经历了交通意外事故,且并不负有主要责任的话,则应该被认定为工伤。
如此可见,一份明确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责任方面的断定以及划分,对工伤认定的影响颇大。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实施的《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当人民法院审理有关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时,在确定事故责任是否由受害者本人承担的部分,必须以有权机关开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等法律文本来作为依据。
故此,有权机关颁发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写明了事故责任的归属,是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时,最为关键的证据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
即便交警部门未能判定出事故责任的所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必须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得出事实真相。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在得出事实真相时要结合相关证据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估。
即便未能取得完全符合规则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旧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是否将该事件认定为工伤的决策。
不能采用"中止通知书"等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卸法定的工伤认定职责。
因此,尽管在某些情形之下,可能没有事故责任认定书其实可以参考,但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然需要依法展开调査工作,确认事故的真实情况,并最终作出合理的事实认定。
在职员工下班出交通事故谁负责
交通事故工伤属于特殊的工伤类型,但并不是说只要职工在上下班的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的,那么就一定会被认定为工伤,此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那么在职员工下班出交通事故谁负责?在职员工下班出交通事故谁负责?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六款规定和各省市贯彻意见以及各地实践,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只有在合理的时间、合理的路线,不负主要责任和不负责任,属于工伤。
在民法中,赔偿与责任紧密相连。责任越大,赔偿份额越多。交通事故中的赔偿大多是基于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赔偿数额。因此,在出现交通事故时,尽量保留现场,由交警根据现场来划分责任,确定赔偿数额。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的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全部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50%;负次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参照上述原则确定。
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负主责算工伤吗相关拓展阅读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算工伤吗‘?
答:如果本人对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法律分析劳动者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劳动者负主要责任的,不属于工伤。只有劳动者负有同等责任、少部分责任或不承担责任的,才其实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事故兼有民事赔偿或商业性人身、人寿保险顺序的、一般情况下其实我们应当按民事赔偿或商业保险赔偿、......员工出车祸主责算不算工伤
答:发生车祸以后员工自己对车祸负主要责任的情况下就不算工伤,因为《工伤保险条例》当中规定的非常的明确,对于上下班途中的车祸,要求必须是职工本人不负主要责任,而且得同时满足其他条件才属于工伤。一般的工伤事故,受伤的原因也都是为了履行工作职责。 一、员工出车祸主责算不算工伤?员工出车祸但自己负......相关推荐
-
收购公司的风险 什么是公司收购,公司收购的风险是什么
导读 : (一)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1、注册资本问题目前,随着新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数额的降低,广大投资人通过兴办公司来实现资产增值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是,根据我们的办案经验,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公司都有一些注册资本问题。我们办理了大量因出资瑕疵而低价转让股权的问题、虚假出资怎样进行破产的问题等等。所以,在打算...
2025-04-17 236 -
如何起诉追讨欠款 起诉欠款追讨
导读 : (一)确定被告: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您是否起诉了夫妻双方;债务人是公司的,股东是否出资不实、虚假出资、过桥出资、抽逃出资,股东有无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给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应追加股东为被告。目的在于扩大偿还主体,增加偿还系数。(二)选择管辖法院:债务案件一般由被告户籍所在地法院...
2025-04-17 353 -
民事起诉书范文 民事答辩状范文民事诉讼文书
导读 : 原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联系电话)被告:(基本情况:同上)诉讼请求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事实和理由事实和理由:为此,原告特依法提起诉讼,请你院依法裁决。此致某某区/县人民法院具状人:年月日欠货款8年的情况下,除非存在诉讼时效中断或者中止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属于超出...
2025-04-17 439 -
欠钱不还抓住了怎么办? 欠钱不还被抓住拘留了还还需要还钱吗
导读 : 欠钱不还抓住了应当要求对方立即的进行还款,当然如果对方不还款的情况之下直接起诉。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存在是受法律保护的,只是在利息部分年利率高于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信用卡欠款7000元被银行抓住了会怎么样呢?...
2025-04-17 697 -
企业应该怎样清理欠款 欠款企业应该怎么起诉
导读 :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形成数额不小的欠款,这往往是企业的利润所在,严重时,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即使是正常的欠款,没有得力措施,也会形成呆、坏、死账,给企业造成困扰,结合本人在多家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的经验,企业欠款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清收,而且要由合法的专业人士采用合法手段清收。...
2025-04-17 422 -
债权债务纠纷的证据有哪些? 债务纠纷案件如何举证,债务纠纷证据有哪些要求
导读 : 当事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一般情况下,债务纠纷应向法院提供以下证据。1、身份证明;2、证明债务存在的证明(合同、收据、借据、借据、协议、信件、电报等。;3、债务人偿还债务和利息的证据;4、利息计算方法、起止时间和依据;5、担保或抵押的证明材料和债务转让的证明材料;6、请求诉前财产保全或者财产...
2025-04-17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