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883元。根据中国经济网北京2023年1月17日讯,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883元。

根据中国经济网北京2023年1月17日讯,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这是个人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1、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2、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将总收入平均分配给每个居民后,每个居民可自主支配的收入金额。这个指标反映了居民个人或家庭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后,剩余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它可以反映人们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并提供了评估财富分配公平性的一种指标。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通常意味着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储蓄、投资或其他用途,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通常是通过将国内生产总值(GDP)除以总人口数得到的。这个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分析不同群体、地区或年龄段的收入差距和经济不平等情况。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在实际生活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2、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3、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性生产补贴、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报销医疗费、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扩展资料: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意义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人可以花销或储蓄的税后总收入。消费者的收支模式是很有价值的人口统计因素,虽然它与人均GDP、人均收入、消费物价指数、经济周期等概念混杂一起而难于准确计算,但它对消费力或购买力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而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状况,为国家经济决策提供了宏观依据。

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一、计算: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比重。全国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是根据全国十几万户抽样调查基础数据,依据每个样本户所代表的户数加权汇总而成。二、调查方法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按季度发布。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80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查户。为了保证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收入实际情况,国家城调总队调查方案的要求抽选记账户。为减少抽样误差,首先按1:6的比例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得到家庭收入等辅助性资料。然后,按人均收入排序抽出记账户,开展经常性调查。抽样方法是采用先抽居委会,再抽被调查户随机等距抽样方法。目前国家统计局统一印制的账本每天逐笔记录收入和支出生活流水账,每月21日至下月20日为一个调查期。为确保记记账质量,由专门的调查员上门辅导并及时换发账本。城调每月对记账户记录的流水账进行汇总,得出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详解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需要先计算总收入和总人口数。总收入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企业盈利等,总人口数则是指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然后将总收入除以总人口数,即可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高可支配收入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支配资金,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更多的消费。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高可支配收入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支配资金,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享受更多的消费。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即每一位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含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也就是说,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就越高。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平均数,是多种类型家庭收入的综合平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作用,主要是反映一个家庭、一个居民的收入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家庭或个人有多大的基期消费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变化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变化,造成货币的购买力变化。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码衡(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1*100%。

相关收入说明

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雹塌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为住户部门的平均可支配总收入。由于不含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和部门,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远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也就远小于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迟肆做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什么叫可支配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收入的区别是什么?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别:1、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扣除应交纳的各种税、保险、日常开支后,可以由各人随意支配的那部分收入,也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它更能表现出我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2、人均收入:在一定人数范围,收入的总和再平分;也指全年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2020年名义增长12.6%。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为住户部门的平均可支配总收入。由于不含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和部门,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远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也就远小于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变化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变化,造成货币的购买力变化。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什么叫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一般来说,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所以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1、工资性收入;2、经营性净收入;3、财产性净收入;4、转移性净收入。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1、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上半年为下降1.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名义增长2.8%,实际下降0.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1.6%。扩展资料《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都是衡量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虽然名称相近,但两者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1、意义不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人均纯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纯收入的平均值;

2、作用不同:人均可支配收入说的是收入的平均值,人均纯收入是收入减支出的平均值;

3、统计范围不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在国家或地区内计算,纯收入是居民家庭内计算。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缴纳的各种直接税以及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人均纯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纯收入的平均值。纯收入:是指一年劳动所得的所有收入减去产生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区别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在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比城乡居民的收入要高。这是因为城镇居民相对于城乡居民,更容易接触到高收入的工作和机会,比如大城市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行业等。此外,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城镇居民的收入也会相应提高。另外,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与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关。由于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同时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集中,因此城市的收入水平会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相对较为贫困,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就相应低一些。总之,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为各种因素比城乡居民要高,且城乡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存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2年1月17日上午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202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12元。

随着2021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将进行调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银岁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锋陵睁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汪态支配收入的20倍。

怎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

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缴纳的所得税- 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paim/iknow/index.html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含义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含义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统计上的概念,它和居民收入是有差别的。通俗地讲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就是从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纳给国家的各项税费,扣除了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比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余下的收入。扣除的这些缴纳是按照国家的税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住户必须缴纳的。

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哪里查

可以登录所在地统计局官网查询本地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步骤如下:

1、搜索框输入北京市统计局(这里以北京市为例,其他城市类似),点击搜索。

2、在搜索结果中选择带有官网字样的网址,点击进入北京市统计局官网首页。

3、在北京市统计局官网首页,顶部任务栏找到统计数据项。

4、点击统计数据项,进入统计数据页面。

5、在统计数据页面找到月/季度数据下的居民收支项。

6、点击居民收支项,就出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了。

7、然后点击1季度,就是详细数据。

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1、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2、个人所得税

指调查对象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个人所得的税款。

3、社会保障支出

指调查户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具体包括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和个人交纳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4、记账补贴

指调查户因承担记账工作从统计部门、工作单位和其它途径所得到的现金。不包括实物部分。

以上就是整理的关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含义的相关内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是能看出一个家庭经济水平的一个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计算公式: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什么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法律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根据查询国家数据网,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36883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增长3.9%。

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好了,今天关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