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是离职吗)
导读:当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时,其所在企业应遵守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得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与事主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后遭遇工伤,企业必须依法保障其权益,不得中断劳...
工伤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导读:当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时,其所在企业应遵守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得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与事主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后遭遇工伤,企业必须依法保障其权益,不得中断劳动关系。若企业违反规定,将需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责任。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受伤期间得到必要的保障和支持。企业应遵循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一、工伤职工其实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当职工遭受工伤之际,其所在之企业原则上不应解除与其签署的劳动合同;反之,若劳动者与事主进行正式劳动关系确认之后发生工伤意外的,那么企业务必遵守相关法规,在此期间不得中断劳动关系,否则将需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职工其实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当员工由于工作原因而导致身体残疾,并且经过专业机构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时,其劳动关系将被保留下来,但需要退出当前的工作岗位。
然而,如果不幸被评定为五级或六级伤残,在工伤职工亲自表示愿意的情况下,他/她有权选择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同时,工伤保险基金将会向其支付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而用人单位则需承担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
至于那些因为工作原因而导致身体残疾,且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员工,他们同样有权利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此时,工伤保险基金亦会向其支付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而用人单位则需承担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其实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是离职吗
因为工伤导致残疾而无法继续工作的,单位和职工本人都其实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职工而言,这也是离职的一种。不管是哪方面提出的,单位都要给职工一笔经济补偿金,具体金额参考职工的工龄和月工资计算。职工在发生工伤后,经过工伤认定,情况不严重的,其实可以申请停职留薪,这段期间劳动关系不变,等职工康复好后其实可以到单位继续上班。而有些职工受伤情况比较严重,导致严重伤残,这样的话职工就可能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那么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是离职吗?下面我们看看小编是怎么说的。
一、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是离职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及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相关保险待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并享受相关保险待遇,或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也其实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享受相关保险待遇。
工伤赔偿金是职工遭受职业伤害,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者身体伤害和劳动能力伤害的补偿,不因职工是本人辞职或者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影响。但职工是本人辞职,还是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会影响享有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待遇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无论是本人辞职或者是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都按所在省的规定,按相同的标准支付。
二、五六级工伤有哪些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2、要求: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职工本人提出,其实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为工伤导致残疾而无法继续工作的,单位和职工本人都其实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职工而言,这也是离职的一种。不管是哪方面提出的,单位都要给职工一笔经济补偿金,具体金额参考职工的工龄和月工资计算。
工伤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相关拓展阅读
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是离职吗
... 导读:当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时,其所在企业应遵守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得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与事主正式建立劳动关系后遭遇工伤,企业必须依法保障其权益,不得中断劳...更多工伤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相关推荐
-
拆迁后怎么打官司征地(征地官司为什么打不赢)
导读 : 导读:拆迁后打征地官司需按合理步骤推进,关键环节包括收集证据、确定被告、书写起诉状、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及遵循诉讼程序。收集证据要全面,保留各类相关材料;确定被告需...
2025-04-25 370 -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一亩多少钱甘肃(甘肃土地征地补偿标准规定是什么?)
导读 : 导读:甘肃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因土地用途等因素有别。以征收耕地为例,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到十倍;安置补助费按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一个...
2025-04-25 225 -
征地拆迁可以异省起诉吗(征地补偿纠纷哪个部门解决最有效)
导读 : 导读:一般情况下,征地拆迁不适合异省起诉。依据行政诉讼法,涉及不动产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征地拆迁属此类案件,应向被征收土地或被拆迁房屋所在地法院起...
2025-04-25 574 -
农村拆迁宅基地补偿款归谁所有(三个户口本有一处宅基地,拆迁怎么补偿?法律科普)
导读 : 导读:农村拆迁时,宅基地补偿款一般归宅基地使用权人,因宅基地所有权属村集体,补偿是对村民失去使用权的补偿。若宅基地上有房屋,房屋所有权人可获如重置成新价等补偿。...
2025-04-25 417 -
拆迁宅基地纠纷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纠纷处理办法有哪些)
导读 : 导读:宅基地纠纷可通过自行协商、政府处理、法院诉讼解决,过程要注意保留证据、遵循规定。自行协商便捷,双方沟通和解签署的协议,不违法即有效;乡镇或县级以上政府有权...
2025-04-25 398 -
在租赁时间内土地被征收怎么赔偿(土地租赁期间被占用补偿款给谁)
导读 : 导读:租赁期间土地被征收,赔偿一般包括:土地补偿款归原土地使用权人,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所有者,租赁方作为投入者或使用者可主张相应补偿,因征收致期待利益受损...
2025-04-25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