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娱乐场所有偿陪侍的行政处罚)
有偿陪侍是现在的一种盈利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大家都是有时候可以得到人的赔偿,但是这种有偿赔偿的方式其实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很多的人可能不了解,所以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网络并非法外之地(7)网络有偿删帖服务是犯罪行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
有偿陪侍是现在的一种盈利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大家都是有时候可以得到人的赔偿,但是这种有偿赔偿的方式其实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很多的人可能不了解,所以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有偿陪侍是现在的一种盈利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大家都是有时候可以得到人的赔偿,但是这种有偿赔偿的方式其实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很多的人可能不了解,所以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
有偿陪侍概念:
“有偿陪侍”主要是指通过对“情感”、“旅游”等进行“陪护”和“陪伴”来换取报酬的行为。在中国的营业性质娱乐场所中,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都属违法行为。
目前只有对营业场所的处罚,没有对参与陪侍人员的处罚。
处罚依据: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 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下列行为提供条件:
(四)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
第四十二条 娱乐场所实施本条例第十四条禁止行为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有偿删帖可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非法经营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所谓专营、与卖物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只能由特定部门或者单位经营的物品,如烟草、食盐、麻醉药品等。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是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允许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物品,如棉花、化肥、农药、种子等。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3)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
(4)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
(5)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本罪。
以上就是我关于有偿陪侍有什么处罚的相关介绍,有偿陪侍是现在违法的行为,这个都是有相应的一个规定的,大家可以好好的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处罚,这样处理事情比较方便。
娱乐场所有偿陪侍的行政处罚
有偿陪侍的处罚标准具体如下:
1、娱乐场所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
2、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偿陪侍举报方法有哪些
1、去当地文化部举报,保留证据,文化部会通知辖区派出所;
2、派出所会去处理,证据确凿,查封娱乐场所,情节严重老板按组织卖*罪处理。
有偿删帖可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非法经营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所谓专营、与卖物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只能由特定部门或者单位经营的物品,如烟草、食盐、麻醉药品等。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是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允许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物品,如棉花、化肥、农药、种子等。
(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3)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
(4)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
(5)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下列行为提供条件:
(一)贩卖、提供毒品,或者组织、强迫、教唆、引诱、欺骗、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二)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嫖娼;
(三)制作、贩卖、传播*秽物品;
