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房屋代理买卖怎么处理(《民法典》解读167:关于代理违法事项责任承担的规定)
一、民法典中房屋代理买卖怎么处理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委托代理人买卖房屋的,要出具委托书,委托书要载明委托的期限、范围、期限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
一、民法典中房屋代理买卖怎么处理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委托代理人买卖房屋的,要出具委托书,委托书要载明委托的期限、范围、期限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条【代理适用范围】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条【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房屋现售的条件
在商品房销售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买者通常将商品房现售称为现房买卖。现房是指已经经过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并且已经取得质理合格证明文件,可以交付使用的商品房。简单地说,商品房现售就是销售现房,销售能立即使用的商品房。房屋现售的条件如下:
(1)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2)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使用土地的批准文件;
(3)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4)已通过竣工验收;
(5)拆迁安置已经落实;
(6)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或者已确定施工进度和交付日期;
(7)物业管理方案已经落实。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委托代理人买卖房屋的,委托人要出具委托书,受托人持授权委托书后,可以代委托人买卖房屋。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蓝箭律师网进行咨询。
民法典中房屋代理买卖怎么处理拓展阅读
《民法典》解读167:关于代理违法事项责任承担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七章代理,第二节委托代理,第一百六十七条:“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本条是关于代理违法事项责任承担的规定。
一、本条的历史由来
《民法通则》第六十七条:“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不表示反对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本是上述条款作了一些微调,将主观要件“知道”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将“不表示反对”改为“未作反对表示”,强调意思表示;“负连带责任”改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代理行为只有合法才能起到弥补被代理人的行为能力不足,拓展司法自治的功能。如果代理行为违法,不但不能起到上述功能,还可能加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给当事人带来损害。代理行为违法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本条的目的是区分代理行为违法的不同类型,并施以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本条规范的具体含义
本条是命令性规范,同时也是独立的请求权基础规范。但是本条的表述不完善,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该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本条规定了两种违法代理行为的类型。
第一种是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该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种是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该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相对人的请求权基础既可能是侵权,也可能是违约,或者是缔约过失。
(一)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的情形
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该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违法代理的原因源自被代理人。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如果代理事项违法,不但代理权授予行为无效,而且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的法律行为也无效。如果代理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的,应当由被代理人对相对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如果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的,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应当知道”是一种客观标准。当事人虽不知道某一情况,但其不知道是由于过失(哪怕是轻微过失),就是“应当知道”。
(1)如果代理事项违法,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但是有确凿证据证明相对人也知道代理事项违法的,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是否仍然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例如,甲授权乙销售走私汽车,乙和相对人均知道该车是走私车辆。此时,不但代理权授予行为无效,而且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的买卖合同也无效,但是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无须对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
(2)如果甲授权乙销售假冒伪劣的食品和药品,乙知道该假冒伪劣商品的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3】28号第三条:“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即使购买者明知,甲和乙仍然应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此处的购买者只能是消费者,如果购买者的目的是转售盈利,而不是为了生活消费,甲和乙无须承担连带责任。
(3)如果代理事项本身不违法,但是代理事项服务的目的违法,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是否应当对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值得分析。
例如,甲为制造毒品,授权乙到丙处购买一批化学原料;或者甲为开设地下赌场,授权乙到丙处购买一批座椅板凳。如果乙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同时丙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的,上述法律行为有效,甲应当承受代理的法律后果。因为单方面的动机或者目的不法,原则上不影响法律行为的效力,否则对相对人不公平。如果乙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服务的目的违法,但是相对人不知道,而且也不应当知道,上述法律行为仍然有效,甲应当承受代理的法律后果。如果甲最终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的,根据本条规定,乙承担连带的损害赔偿责任,这是一种特殊的基于违约的连带责任。
如果乙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服务的目的违法,同时相对人也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在德国,上述目的此时属于法律行为的组成部分,代理人和相对人的法律行为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
我国,上述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此时在甲、乙、丙之间不存在民事责任的问题,但是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仍然可能存在。
(二)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情形
