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的情况都有哪些(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构成因素上,有三点不同)
间接故意的情况都有哪些(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案件...
间接故意的情况都有哪些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间接故意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概括起来间接故意的严重性就不言而喻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无法原谅的,法律对这方面也是做出非常大的处罚力度。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请上蓝箭律师网进行专业的咨询。
间接故意的情况都有哪些拓展阅读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构成因素上,有三点不同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相同之处体现在两者的认识因素都包含对行为导致损害后果的认知;两者的意志因素都不排斥损害后果的发生。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知因素程度上的差别。
直接故意的认知因素,反映了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认知;间接故意的认知因素,只能是行为人对危害发生“可能性”的认知。
二是,意志因素上的不同。
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是期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必然会采取积极行为,设法创造条件,克服外在的阻力,追求侵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是听任而非期望,由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并没有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行为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既不会积极地追求,也不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损害后果的发生。
三是,行为与结果联系上的差异。
直接故意是希望发生某种特定的结果,行为人采取的积极行动是直接导致结果发生的因素,此时侵害行为与特定的侵害结果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
间接故意行为人基于对某种侵害后果发生的不特定认识,其行为与侵害后果之间的联系则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因而导致侵害后果的不特定性。
行为与结果之间联系上的不一致性和非必然性,也是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标准之一。
观点来源:蔡颖雯著《侵权过错认定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第40-41页。
以上就是关于间接故意的情况都有哪些(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在构成因素上,有三点不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