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什么为根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 )为根本)
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
好久不见了各位,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什么为根”的问题。如果你还不了解这方面的内容,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请跟我一起来探索一下。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什么为根本?
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核心内容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国家安全体系涵盖16种安全
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研究机构
2021年4月14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挂牌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成立专门机构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系统研究,将对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引领示范的关键作用。
据介绍,研究中心将紧密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研究,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向国内外宣介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聚焦服务国家安全决策,提出维护国家安全的高质量政策建议。
国家安全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是管全局的,建议把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规定移至总则作出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 )为根本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中国国家安全领域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和深海安全领域。?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就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总之,厘清五大要素、把握五对关系,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所在。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对关系内容如下:
1、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2、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什么为根本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国家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草案一审稿第四章第二节规定了“国家安全战略”。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和地方提出,国家安全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什么以什么为根本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国家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草案一审稿第四章第二节规定了“国家安全战略”。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和地方提出,国家安全战略是党和国家在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顶层设计,是管全局的,建议把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规定移至总则作出规定。
草案二审稿根据有关方面意见将相关规定移至总则,并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涉及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全面评估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对于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草案二审稿对相关条款的顺序作了调整。同时,在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规定中,草案二审稿增加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的内容。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虽然保持着比较强的延续性,但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一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这一阶段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国家安全观;
第四阶段是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阶段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日臻成熟和完善。
参加资料:人民网-为什么要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什么为根”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推荐
-
工地工伤骨折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工厂受伤骨折如何赔偿
导读 : 工地上的工伤骨折属于工作相关伤害,应当依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赔偿标准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有向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此义务导致劳动者工伤,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25-04-25 482 -
有了孩子后 离婚后孩子有房产如何分割
导读 : 办理离婚手续时,如果有孩子需要特别注意子女抚养问题首先,可以选择协商一致的方式,如果双方在子女抚养、财产分配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协议离婚此外,还可以通过诉讼离婚,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办理过程中,要注重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子女权益得到保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5-04-25 257 -
工伤赔偿申请所需文件有哪些 工伤九级有哪些赔偿
导读 : 工伤赔偿申请所需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首先,需要提供工伤认定书,这是证明工伤事实的关键文件其次,要提交相关的医疗费用凭证,如医院发票、医疗费报销单等,以便计算赔偿金额此外,还应提供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确认申请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另外,需提交工资表或薪酬证明,作为确定经济补偿金的依据如果存在...
2025-04-25 67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判决原则 离婚孩子怎么判抚养费
导读 : 在离婚案件中,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判决,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保障孩子的最佳利益为原则首先,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年龄较小的情况,对于婴儿期或学龄前的孩子,通常判给母亲抚养,以满足其对母爱和母乳喂养的需要但对于较大龄的孩子,法院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结合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其次,父亲在经济能力...
2025-04-25 79 -
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 担保合同成立条件是什么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包括:1.合法性: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公正的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主体资格:合同双方或多方必须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自然人应当有民事行为能力,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法成立并具有民事行为能力3.意...
2025-04-25 487 -
劳动者权益保护范围的法律规定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如何确定
导读 : 根据中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禁止因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残疾等原因而受到歧视雇主应对所有劳动者一视同仁,提供公平的工作条件和待遇2.获得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获得按劳分配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
2025-04-25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