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因此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该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这种违法代理的原因源自代理人。其构成要件包括∶
(1)被代理人的委托事项不违法;
(2)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
(3)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
(4)相对人遭受损害;
(5)相对人的损害和代理人的违法代理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6)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该相对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尽管构成要件明晰,但是仍然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进一步解释。
被代理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是否就一定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例如,甲授权乙将一批钢材销售给丙,在乙和丙签订买卖合同的过程中,乙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或者乙以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丙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但是甲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
在德国,被代理人应当按照《德国民法典》第278 条的规定对其所指定的或为其所指定的代理人的缔约过失像自己的过错那样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当合同谈判开始时,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形成债的关系,被代理人因此负有照顾和说明的义务。
如果人们普遍认可第278条(有关为履行辅助人承担责任的规定)可以适用于缔约过失的情形,那么,令人费解的是,为何在履行辅助人被指定为代理人的情况下应当排除该责任。就被代理人按照第 278 条的规定为代理人的缔约过失承担责任的问题而言,当下不应存有任何争议。
在中国的解释论上应当借鉴德国的做法。因此,即使被代理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民法典第五百条)的规定,被代理人应当对相对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被代理人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之后,可以基于基础关系的违约责任向代理人进行追偿。但是根据本条的规定,在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形,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对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这种规定在比较法上比较特殊,但是对相对人而言仍然比较有利。
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是否一定要和代理人一起向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
例如,甲授权乙从丙处购买一辆新汽车,乙和丙恶意串通签订一份买卖二手事故车的合同。如果甲不知道,而且不应当知道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乙和丙应当对甲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是未作反对表示的,可以视为对代理人行为的默认,甲应该承受该代理行为的效力,只有在不履行合同时,才对丙承担违约责任。
上述分析有一个前提,即乙和丙之间的合同本身是一个合法的合同,如果该合同违法而无效,如乙从丙处购买一辆走私汽车,甲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的,乙和丙应当对甲承担连带责任。即使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也不会产生代理效力的归属问题,只是乙和丙也无须向甲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仍然有可能产生。
以上就是关于民法典中房屋代理买卖怎么处理(《民法典》解读167:关于代理违法事项责任承担的规定)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
关于小产权房如何进行房贷的问题 有关房屋质量问题怎么维权
导读 : 小产权房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住房,其房贷办理流程与普通商品房存在差异首先,申请人需确认其所购房屋为合法的小产权房,并取得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明文件接着,选择具有小产权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提交包括身份证明、收入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个人资料,以及不动产权证、规划确认图等房产材料银行将对这些资...
2025-04-25 220 -
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拥有著作权 著作权署名权可以转让吗
导读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同样可以拥有著作权未成年人只要有创作能力,就可以成为作品的作者,并享有相应的著作权具体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一条明确指出,自然人的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拥有著作权,不要求作者年龄满十八岁,只要能够进行创作即可在未成年人缺乏完全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其法律行为需要由监护...
2025-04-25 633 -
中山市重大交通事故起诉费用查询 起诉交通事故的费用由哪个承担
导读 : 在中山市提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诉讼时,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包括法院受理案件的诉讼费用、律师代理费、证据收集费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重大交通事故案件中,因涉及较高的赔偿金额和复杂的法律问题,诉讼费用可能相对...
2025-04-25 640 -
婚前购买的钻戒在离婚时归谁 结婚前财产离婚归谁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婚前购买的钻戒在离婚时的归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这枚钻戒是双方订婚时赠送的物品,通常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因此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平分如果该钻戒是在婚前个人购买并用于个人使用,则可能归个人所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方对此有特别约定(如订...
2025-04-25 157 -
信用卡拖欠4年未还 欠信用卡15万还不上会怎么样
导读 : 信用卡拖欠四年未还,可能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8条,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债务人在最后一次利息支付或本金偿还后连续三年未履行还款义务,则债务确实已经过了诉讼时效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不能通过法律途径强制执行然而,如果债权人在此期间有任何...
2025-04-25 150 -
福建宁德窄道交通事故的诉讼程序 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程序是怎样的
导读 : 福建宁德窄道交通事故的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受害人或其家属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相关部门会进行现场勘查、询问证人并制作伤痕鉴定书,这些都为后续责任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接着,如果事故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就需要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公安机关会根据调查结果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明...
2025-04-25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