(四)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
(五)赌博;
(六)从事邪教、迷信活动;
(七)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不得吸食、注射毒品,不得卖*、嫖娼;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
网络水军严重,污染互联网环境,多方合力整顿网上秩序,对此你怎么看?
“只消客户须要,多大的观赏量都能刷上去”“博门消费爆款文章,制作热门”。搜集水军制作虚伪流量,没有仅伤害用户权力以及平台便宜,也伤害了互联网生态。博家以为,进犯修理搜集犯法犯法运动,深刻整理网上次序,必需给搜集水军挤挤“水分”,为网民创造一个平安、明朗、有序的搜集情况。
“刷贴”乱象丛生:深圳市光彩区别名月朔弟子创造,搜集上传播着闭于她的反面信息,图文并用,“言之准确”。当她通联颁布这篇虚伪文章的管制员删帖时,闭于方却央求付出2200元的删帖费。经警方考察,这个搜集水军地方的公司有着周到单干和构造架构,在搜集上恶念臆造虚伪信息,贬损品行、伤害光荣,使当事人在生计进修中遭到实际强迫,而后犯法团伙借“有偿删帖”谋取不法便宜。
从在论坛、贴吧谈天“灌水”,到刷票、刷点打率,再到此刻一些平台依托“养号”“控评”等手法,为部分及企业展启有偿刷票、有偿点赞、有偿刷量等效劳,搜集“水军”来由已久。“搜集水军”炮制虚伪信息,涉案职员之多、涉案金额之巨,妨害没有可小觑。以“有偿删帖”这一灰色财产为例,有控制招引客源的搜集公闭,有控制引见客源的删帖中介,有实行删帖的网站管制员、乌客、版主等,已产生一个完备的“财产链”。
据悉,老练的“搜集水军”大概分为二种,一种是呆板人账号,一种是真人账号。真人账号大多由一些搜集兼职职员在背落后行操纵,数目格外宏大。呆板人账号则经过邮箱和手机号等备案,一些平台上以至曾经涌现了AI“水军”。没有少网友表现,搜集水军严沉传染互联网情况,网购控评使购家瞅没有到实在的商品味价,洪量“爆款文章”里的虚伪信息侵略了当事人的正确权力。
灰色“财产链”屡禁没有只:在世界“扫黄挨非”办公室颁布的“扫黄挨非”十大案件中,安徽安庆搜集水军删帖渔利案鲜明在列。这起案件中,安庆市公安局抓获有偿删帖中介及博门颁布反面帖文的乌网站“站长”28人,废除不法网站122个,处置反面帖文20万余篇。14名主犯因涉嫌讹诈讹诈、不法经管等罪名有期徒刑。
没有少相似的案例标明,搜集水军进行臆造虚伪信息、毁谤进犯、不法推行、不法删帖等犯法运动,妨害互联网生态,打搅平常社会次序,得罪《刑法》《秩序管制处分法》等相干法令规则。从业者及其客户均须要承当法令义务。然而是,一系列技巧和实际困难,引导搜集水军屡禁没有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钻研院实行院长盘和林接收原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在营销、传播和人设塑造上,搜集水军不妨起到“戴节拍”、转变议论风向的效率,在比赛性商场上,因为信息没有闭于称,这类劝告性、带领性信息闭于于品牌价格、商场营销有要害效率。其余,数字经济时期,流量表示着收益,有相称局部的商场主体承诺为此埋单,让搜集水军灰色“财产链”有了商场空间。
下层民警在办案侦察中也创造,一些搜集平台闭于社接账号吸引的流量举行返利,然而闭于其颁布实质,存留考查禁锢没有即时、没有周到的状况,引导搜集水军有机可趁、不法渔利。共时,一些没有法分子反侦察意识较强,租用效劳器到期后,效劳器上的虚伪信息和数据会自动简略,引导取证查处难度较大。
多方协力整理网上次序:搜集空间没有是法外之地,必需向搜集水军照章亮剑。博家以为,有闭部分应敦促互联网企业增强闭于恶念账号和实质的技巧辨别,加大封闭惩戒力度;另一方面,可推进修树多部分、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体制和共同查处体制,产生禁锢协力。
一些互联网公司曾经闭于搜集水军沉拳反打。知乎相干控制人在接收原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动作常识实质平台,知乎深知洁洁搜集空间的要害性和需要性。除了闭于搜集水军账号实行正告、禁言、永远停用账号等办法,知乎引入人为智能技巧,尔后没有断晋级、迭代。此刻,知乎上一切包括进犯、漫骂、阴阳怪气等没有和睦以至是谈话暴力的实质,96%不妨被算法呆板人赶快精确地鉴别、过滤。而洪量用户颁布的犯法违规、敏锐信息和废物告白信息,则由智能呆板人处置。
“互联网公司没有能只瞅流量和人气,而把义务抛在一面。”有网友以为,互联网企业应进一步完备用户备案材料和颁布实质考查体制,从泉源上增强管控。盘和林以为,只是经过完备搜集维护相干的法令步调是远远没有够的,无法追责到部分便无法修树法令的威望。因此,互联网平台准入信息的精致化、完备化,闭于于搜集追责具备要害意思,例如搜集账号应绑定电话、身份证、单元等。这没有仅是平台该当承当起的社会义务,闭于于平台自己管制和深刻展启也必没有可少。
单位让员工删帖是否违法
违法。
一、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行为非法经营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行为:
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
所谓专营、与卖物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只能由特定部门或者单位经营的物品,如烟草、食盐、品等。
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是指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不允许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物品,如棉花、化肥、农药、种子等。
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本罪。
二、有偿删帖可认定为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2018-12-07阿里亿元反腐大案,揭开中国互联网公司内部腐败真相
阿里亿元反腐大案,揭开中国互联网公司内部腐败真相
方略书院?2018-12-07 10:28
阿里亿元反腐大案,揭开中国互联网公司内部腐败真相
▼
阿里巴巴的杨伟东,倒了!
