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交一年生育险报销多少(生育保险报销多少钱)

生育保险是社保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报销生育和计划生育相关的费用,那么是所以的费用都可以报销吗?还是规定了相关的范围?报销的具体金额又是多少,今天我们就来看...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交一年生育险报销多少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一年生育险报销多少(生育保险报销多少钱)

生育保险报销多少钱

生育保险是社保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报销生育和计划生育相关的费用,那么是所以的费用都可以报销吗?还是规定了相关的范围?报销的具体金额又是多少,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1、生育保险适用对象是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并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的从业或者失业生育妇女。

2、缴费基数:以用人单位缴纳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为本单位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基数。

3、缴费规定:用人单位每月按缴费基数0.8%的比例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

4、生育生活津贴期限: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的,享受3个月。妊娠布满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享受1个半月。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或者患子宫外孕的,享受1个月。

5、生育生活津贴标准(生育妇女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

(1)从业妇女: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2)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自由职业者:最高不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内的失业妇女:按经失业保险机构核准的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例如:25岁职业女性,月收入2500元,按正常情况生育,可享受3个月每月2500元左右的月生育生活津贴,外加生育医疗费补贴2500元,共计约10000元。

(4)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的或不满7个月早产的,享受2500元。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的,享受400元。妊娠3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的或者患子宫外孕的,享受200元。如果没有缴纳生育保险就不能享受以上待遇,如果有生育保险,要在当地的社保中心领取。

生育险怎么报销,可以报销多少

1、医疗费用的报销包括手术费.生育保险范围内的药品费用以及产前检查费,自费药不报销。

2、自然分娩:90天*(缴纳基数/30天)营养费3780*25%晚婚晚育15天*(缴纳基数/30)独生子证35天*(缴纳基数/30)

缴纳基数为2560元,生育最高可报销11529元。

剖腹产:90天*(缴纳基数/30天) 营养费3780*50% 晚婚晚育15天*(缴纳基数/30) 独生子女证35天*(缴纳基数/30) 剖腹产30*(缴纳基数/30)=14742元。

缴纳基数为2560元,剖腹产最高可报销14742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一)生育的医疗费用;(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生育险可以报销多少钱

1、生育保险的报销标准没有统一规定,生育险报销包括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续费用,报销比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女方生育险可报75%,男方生育险可报50%,只能报一方。2、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一般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一般情况下生育险能报销多少钱?

一、一般情况下生育险能报销多少钱?

1、生育保险的报销标准没有统一规定,生育险报销包括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续费用,报销比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女方生育险可报75%,男方生育险可报50%,只能报一方;

2、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一般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

3、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仅限女方生育保险享受。

生育险报销水平以当地社保政策为准,产假长短还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影响。

二、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有哪些?

参保职工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2、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3、产前检查费和生产费用,当事人携带结婚证、社保卡(市民卡)及街道开具的计生证明到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直接刷卡结算。

4、申报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贴,需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孩子的)、出院小结等材料,于每月1-10日之间的工作日前往市医保中心生育科办理申报手续。(相关手续应在分娩后一年内办理)。

三、 产假一般有多长时间?

产假:98天 30天(晚育) 15天(难产)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1、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八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八十三天。

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3、难产假。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增加15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

4、 晚育假增加30天;

5、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当地执行的具体产假规定享受产假待遇。

如果有生育保险的话,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基本上都是可以报销的,可是报销标准的话建议大家只能以当地的社保政策为准了。另外,那些不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或者是参加生育保险还不满一年的,这些都不能享受生育保险的相关待遇。

生育险可以报多少

生育险最高可以报4000元,最低金额可以达到1900元。具体标准如下:

1、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

2、生育营养补贴与围产保健补贴,凡符合享受国家规定90天(含90天)以上产假的生育女职工可享受生育营养补贴300元、围产保健补贴700元;

3、一次性生育补贴,原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失业后,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时,可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对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第一胎时,可享受百分之五十的一次性生育补贴;

4、生育津贴补偿到单位,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本人基本工资、奖金及福利费由单位照发;

5、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因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皮埋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结付范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女的生育险可以报销多少钱

法律主观:

生育保险 共保四项内容:一、生育津贴。二、生育 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女职工 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 医疗费 ,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 医疗保险 待遇的规定办理。 女职工产假 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 病假 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生育险 最高可报销4000元,最低金额可以达到1900元。

法律客观:

《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生育险怎么报销,可以报销多少2022

生育保险的报销没有统一标准,报销比例根据不同规定,通常来说女方可报75%,男方可报50%,不过只能报一方。生育津贴发放标准是根据单位职工月工资除以30乘以假期天数,得出来总数就是。关于生育险怎么报销,可以报销多少,生育花费的钱通常来说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来进行支付的。

生育险跟医保都合并到一起后,所以对这个也是有一定了解,报销也就会更加的方便,合并之前女性在生孩子时,产检等一系列检查都是由自己垫付费用,之后协带上相关材料去报销流程,很多可能总共花费了几千元,最后却只报销一千元,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额度就是太低了。生育出院结算时就可以直播从社保卡直接扣除生育保险的,这样报销时的金额自然就会多一些,而消费者自身承担的费用也会减少很多,这样可以说也是一项很不错的福利。

生育花费的钱通常来说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来进行支付的。若是自己支付的,这种情况下就是由本人到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办法,提交婴儿出生或者是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保公司办理,就能够领取生育津贴跟报销生育时的医疗费。

生育保险属于五险一金当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属于强制性保险中的一种。根据法律中的规定,生育保险的费用是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个人不需要出钱。而在女职工或者男职工配偶怀孕生产的时候,满足了条件就可以对相关费用进行报销。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生育险女方可以报销多少

1、生育险报销包括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续费用,报销比例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一般女方生育险可报75%,男方生育险可报50%,只能报一方; 2、生育津贴发放标准一般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 3、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仅限女方生育保险享受。生育险报销水平以当地社保政策为准,产假长短还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制度影响。

女性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1、女性生育期间符合生育政策及计划生育相关规定;

2、用人单位足额为女性缴纳生育保险;

3、女性生育保险足额缴纳生育保险一年以上;

4、女性生育期间仍持续缴纳生育保险费。

女性生育保险报销比例

1、顺产为270%;

2、难产为320%;

3、剖腹产为420%。

女性生育保险报销材料

用人单位生育保险报销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表;

2、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法律依据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章 生育保险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生育保险交满一年可以报销多少钱?

生育保险交满一年的,一般可以报销。在职工生育时,职工本人或者其所在的单位就可以依法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享受相应的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的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交一年生育险报销多少(生育保险报销多少钱)

今天关于“交一年生育险报销多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