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2015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人林*浩父亲来与其见面,林*浩最终被执行死刑。复旦投毒案的审结让我们不由联想到清华朱-令投毒案...

2015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人林*浩父亲来与其见面,林*浩最终被执行死刑。复旦投毒...更多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2015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通知被告人林*浩父亲来与其见面,林*浩最终被执行死刑。复旦投毒案的审结让我们不由联想到清华朱-令投毒案至今凶手未明的现状。

朱-令投毒案凶手至今未明

朱-令曾经是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一个花季学生,在将近20年前因剧毒化学品铊中毒而落下残疾。媒体对于这个悲剧性案件的再次关注是由日前一起导致复旦大学一名学生死亡的类似中毒案件引发的。

在朱-令案中,最初的犯罪嫌疑落在了她的舍友孙-维身上。1995年,北京警方将孙-维作为嫌疑人拘留起来,后来又将其释放,给出的理由是缺乏证据。自那以后便一直有小道消息称:她之所以未被指控犯罪是因为她的高官家庭从政治上干预了此案。

在公共舆论的巨大压力之下,北京警方为了回应公众的质疑,最终于今年5月8日发布了一份书面声明。警方声称此案侦查不了了之是因为缺乏证据,从而驳斥了此案中存在案外干预的指责,并呼吁公众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待此案。

就在警方发出该声明的两天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咏在《人民法院报》上发表文章,专门谈到近期披露的数起错案带来的空前挑战。他将诸多错案归咎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中根深蒂固的有罪推定思想,因而呼吁在司法实践中实施改革,并且强调“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的理念。

至于沈*咏的文章与北京警方的声明是否在时间上纯属巧合,目前尚不清楚。该篇文章也不大可能只是代表副院长的个人观点,相反,它很有可能是要传达官方的一个积极信号,即关于刑事诉讼之重要原则——无罪推定——的信号。

根据这个原则,在未被依法证明有罪之前,任何被控犯罪之人都有权被推定为无罪。换言之,被指控者只有在被保障行使了所有必要的辩护权利后,才可在刑事审判中被宣布有罪。该原则植根于许多国际人权条约中,亦被大多数现代国家视为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则。

朱-令案因缺乏证据被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资产阶级的理念,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不被接受。但是到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版中增加了一个重要条款: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尽管在措辞上与国际条约中的说法还有差别,中国版的无罪推定却已被盛赞为中国刑事诉讼的重大进步。于是,除非证据清楚、充分,检察官不得提起公诉,法官亦不得确定被告人有罪。

无罪推定的本来目标是要给予被告人以更好的保护;然而,其实践上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在现实中,有罪推定仍然大行其道,正如沈*咏的文章所证实的那样。

处于警方羁押之下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遭受严厉处遇,因为刑讯逼供仍然较为普遍,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也受到严重限制。检察官几乎不会输掉案子;有罪判决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孙-维于1995年被北京警方拘留、讯问时,无罪推定的原则尚未入法。而且在当时,刑讯逼供也比现在更加普遍。倘若孙-维不是来自一个高官家庭,那么她很有可能在侦查阶段就已被施以酷刑了。她不但未被施以酷刑,而且不久后又被释放了;这个事实正是小道消息不断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北京警方声明的可信性也是大打折扣的。

然而,这里不是要说孙-维当时应当被刑讯逼供,也不是要说警方现在应当重启调查。该案已尘封多年,所以警方也不大可能找到足以支持重启此案的新证据。即便现在重启了侦查,孙-维也没有必要证实自己的清白;她是要被推定为无罪的。相反,警察和检察官倒是有义务证明她有罪,在证明上要达到超越合理怀疑的程度。

朱-令案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有时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能被找到、被惩罚。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正义是刑事诉讼的主要目标,但是我们在追求正义时,不能为了维护一个人而牺牲另外一个人。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拓展阅读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相信每一位上过学的朋友都知道,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非常的重要。因为一旦发生了不和,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不愉快的经历,轻则冷战,重则打架,更有甚者,还会做出伤人性命的危险举动。而在26年前,发生的一起清华学生被投毒事件,就是因为这样而发生的。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朱令事件”