说到杨伟东很多人可能还不是太熟悉,但提到优酷大家肯定都知道。
杨伟东正是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其中,优酷是阿里文化娱乐产业布局的重要棋子)。
其实,就在出事前4天,11月29日,杨伟东还出席第六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做了题为“新时代 新责任”的演讲。
4天后,他却已在“配合警方调查”,据说涉案金额可能过亿元。
一切如常,迅疾拿下。颇有几分公共领域反腐的味道。
互联网公司一直给人一种现代、高效形象。
但, 互联网公司的内部腐败,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1. 互联网公司内部的累累蛀虫
就在今年5月,互联网圈子流传一个消息:阿里启动史上最大反腐稽查,余杭派出所都快不够用了。
这个消息肯定包含夸张、不准确的成分。
但却表明一个事实: 互联网公司不是一方净土。 甚至可以说,内部腐败触目惊心。
某职场软件流传的消息
差不多在阿里巴巴法办杨伟东的同时,美团点评也发布生态反腐处罚公告,内部员工、生态合作伙伴人员、共犯社会人员等 89人受到刑事查处,马云说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家创业,很多人一两个月就收入六位数以上,一年多实现有钱 有闲 有梦想的朋友+壹叁陆玖柒零零玖贰叁肆, 其中外卖渠道高级总监因触犯公司高压线被解除劳动合同。
稍作回顾,就能发现,这些年来,互联网公司发生过不少内部腐败大案、要案。
百度,29岁即成为最年轻的副总裁,在内部有“太子”之称的李明远,在2016年11月,被“引咎辞职”。根据百度职业道德委员会的通报,原因之一是在工作中“有私下巨额经济往来”。
腾讯,曾担任腾讯网络媒体拓展部和在线视频部总监的岳雨,犯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
去年5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近年互联网公司涉腐反腐案件榜单》,则让我们大致看到互联网公司的腐败面貌。
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共发生反腐事件共29起,其中京东8起,阿里巴巴、百度各6起,腾讯3起,易果生鲜、去哪儿网、乐视、合一集团、360集团各1起。
当然,这只是先前暴露出来的,还有大量没有统计进去的。
比如,今年8月京东发布的一份反腐败公告,3名员工因接受贿赂,1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商品,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另有16人被辞退。
2. 巨头重拳出击
实际上, 互联网公司内部腐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悠久,更普遍。
早在2009年有媒体曝光,京东商城采销员工接受厂商贿赂,私自抬高进货价谋利。
2012年7月,百度公布3名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提供有偿删帖服务,被刑拘。
“淘宝小二”曾长期传出存在受贿,甚至索贿的行为。在2012年“双十一”,受贿的价码分会场15—30万一个坑位,主会场100—200万不等。
这些腐败行为,侵蚀着公司利益,也极大损害公司声誉,所以, 互联网巨头们一向各出狠招,不遗余力进行打击。
其中,有名的莫过于刘强东。
据说,刘强东第一次创业,开了家面馆,给员工开了高工资,但是,员工勾结套走了面馆的所有钱。
这次创业刘强东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欠了20万的债。
所以,他对腐败恨之入骨,在京东发誓:如果 公司怀疑你贪了10万块钱,就算花1000万调查取证,也要把你给查出来。
京东推出的反腐表情包
阿里巴巴在2009年成立廉政合规部,2012年设立首席风险官。而廉政合规部的负责人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的是蒋芳。
而首任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刑警出身,获得过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立过一等功,2001年震惊全国的杭州富阳6·20血案就是他破的。
百度也成立“职业道德委员会”,核心成员是企业内审、检察官、警察等职业的专业人士,可以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汇报工作。
去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沃尔玛中国等14家企业成立了“阳光诚信联盟”。在这些企业发生过腐败事件的员工,都会被列入黑名单,联合拒绝录用。
“阳光诚信联盟”成员现在已经达到203家
3. 斩草未除根
尽管有重拳打击,但时至今日互联网公司内部腐败却并未绝迹,甚至有人 前腐后继。
这次杨伟东,倒下来。
但据爆料,有互联网从业者正在用更“高明”的手段来非法获取“酬劳”,比如要求行贿者用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支付赃款,以免被抓住把柄。
而且,如果说百度、京东、腾讯、阿里这样员工几万,甚至一二十万的大公司,内部难免发生腐败。
现在, 腐败也出现在创业型互联网公司里。
在ofo小黄车成立仅仅3年后,就出现员工爆料,有区域经理每月通过虚报修车数量套取公司资金,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这些年,最强劲的风口始终在互联网领域。
一个本科毕业生在这行年薪二十万起步,稀松平常。工作三五年后,很多人都能拿到大几十万的薪水。
像文中提到的部分高管年薪动辄几百万,还有不菲的股权。
相比其他行业, 更加“多金”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还会发生腐败?
