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哪些(物业风险类别、风险识别和管控)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方式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十分广泛,一般涉及基建、施工、房地产、餐饮、商业、维修、养护、服务等领域。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都尚...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方式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十分广泛,一般涉及基建、施工、房地产、餐饮、商业、维修、养护、服务等领域。目...更多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哪些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哪些(物业风险类别、风险识别和管控)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方式

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十分广泛,一般涉及基建、施工、房地产、餐饮、商业、维修、养护、服务等领域。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都尚未固定,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而不断完善。一般认为,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模式有管理型物业管理模式和综合性物业管理模式两种,业务范围有委托服务业务和自主经营业务两种。

1.管理型物业管理模式

管理型物业管理模式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接受物业产权人的委托,对居住小区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等公用财产及公共事务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与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物业管理企业主要经营的是委托服务业务,一般不具备物业市场自主经营和开发的权力。物业管理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仅仅是满足其生存的需要,目的是实现简单社会再生产。

2.综合性物业管理模式

综合性物业管理模式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接受物业产权人的委托,为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服务与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物业管理企业不仅对居住小区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等公用财产及公共事务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与管理,而且还对受托物业的其他经济资源按照社会和市场需要进行整体开发和自主经营。物业管理企业不仅要提高生存能力,还要扩大企业规模,为物业产权人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物业使用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由于物业管理企业是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其会计核算主要依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在此基础上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规定》、《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补充规定(试行)》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物业管理企业接受物业产权人的委托,对居住小区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等公用财产及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物业产权人作为投资的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代管的资产,应根据委托协议建立“委托管理资产会计备查账簿”,详细登记物业产权人委托的财产数量、金额等内容。

物业管理企业收到代管的房屋共用部位维修基金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时,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代管基金”科目。收到代管基金的银行存款利息时,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认可后转入代管基金滚存使用,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代管基金”科目。本企业承接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工程的,实际发生工程支出时,借记“在建工程——物业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商品或库存材料”等科目;工程完工,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验收,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完工工程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物业大修成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物业工程”科目。外单位承接大修、更新、改造工程的,工程经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同意付款时,借记“代管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物业管理企业有偿使用产权属于全体业主的商业用房和共用设施设备,支付各种使用费用时,应按受益对象,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代管基金”科目。

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和其他经营活动取得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及“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物业大修收入”等明细科目。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应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金,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等科目;交纳税金时,借记“应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物业管理企业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为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维修、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计人成本、费用。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间接费用等,应借记“营业成本”、“营业间接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工资”、“库存商品”等科目;计入“营业间接费用”科目的间接费用,期末应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营业成本”科目。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期间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商品”、“应付工资”等科目。

物业管理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财务成果核算,将各项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将各项支出结转到本年利润,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计算出会计期间的利润总额,计算出应纳所得税时,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结转所得税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交纳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物业管理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根据会计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应报送业主委员会、物业产权人及其他有关部门。


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哪些拓展阅读

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哪些(物业风险类别、风险识别和管控)

物业风险类别、风险识别和管控

风险主要类别

(一)社区治安类

定义:指治安事故风险。

细分风险项:偷盗、抢劫、自杀、欺骗、斗殴等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预防。

(二)物业消防类

定义:指火灾风险。

细分风险项:煤气、电路、电器、装修、明火等引起的火灾预防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预防、控制。

(三)物业隐患类

定义:指共用物业容易引起的伤害事故隐患事项。

细分风险项:锐角、护栏、水池、阳台、屋顶、悬挂物、障碍物等管理不善和标识不清导致的事故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弱化、标识、宣传、管控。

(四)公共秩序类

定义:指公约秩序类引发的冲突风险。

细分风险项:宠物、噪音、共用区域占用、装修等公约秩序冲突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加强宣传、管理控制。

(五)作业安全类

定义:指员工操作事故风险。

细分风险项:设备运行、维修、清洁、绿化、消杀、消毒等作业给客户及员工带来的伤害事故风险及物品损坏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预防、控制、外委转移。

(六)服务沟通类

定义:指因服务仪礼及沟通阻滞引起的抱怨风险。

细分风险项:因员工礼仪礼貌、态度作风、反应效率与回访沟通等造成客户抱怨及冲突的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预防、管控。

(七)自然灾害类

定义:指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预防风险。

细分风险项:因台风、暴雨、冰冻、雷电、地质灾害等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害或损坏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预防。

