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税如何计算(小编最近翻了翻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居然接近6.7%……)
所谓“利息税”实际是指个人所得税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
所谓“利息税”实际是指个人所得税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停征或减免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对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征收利息税。
目前利息税是多少?
中国的利息税始于1950年,当年颁布的《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存款利息征收10%(后降为5%)的所得税;
1959年利息税停征;
1999年11月1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再次恢复征收,税率为20%;
2007年8月15日税率由20%降至5%;
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
利息税如何计算?
税前利息
〔1〕税前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利息税
〔2〕利息税=[本金]×[利率]×[存期]×[税率]
纳税后的利息
〔3〕纳税后的利息=利息×(1-利息税)
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税如何计算拓展阅读
小编最近翻了翻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居然接近6.7%……
哈喽,又见面啦!
基本养老保险,关乎我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最近小编在支付宝查看养老金对账单时发现,养老保险2021年个人账户利息有2000多元,算下来利率大概达到了6.6%。
惊喜!秒杀大多银行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
近期,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蚂蚁投教基地联合推出的《养在未老时》投教专题对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中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做了详细介绍。今天,我们接着再详细聊聊养第一支柱基础养老保险里面的个人账户及其“账面收益”。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开讲啦!
为什么说养老个人账户的“账面收益”让人惊喜?我们来对比下。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组织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2021 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最高为 3.97%、 最低为 2.29%,收益率波动相对平稳。
对比之下,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收益较高一些。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记账利率”的概念。
如果大家试着查询自己的养老缴费信息就会发现(查询路径:支付宝首页市民中心——社保——社保查询——个人对账单,选择对应的年限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对账单上不仅有月缴费基数,以及单位和个人缴费额,还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相关信息,包括本年利息、本息合计等。这里的利息,其实是通过记账利率计算得出的。
何为记账利率?就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年对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予以计息,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储存利息的利率称为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简单来说,就是你交的基本养老金,国家会以一定的利率给你利息,这个利率就是记账利率。
记账利率为何能达到6%以上的水平?其实,是养老金总池子的投资收益情况本身十分可观。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虽然分为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缴纳的部分计入个人账户)两部分,但投资运作是一起的。早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各地分散管理,主要投资国债、存款,收益率较低。从2016年底开始,养老保险基金委托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运营。
2021年9月,人社部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20年度)》显示,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1135.77亿元,投资收益率10.9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6.89%,累计投资收益额1986.46亿元,秒杀一众理财,相当的牛。
记账利率对到手养老金有何影响?那这个收益又怎么影响我们未来的养老收入?
公式是这样的,等我们退休的时候,每个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含利息)÷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插播一个小知识点: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同时配发计发月数表,大家可以对照表格,查询不同年龄段退休的计发月数。)
从计算养老金的公式就可以看出来,存储额和账户记账利率将直接影响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数额。所以,养老金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大,记账利率越高,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
从2016年开始,我国统一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记账利率,不再由各地自行决定。小编翻了下2016年~2021年的记账利率,分别为8.31%、7.12%、8.29%、7.61%、6.04%、6.69%。可以说,相当的可以。
不过问题又来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何区别?
如果有认真看上一期《个人养老金来了!和其他养老投资有什么区别,要不要参加》内容的同学,就会发现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也有提到“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概念。
那么,第一支柱基础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中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又有什么区别呢?
实际上,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存续期间的资金使用问题。虽然未满足领取条件之前都不能提前支取,但是,基础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是交由国家统一管理和投资。
而“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我们自己可以用来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并且,具体什么时候买,买什么,等退休了这个钱是分月领取还是一次性领取,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自主决定。而且,这些操作都可以在资金账户中完成,不需要跑多个部门和机构,非常方便省事。
第二个区别是账户的开立。基础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一般公司缴费时开立。
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在信息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信息记录、查询和服务等;另一个是在银行开立或者指定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缴费、购买产品、归集收益等。
第三个区别是缴费方式不同。基础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由公司每月、按照基数8%的比例代扣代缴;而“个人养老金账户”是我们自己缴纳,至于缴多少、一次性缴还是分次缴、全程参加还是部分年度参加,都可以自主决定(前提条件是不超过1.2万元/年)。
有同学提问:参保人去世后,基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或者“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资产怎么办?答案是都可以继承。
好了,今天的知识点就讲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想估算自己能领多少养老金,可以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中养老金测算服务板块,输入相关参数进行测算。)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税如何计算(小编最近翻了翻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益”居然接近6.7%……)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
宜X市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去交警队处理事故流程
导读 : 宜昌市处理一般交通事故的流程大致如下:一是保护现场并报警当事人应当立即停止车辆,开启危险报警灯,保护好现场,不得擅自离开如有人员受伤,应及时送医救治,并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二是填写事故记录在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一致,填写《道路交通事故记录》或进行情况说明三是报警处理对于造成人员伤亡或财...
2025-04-24 313 -
朝阳律师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劳动仲裁律师费收费标准
导读 : 朝阳律师的收费标准并不是统一规定,而是根据案件类型、律师的经验和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律师的收费可以分为咨询费、办案费、代理费等例如,在刑事案件中,律师通常会按照案件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来收取费用;而在民事案件中,可能会根据诉讼标的额的一定比例来收取佣金式收费此外,律师也可以与客户...
2025-04-24 166 -
黑龙江企业合同样本库 车库怎样办理营业执照
导读 : 在中国,企业合同的制定和使用通常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黑龙江作为一个省份,其企业合同样本库可能包括各种类型的合同模板,如购销合同、服务合同、合作协议等这些合同样本通常由律师或专业机构起草,并经过实际使用检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使用合同样本时,...
2025-04-24 582 -
酒泉地区超车导致车祸的认定问题 开车门导致交通事故哪个承担责任
导读 : 在酒泉地区超车导致车祸的认定问题中,首先需要明确超车行为是否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条和第四十八条,驾驶员在超车时必须遵守特定的规则,如不得在禁止超车的标志或者标线处超车,不得在隧道、桥梁、弯道、雨天、雪天以及能见度低的地方超车等如果驾驶员违反了这些规定...
2025-04-24 606 -
个人司法鉴定流程概述 亲子鉴定的流程
导读 : 个人司法鉴定流程概述如下:当事人在民事、刑事或行政案件中,为了证明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可以申请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并说明需要鉴定的具体内容和理由;其次,法院会审查该申请,并决定是否批准如果法院认为确有必要进行司法鉴定,则会作出鉴定的裁定...
2025-04-24 450 -
诉讼撤诉后是否退还诉讼费用 民事诉讼撤诉怎么撤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撤诉时,已经支付的诉讼费用是否能够退还需要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诉讼费用的归属问题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当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并支付了相应的诉讼费用后,如果该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撤诉,法院通常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确定谁应当承担...
2025-04-24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