一些原因很容易想到,比如,初创型企业,有共享单车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3年里进入多个国家地区,超过150个城市,投放了600多万辆单车。其中,涉及到大量采购、运营业务,急剧扩张,内部管理出现漏洞也就不奇怪。
我们还能想到,对于大公司因为员工多达几万,甚至十几、几十万人,难免有员工出于私利进行贪腐。
去年12月,华为消费者BG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滕鸿飞因涉嫌腐败被带走调查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阿克顿勋爵那句话: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包括互联网企业,只要它拥有某种稀缺资源(比如广告位、订单),相对于希望获得这种资源的人而言,分配这些资源的员工就拥有了“权力”。
即便职位上的人不腐败,但只要资源足够稀缺,获益足够的大,就会有人去围猎他。
况且, 人还有逐利的天性。
根治这些腐败,健全企业内部治理,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击,当然很重要。
但是,在披露的很多大案里,出现了类似下面的话:
这在现阶段也许不可或缺。
但却有几分不寒而栗、意味深长。
删帖的治理
2013年9月,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有偿删帖为非法经营罪。2015年初,国家网信办等四部委还启动了“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相关部门对有偿删帖等网络犯罪也多次进行严厉打击。但每次打击后,有偿删帖往往稍作收敛后便又沉渣泛起。
破获相关案件的困难之一是警方难以固定证据。翁常州介绍说,司法解释出台后,余某等人删除了电脑里许多之前的业务记录,曾让案件侦查陷入困境。而且,网络删帖的交易往往经过多个中介层层转手,相互之间不保留****。长链条的交易行为和几乎“无痕”的交易信息,让民警侦查起来非常困难。
而且,由于少数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警方在异地搜集犯罪证据时遭遇不少阻碍。蕲春公安局相关人员介绍,此案的大量交易均通过新型网络金融企业转账,民警在查找相关证据和线索时,企业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不太配合,曾令侦查工作几度受阻。
此外,更大的困难在于法律脱节。有法学专家表示,司法解释对网络删帖的需求方、执行者及中介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导致一些人虽参与赚取灰色利益但未受到法律制裁。
清华大学网络传播学教授沈阳说,彻底清除有偿删帖的利益链和滋生土壤,还需要更加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对有偿删帖等网络犯罪进行严惩,并对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编辑的权力进行约束。同时,建立有堵有疏的机制,对于恶意诬告诽谤、及虚假不实的信息要建立合法正规的删帖程序及投诉渠道。
有偿删自己的帖子违法吗
法律分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
有偿删帖是指某些公关公司主动出击搜寻政府、企业负面信息后,再通过相关网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删帖,并支付一定费用。国内网络敲诈、有偿删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不给钱就发稿上帖”、“给钱就撤稿删帖”。一些网站或不法分子假借开展批评性报道或“舆论监督”之名,向涉事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业索要“赞助费”、“合作费”等,已成为行业潜规则。有偿删帖是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漏洞所实施的变相敲诈,这种违规行为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好了,今天关于“网络并非法外之地(7)网络有偿删帖服务是犯罪行为”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网络并非法外之地(7)网络有偿删帖服务是犯罪行为”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相关推荐
-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投资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有哪些风险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必须按照章程规定履行出资义务,其投资比例、出资时间和方式等信息应当在公司登记机关备案,并对外公示,以保障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有限责任公司不允许存在隐名投资的情况,所有股东的身份和出资信息都应公开透明这一规定有助于维护公司治理的透明性和...
2025-04-25 89 -
医保报销异地就医需要哪些材料 山东省内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异地就医报销需要提供以下材料:身份证明、社保卡、医疗费用发票和详细的费用清单、病历和诊断书(如有)、出院记录(如住院)、转诊申请或异地就医审批文件这些材料需真实完整,以便顺利完成报销流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职工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
2025-04-25 486 -
指定监视居住是否属于刑罚 适用监视居住的情形
导读 : 指定监视居住不是刑罚,而是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指定监视居住是侦查机关在调查过程中采取的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监督措施,主要用于防止嫌疑人逃跑或毁灭、转移证据刑罚是指由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实施的处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等而指定监视居住属于侦查阶...
2025-04-25 659 -
法医鉴定所需费用一次查询 查询孩子医保缴费记录
导读 : 关于法医鉴定所需费用是否需要一次性查询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众资金承担的鉴定费用无需申请人自行查询;而在民事案件中,鉴定费用通常由败诉方承担,因此建议申请人提前了解相关费用的具体情况,以便做好预算和准备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4条:'证据包括以...
2025-04-25 337 -
伪劣产品鉴定所需费用由谁承担 房屋鉴定为非危险房屋的鉴定费由谁承担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1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2条等相关法律规定,伪劣产品鉴定所需费用一般由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具体来说,如果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受损,制造者、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
2025-04-25 404 -
欠债不还起诉所需费用及法律规定 抚养费起诉流程及费用
导读 : 针对欠债不还的情况,如果债权人欲通过诉讼途径主张权利,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起诉前应收集全部证据以证明债务的存在,如借条、转账记录、通话录音等其次,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当支付相应的诉讼费用,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律师代理费根据《民事诉讼法》,案件受理费的具体数额依据诉讼请求金额计算,例如对于不...
2025-04-25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