(八)财务收缴类

定义:指费用收缴管理处理不当引起的风险。

细分风险项:因收费标准、行为、账目、现金等管理失误或误会造成的事故或冲突风险事项。

处理方式:预防。

风险因素细项

(一)保洁类

1、消杀工作防止中毒;

2、清洁光滑作业面防止摔伤;

3、高空或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清洁外墙等);

4、绿化工作时防止被植物或工具刺伤、割伤;

5、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如:磕伤、扭伤、砸伤等);

6、恶劣天气情况下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7、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8、清洁下水管井等密闭管井防止缺氧和中毒;

9、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防止工作现场因产生噪音、污染、有害气体等对身体的伤害;

11、防止在保洁工作时触电(如:清洁开关面板、插座、灯罩等);

12、高空通道使用护栏防止坠下。

(二)保安类

1、训练时防止身体伤害;

2、与客户、外来人员等发生肢体接触时防止身体伤害;

3、恶劣天气情况下执勤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4、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5、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执勤防止身体伤害;

6、使用防卫武器时防止伤及他人和自己;

7、进行意外抢险工作时防止身体伤害(如:灭火、制止罪犯等);

8、使用巡逻车辆时防止意外发生(如: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

9、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车场岗位穿着反光衣。

(三)维修类

1、特种作业时防止意外

2、使用作业工具防止被刺伤、割伤、擦伤(如:刀、铁锤、砂轮机等);

3、高空及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更换楼顶灯、路灯等);

4、检修电器、机械设备时防止身体伤害;

5、防止劳动防护用具破损失效;

6、恶劣天气情况下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7、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8、在无通风情况的密闭管井中作业防止缺氧和中毒;

9、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风险细项识别检查

1、电杆及附件

检查内容:①电杆无倾斜、断杆、腐烂、下陷;②横担无倾斜、弯曲、松动;③绝缘于无损坏,瓷轴无破裂及放电现象。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2、架空线路

检查内容:①无穿越危险场所(0级、1级场所30m,2级场所1.5倍杆高);②无障碍物碰线;③线路弧度符合规定;④防雷设施完好。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3、电缆

检查内容:①埋地电缆走向标桩牢固、明显;②埋地电缆处无挖掘痕迹,无生物或腐蚀物堆放;③电缆头无渗油,绝缘良好。

检查方法:现场检查。

4、检查及接地

检查内容:①月检查、季节性测试齐全、完整;②塔杆接地、重复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值≤10Ω。

检查方法:查阅记录、现场检查、测试。

风险管理特点

1、项目性。

由于物业管理企业的营运管理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因此,物业管理企业的风险管理的落脚点应该在于项目管理。项目经营风险管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营支点。

2、复杂性。

无论是专业复合性角度还是服务过程性角度,与工业品生产管理的风险比较起来,物业管理服务的风险管理所涉及的环节和因素更加复杂,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否则就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能动性

物业管理企业的风险在于各个项目各项专业服务的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由物业服务基层员工所承载,风险管理必须落实到各个项目各项专业服务的各个环节的服务员工身上。

物业管理的项目风险管理,不仅需要企业中高层领导给予高度关注,而且需要将各阶层员工组织起来,利用有效的风险管理激励体系,强化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员工风险管理的参与性,否则风险管理就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4、主动性

物业管理受托于人,服务于人,打理业主的物业经营和管理。业主及物业使用人成为物业服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互动质量,包括业主对物业管理法规与作业管理的了解程度、服务质量感知程度,业主及使用人自身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业主遵循管理公约的程度,都将直接影响物业公司风险管理的绩效。

风险管理三级体制

一级风险管理是管理处的日常自我风险管理。由管理处在自我管理的日检、周检、月检中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管理处根据公司编制的《风险管理手册》,针对项目的管理实际,对风险管理的事项、职责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纳入日常管理规程。

二级风险管理是由公司运营管理部门统一进行的项目外包管理以及月度性主题风险检查、控制管理,还有季节性、节日性专题风险检查控制管理。根据各类风险发生的特点和节律,将各类风险的管理分解到适当的时刻进行管理。

三级风险管理是由公司及项目管理共同组成的应急性风险预防管理和风险事故处置管理。

可以说,只要风险意识比较强烈,而且能够进行全面的风险梳理,编制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手册,对管理处强化培训、指导和管理控制,风险管理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就不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以上就是关于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有哪些(物业风险类别、风险识别和管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