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断缴个税可不可以补救(社保/个税断缴影响资质?这样补缴视同连续缴纳)
一、社保断缴个税可补救在考虑购房时,购房资格无疑是购房人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购大军,对于非本地户籍的购房者提出了连续一年至五年不等的社保缴...
一、社保断缴个税可补救
在考虑购房时,购房资格无疑是购房人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限购大军,对于非本地户籍的购房者提出了连续一年至五年不等的社保缴纳要求。而一旦中间由于更换工作等原因,交接不及时就会造成社保断缴,有很多打算购房的人甚至为了这个原因不敢换工作。那么,社保断缴真的意味着购房资格审核要从零开始吗?其实未必。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城市对于购房资格的判定是参考社保和个税两方面的,以北京为例,北京缴纳社保要求连续五年,不能断月,而个税的要求是不能断年,每年至少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就可以。如果社保不满足条件,可以查看自己个税的缴纳是否满足。例如2016年购房人提出的购房申请,应从2012年至2016年连续五年在北京缴纳个人所得税,就算是“个税满五年”。
二、“娃娃业主”易买不易卖
现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娃娃业主”,他们小小年纪,名下就有了父母为其购买的房产。父母让未成年孩子当房屋产权人,也是为孩子未来考虑,用心良苦。但未成年孩子买卖二手房,与成年人卖二手房有很多区别,如果处理不恰当,有可能惹来麻烦。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财产的保护比较严格,父母作为监护人,出售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产,必须出示是为了未成年孩子利益才出售房产的声明书,还要提供监护人签名保证其具有监护人资格的证明书,才能出售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产。否则,父母随意出售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产,有可能会引发诉讼,甚至被法院判处无效。
三、房屋继承或不再强制公证
一直以来,房产的继承手续相当繁琐。想要继承房产,就必须进行继承公证,还要开具诸如死亡证明、单位证明、居委会证明等一系列证明文件。不过,从2017年开始,继承房产或将不再进行强制公证。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除了推出多项便民措施,还赋予继承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公证选择权。按照这一规定,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在继承或受遗赠不动产时,有权选择公证或直接申请按有关程序进行核验和登记,继承公证将不再是一项必要措施。如此一来,办理房屋继承就方便多了。
四、二手房房本可署名无购房资格方
对限购城市而言,如果夫妻双方只有一方有购房资格,房产证该如何署名呢?有观点认为无购房资格房无法再房产证上署名,也有观点称夫妻双方均可在房产证单独署名。事实上,如果夫妻双方一起购买新房,男方有购房资格、女方没有,那么没有北京购房资格的一方,就无法单独出现在房本上。但二手房现在没有这个要求,二手房的房本落到任意一方都可以。
社保断缴个税可不可以补救拓展阅读
社保/个税断缴影响资质?这样补缴视同连续缴纳
非京籍家庭想要在北京买房,需满足在京无房且已连续60个月在京缴纳社保或个税。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教您连续60个月怎么定义:程先生在今年11月份申请在京购房资格审核,他需要满足2014年11月份到2019年10月份(共计60个月)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
当然,如果程先生在这段时间中有断缴、补缴的情况也不必担心,部分补缴情况可以视同连续缴纳,不会影响购房资质,来详细了解一下。
No.1
哪些社保补缴情况视同连续缴纳?
1.因单位注册地址发生变更、扣款失败等确因单位原因造成单位所有员工社保断缴,单位为个人完成补缴不超过3个月的,在购房资格审核中会视为正常缴纳。
2.因工作调动造成个人社保补缴的,单位为职员完成补缴,且不超过3个月的,视为正常缴纳。
温馨提示
1.以上两种情形补缴累计不得超过3个月。
2.若申请人按照连续缴纳社保审核资质,要求提出申请之月须为正常参保状态。
No.2
哪些个税补缴情况视同连续缴纳?
1.对于因工作变动等原因造成未缴或补缴税款且不超过三个月的,视为连续缴纳。
2.2019年1月1日后,购房资格申请人因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而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其当月社会保险正常缴纳,可计入个税累计缴纳月数,此后各月在申请人办理个税连续申报的前提下只审核其社会保险缴纳情况。
举个例子
如果程先生按照连续60个月的个税申请购房资质审核,但在2019年1月份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达不到个税申报标准,可以前50个月(2014年1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按照个税审核,后10个月(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0月份)按照社保审核哦。
特别提醒:
购房人的资格审核是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办理,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审核规则需以审核部门的实际反馈结果为准。最后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及时查询个税和社保的实际缴纳情况,若发现漏缴情况及时补缴。
以上就是关于社保断缴个税可不可以补救(社保/个税断缴影响资质?这样补缴视同连续缴纳)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