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三层解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落地?)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enterprisesystem),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enterprisesystem),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产权与企业制度
企业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倾向与企业产权结构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实质上也是产权的交易。因此了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这一概念入手。
1、产权
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在所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产权代表着与产权客体处置有关的一组财产权利。在这组财产权利中,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
2、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3、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总体要求。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
(1)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
(2)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量,国有资产的权利形态(股权或债权,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的分布等),总资产减去债务后净资产数量等。2、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
权利。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对由各个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
责任。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此外,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既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也有不同乃至冲突的一面。相互制衡就要求明确彼此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要求相互监督。3、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
(1)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改革以来进行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等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政企分开还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如住房、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应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强调“政企分开”而改变这一点。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如何才能正确地行使而不是滥用其拥有的所有权。
4、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致力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要使“管理科学”,当然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包括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的经济效率上,即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做出评判。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在较为具体的层面,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现代企业制度拓展阅读
三层解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落地?
文|刘斌(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知本咨询首席国企改革专家)
未来几年时间,在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更加成熟定型,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全国的国有企业都要做好、做实、做透。
对“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理解,大家都不陌生: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及建设现代企业公司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这就是中国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点和出发点,这就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要义。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当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对于企业来说,实施落地是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工作。如何将上面所说的政策原则在本企业实实在在推动下去、坚持不懈,并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命题。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整体理解和分析,如何从实操层面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微观落实问题。
三层实施逻辑
从笔者本人的理解来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大概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制图|知本咨询
第一个层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建设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这个根和魂,下一步要继续把它做好,核心是四个坚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坚持加强选人用人,坚持加强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二个层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17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应该是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制度。在新时期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核心的任务是将党的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使企业的各类法人主体责任到位,能够有效的履行职权,真正发挥治理作用。
第三个层次,激发经营层活力。激活企业微观主体活力,激发企业的市场动能,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体现出市场经济特点的基层动力。对于国企来说,要通过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多样化、精准化,使全部国企都融入全球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下面,我们分层整体说明一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落地中的关键事项
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三个方面
1、 正确理解“把、管、保”
党对国有企业领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答案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这三大作用。
党组织做为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其功能体现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在十九大《党章》修订案中,对这九个字进行了系统阐述。
党组织如何样把方向?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方针路线,确保国有企业坚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党组织如何管大局?就是要在坚持大局的情况下进行行动。议大事,抓重点,加强集体领导,推进科学决策,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就是国有企业的大局。
党组织如何保落实?保落实是对内的,一个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管干部,聚人才,带班子,建队伍,抓基层,打基础,领导群众并发挥其作用,聚心聚力,让所有的人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来奋发图强,然后为了党中央的精神和上级部署的落实,不折不扣的落实。
2、强化国企党组织领导作用三条途径
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就是要在企业的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明确党的作用、工作方式,让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组织化,制度化和具体化。这些制度大致包括哪些呢?我们理解有三个方面:
