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张卓超律师:放任结果的发生,是否属于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方面,行为人为了追求某种其他结果的发生,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
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方面,行为人为了追求某种其他结果的发生,而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
《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关于“放任”,刑法学界有不同看法。
一是不希望说,认为放任就是不希望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只是采取了听之任之、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是中立说,认为放任就是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采取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人的本意,不发生行为人也不懊悔;三是放任发生说,认为放任态度并不是在两种可能性之间采取中立,而是放任结果的发生,不是“放任结果的不发生”。
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蓝箭律师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拓展阅读
张卓超律师:放任结果的发生,是否属于间接故意?
刑事案件中,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犯罪人主动希望发生的,有时候他只是预见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但是没有阻止结果的发生,而是放任结果的发生,那么只要是放任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吗?
网友咨询:
甲在粥里投毒想杀妻,这时看到孩子过来了跟妈妈一起吃,甲明知孩子也会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强忍不吱声。妻子和孩子都死了。甲对孩子的死亡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如果甲没看到孩子吃粥,那又当何解?
吉林朗业律师事务所张卓超律师解答:
你说的第一种情形是直接故意:甲明知孩子吃饭必定中毒而死,却放任结果发生,直接故意。注意这里是“必定”。如果甲没看到孩子吃粥的话,是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如果甲没有看到孩子吃饭,但是应当预见到孩子可能会一起吃饭,此时孩子就具有死亡的可能性,但是甲仍然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此构成间接故意。如果甲看到孩子吃粥没有阻止,此时应当是直接故意,因为孩子吃粥必然导致死亡结果的发生,甲没有阻止还是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此时不是间接故意而是直接故意。判断属于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可以从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出发,间接故意只能发生在结果可能发生的条件下。
《刑法》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张卓超律师解析: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最大区别在于认识因素、意志因素和定罪不同;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1、认识因素不同。
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定罪不同。
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直接故意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一般要重于间接故意犯罪,因而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判刑一般要重于间接故意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犯罪有以下三种典型情况:
1、行为人为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另一结果发生了,行为人对这一结果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2、行为人在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这一危害结果发生了,行为人对这一结果的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
3、在突发性的犯罪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以上就是关于间接故意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张卓超律师:放任结果的发生,是否属于间接故意?)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
国家赔偿法审判内容概述 国家土地征收怎样赔偿
导读 : 国家赔偿法是调整国家赔偿的具体法律规范,其审判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赔偿责任第二,国家对被错定罪和错误适用强制措施的人员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第三,对于因行政机关的决定或不作为导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遭受损失的情...
2025-04-25 673 -
三沙市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三沙市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进行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等相关条款,交警机关应当依据事故发生时的交通环境、当事人的行为表现、机械设备状...
2025-04-25 248 -
5年内肇事逃逸 什么情况是肇事逃逸行为
导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肇事逃逸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使在5年内,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肇事司机的身份与责任,则仍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2025-04-25 149 -
潼南区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时间 事故科处理交通事故流程
导读 : 潼南区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时间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进行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告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初步调查,并根据需要可以延长至七个工作日在某些情况下,如遇突发公共事件或者重大、复杂的交通事故,处理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具体时间以当地公安机关...
2025-04-25 663 -
惠州结婚登记需要怎样进行 现役军人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手续
导读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惠州办理结婚登记,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和证件,这通常包括双方的身份证、户口簿,以及如需证明单身状态的相关文件(例如离婚证或前配死亡证明,如果适用)然后,前往当地的民政部门或婚姻登记机关,填写结婚登记申请书,并提交所需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双方签字确认并领取结婚证此外,在某些情...
2025-04-25 255 -
关于挪用资金罪的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导读 : 挪用资金罪是指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关于资金管理的规定,挪用本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2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是一种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1.主体是具有挪用资金行为能力的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2.主观上具有非法...
2025-04-25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