“朱令事件”还原

1973年,朱令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得益于父母从小的培养,朱令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才艺,并最终在1992年如愿考入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最初的2年时间里,朱令表现积极,多次在校运动会上取得名次,甚至还成为了校民乐队的主力队员。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但是,在1994年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当年11月24日,朱令发现自己开始肚子疼,然后吃不下饭。过了没几天后,又觉得自己胃不舒服,最后甚至开始掉头发。这让朱令痛苦不已,被迫住进了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到了1995年1月23日,距离朱令住院一个月后,虽然没有查出任何病因,但她还是因为病情得到了好转,而得以出院。

出院后的朱令,正好赶上了新学期开学,本以为可以就此步入正轨的她没有想到,同样的事情居然在3月6日又发生了。当天的她比之前发病的时候更痛苦,整条腿疼痛不已,并伴随着头晕目眩。无奈之下,朱令再一次住进了医院。

住院后的朱令,因为一直无法查清病因,而导致病情一直恶化。直到朱令的同学将朱令的不明病症翻译成英文,并通过互联网向世人发出求助后,最终得出了疑似铊中毒的结论。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之后,朱令的父母便通过好心人的帮助去到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做铊中毒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朱令前后一共有过两次铊中毒,且第二次的中毒剂量远远高出致死量。由此,便引出了有人蓄意投毒一事。

唯一嫌疑人被无罪释放

1995年4月28日,当朱令的父母得知朱令是被人2次蓄意投毒而导致铊中毒后,便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随后,北京市公安局开始正式立案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据朱令本人交代,她从未有过铊的接触史。因此,在这次事件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个投毒的凶手。

很快,警方便将嫌疑人锁定在了与朱令同住一个宿舍的同班同学孙维身上。理由是孙维是当时唯一可以接触到铊的人,她与朱令同住一个宿舍,出于对朱令才华的嫉妒,于是选择投毒。但是,在经过了3年时间的调查后,公安机关突然宣布结案,并以“超过法定期限”为由解除了孙维作为嫌疑犯所受到的强制措施。

此时,距离朱令第一次被投毒,已过去了4年。这4年间,朱令因铊中毒一事,几乎成为植物人,虽因抢救及时,救回了一条性命,但她的一生都只能在家人的照看下度过了。而这一切,都是那个投毒的凶手造成的。

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

孙维被解除嫌疑后,曾一度进入诺基亚工作,并选择嫁给了一个美国人。拿到绿卡后,便移居至美国生活。到了2006年,随着舆论的再次发酵,不堪重负的孙维甚至还将名字改为了孙释颜。之后,一切便又如往常的生活一般继续了下去。

一份神秘来信,揭开尘封的往事

2013年,随着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一封从美国洛杉矶寄来的神秘来信,将人们的视线再一次拉到了这起已经过去了19年的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根据信中的描述,当年对朱令投毒的凶手主要包括3个人,这3人其实就是朱令的同宿舍舍友。她们投毒的原因很简单,朱令长达2年的时间在宿舍内发出噪音,而这导致了3位舍友处于几近崩溃的状态。

最终,经过3人的商量之后,决定用铊将朱令毒残,令她无法正常上学。可让3人没想到的是,由于第一次的用量太少,朱令住院1个月后竟奇迹般地好了。无奈之下,3人只能加重了投毒的剂量,便是因为这样,才差一点带走了朱令的性命。

不管这份信的真实性如何,但朱令2次遭受投毒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无论凶手有任何的理由,都无法成为他们为自己开脱的证明。

对此,你怎么看呢?


以上就是关于朱令投毒案为何凶手至今未明(26年前,21岁清华女学生被害,4年后,唯一嫌疑人后来怎么样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