途径1:把党的领导和核心作用和其他治理主体,包括董事会这样的主体责任边界捋清楚,然后无缝衔接,相互支撑,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局面。企业各个决策主体把握好自己的功能定位,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更不能缺位。
途径2:通过干部职工加强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里要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在重大决策上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同时要坚持、完善、加强两个制度,一个是职工董事制度,一个是职工监事制度,并且鼓励职工代表有序的参与到公司的治理里面去,通过坚持和完善职工参政议政的制度,加强党在国有企业管理的作用。
途径3:强化党对国有企业干部的管理。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任职的资格标准,在现在党中央的文件当中已经说的特别明白。20个字,
“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党组织通过选拔任用具有这些特点的干部来强化对国有企业的管理。
3、制定党组织前置决策清单
党的领导作用通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进行体现,具体经营决策事项当中,就需要党组织在公司决策中进行前置程序的把关,这一基本原则已经写进了国有企业的《公司章程》。
在过去两三年实践当中,很多企业正在全面执行党组织决策前置的程序,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企业对于哪些事项进行决策前置、如何定位决策前置等等问题的不清晰理解。所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当中,要求各家企业制定更为明确的党组织前置决策事项清单,恰如其时。
根据我们的理解,党组织前置决策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方面,党委党组织有决定权的决策内容。决定权是指涉及党的建设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企业重要人事任免这三种类型,这些重大决策由党委研究决定,董事会经理层按程序办理,这是党委决定的事情。
第二方面,党委党组织有把关权的决策内容。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是依据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企业管控模式,应由董事会、经理层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由于涉及“三重一大”内容,由党组织进行前置讨论,然后将建议提交给董事会讨论,并最终来进行决定。决定权和把关全是不一样的。
完善法人治理三大工程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第一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第二层就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目标是更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需要强调的是,完善法人治理是包括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在内的全部国有企业都面临要强化的重要工作。全面建立一个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让董事会成为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当中的枢纽环节。
落实董事会的职权,核心是围绕国有企业董事会三个基本功能展开。董事会第一个功能叫定战略,第二个功能叫做决策,第三个功能叫控风险。董事会要做实做强,配齐配全,下一步建设应该干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进一步优化董事会的成员结构;
第二件事,董事会决策有更强、更科学的支撑作用;
第三件事,董事的履职能力建设和履职体系保障。
1、优化董事会结构
董事会结构如何优化?这不是一个仍需讨论的问题,核心是执行必须到位。政策已经非常明确,要求在全部国有的独资、全资公司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这样做,一是更好治理均衡,也能够防止内部人控制。
同时,优化董事会结构也能局部防止一股独大的问题出现,不同的公司由于不同的股权结构,外部董事的结构不一样,董事会一定是要超脱、独立于这个企业,然后有独立的决策能力,那董事会结构就需要做更大的,更多元化的安排,才能制衡。
2、推动科学决策
第二个董事会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关于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如何提升?由于董事会召集时间的有限性,以及董事履职的有限性,为了做好这一点,我们建议董事会一定要“长腿”,就是董事会要通过增强专业委员会的能力,让自己的决策有真正的能力,可以触摸到痛点,触摸到温度,并且能够达到决策必须的深度。
要不然董事们都天天在飘在上头,临时来开个董事会,这样的传统模式董事会是没法决策的。如何让专业委员会发挥更大作用,提升深度触摸的能力呢?这就需要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和企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的联系。
3、提升履职能力
第三个方面,涉及到董事履职能力的建设问题。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上市公司,还是一些其他的企业,董事履职能力的建设,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之前另外一个专家曾经讲过,中国的董事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他要有权,也就是必须拥有与决策责任匹配的权利;二、他要有闲,他必须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到企业实际工作;三、他要有钱,需要有履职对应的报酬机制;第四,他要有责,一定要承担考核的责任,为自己做出的决策负责。有权、有闲、有钱、有责,这叫“四有董事”,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机制和制度尚不完全配套的地方。
令人欣喜的是,这几年从国务院国资委到地方国资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关于董事会评价和董事履职能力评价的一些基本的框架性的政策,这个政策很好,那么每一家国有企业,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需要把这些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它细化,把它落地,把它量化,这样董事履职能力提升就有很大进步。
激活经营层通过六项授权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第三个层面是充分激发经营团队的活力和潜力。
如何才能激活呢?我们认为核心是把两件事情做好。
第一件事情,推行市场化的干部选人用人机制。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层推进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在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为了在建设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方面,在经理人这个管理的激活和规范上提高一大步。
从原先的国有企业管理干部把它变成任期制契约化的干部,再把符合条件的再往前推,进一步成为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经理人体系,把这样的两种体系建立起来,在未来的三年做到位,在全国国有企业都推起来,就建立起来一个中国特色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重要市场化机制。
第二件事情,一企一策充分授权放权。国有企业在业务执行当中,董事会要发挥决策作用,要成为治理中枢神经,要有一个很好的股东单位授权,董事会再根据企业情况将部分权利授给经营层行使,这样有效的授权机制,也是推动经营层活力提升的重要部分。
我们建议国有企业的授权机制建设,从六个维度展开思考。
用人权,这里就包括了组织编制有没有权利,招聘人有没有权利,干部任用有没有权利,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多大权利等等。
分配权,董事会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对于本公司有没有工资总额的管理权限,有没有高管薪酬的确认权限。
财务权,有没有在资金管理上的权力,财务信息系统、预算审批的权利,融资担保方面有没有权利。
投资权,对外投资有没有权力。
经营权,签署业务合同有没有权利。
规划权,发展规划的制定权利。
以上这六个维度,就是从用人、分配、财务、投资、经营、规划这六个方面,把企业当中管人、管事、管钱等工作内容进行细化梳理整合,科学授权,最终推动经营层活力的提升。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党在领导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的历程当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在新阶段、新时代对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制度的总体概念。党组织领导、法人治理完善、经营层激活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结构。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一路走来,推动了中国国有经济,推动了中国GDP,也使了中国国有企业竞争能力得到了很大加强。未来,我相信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这样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目标下,中国企业经过3-5年改革优化,一定能走到更强、更优、更持久的位置,一定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企业。
来源:混改风云
编辑丨叶子
以上就是关于现代企业制度(三层解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如何落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