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政策的具体内容(分布式光伏发电531以后有没有新政策)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0年最新发布的通告,在电价方面 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集中式光伏发电三类资源区的指导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531政策的具体内容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531政策的具体内容的讨论,我们正式开始。
分布式光伏发电531以后有没有新政策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0年最新发布的通告,在电价方面 国家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集中式光伏发电三类资源区的指导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35元、0.4元、0.49元;
降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且补贴标准不得超过每千瓦时0.05元;
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08元。
也就是说,现在光伏电站发电基本实现了平价上网,国家政策补贴力度逐渐降低。但好的是2020年光伏电站电价成本也下降了,根据行业下游供应商浙江碳银-碳盈协同给出的报价,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成本仅在3.5元/W左右,安装20KW的电站,加上安装等总成本仅在7万元左右,相比2019年,成本下降了15%左右。现在安装也是很好的时机。
(以上数据来源:碳盈协同APP、碳银网、国家能源局)
5.31之后光伏的发展趋势到底怎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数据:光伏发电板块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论文发表数量统计以“solar pv”、“solar
photovoltaic”为关键词,选择“中国”、“论文”筛选。2)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8月29日。3)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概况
1、技术原理及类型
(1)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发电原理如下。
(2)光伏发电种类
光伏发电一般分为两类: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发电,集中式发电主要为大型地面光伏系统;分布式发电主要应用于商业/工业、建筑屋顶。
2、技术全景图:主要为光伏电池技术路线
光伏发电行业的产业链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和系统集成,其中各类光伏电池技术为重点技术路线。根据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光伏电池技术主要包括晶硅电池、薄膜电池以及叠层和新结构电池(第三代电池)。
晶硅电池是研究最早、最先进入应用的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按照材料的形态可分为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其中单晶硅电池根据基体硅片掺杂不同又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单晶PERC电池即为P型单晶硅电池,而TOPCon、HJT、IBC等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主要是指N型单晶硅电池。
薄膜光伏电池分为硅基薄膜电池和化合物薄膜电池,以铜铟稼硒(CIGS)、锑化镉(CdTe)和砷化镓(GaAs)等的化合物薄膜电池为代表。
叠层、新结构电池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铜锌锡硫化物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历程:电池技术路线演变拉动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主要是由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演变拉动的,从以硅系电池为代表的第一代光伏电池、到以铜铟稼硒(CIGS)、锑化镉(CdTe)和砷化镓(GaAs)等材料的薄膜电池为代表的第二代光伏电池,如今光伏电池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主要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铜锌锡硫化物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具有薄膜化、转换效率高、原料丰富且无毒的优势。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技术水平提升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光伏发电技术及研发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指导,行业加快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和革新,促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1、光伏发电行业技术科研投入现状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据已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计15项。
注:2019年未公布光伏发电技术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A股上市企业研发费用
光伏发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相对成熟,但行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从A股市场来看,2017-2021年,我国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逐年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约281.13亿元。
2、光伏发电技术科研创新成果
(1)论文发表数量
从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来看,2010年至今我国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光伏发电科研热度持续走高。截至2022年8月,我国已有18289篇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8月。
(2)技术创新热点
通过创新词云可以了解光伏发电行业内最热门的技术主题词,分析该技术领域内最新重点研发的主题。通过智慧芽提取该技术领域中近约5000条专利中最常见的关键词,其中,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板、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关键词涉及的专利数量较多,说明光伏发电行业研发和创新重点集中于光伏组件和光伏板等领域。
(3)专利聚焦领域
从光伏发电专利聚焦的领域看,目前光伏发电专利聚焦领域较明显,其主要聚焦于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
主要光伏电池技术对比分析
从技术水平来看,硅、砷化镓、磷化铟、碲化镉和铜铟硒多元化合物(铜铟镓硒是其典型代表)是可选光伏材料中综合性能的最佳集合。而它们各方面性能的优劣,直接导致了目前光伏电池技术百花齐放的现状。
注:平均转换效率均只记正面效率。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痛点及突破
1、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痛点
(1)硅基光伏电池:P型电池转换效率低
由于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效益,因此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十分重要,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更新换代。现阶段,晶硅光伏电池面临着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尤其是P型电池。
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PER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24.5%,PERC产线的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3%,逐步逼近理论极限效率。
(2)薄膜电池量产转换效率低
薄膜光伏电池具有衰减低、重量轻、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适合与建筑结合(BIPV)等特点,但薄膜电池面临着量产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性价比较低。
2、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突破
(1)N型电池技术突破P型电池极限转换效率
相较于P型电池,N型电池技术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弱光效应好且温度系数小,转换效率更高。面临P型电池逐步逼近理论效率极限,N型电池技术能够突破P型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并达到更高转换效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2-2023年N型电池技术的平均转换效率就可以达到PER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24.5%)。
(2)钙钛矿电池可实现高转换效率
钙钛矿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材料的吸光能力强于晶硅材料,因此钙钛矿电池能够实现高转换效率。除了拥有高转换效率,钙钛矿电池还具备价格低、投资小、制备简单等优势。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趋势:降本增效
2022年8月,工信部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在太阳能装备方面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包括推动TOPCon、HJT、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等。
可见,未来光伏发电技术将向着降本增效方向发展,一方面由于现有光伏电池逐渐逼近最高理论转换效率,因此更高转换效率的电池将成为光伏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提升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是降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并最终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关键因素。
「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碳中和”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科研攻关,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和技术咨询。院长徐文强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二十余年来一直深耕于低碳清洁能源和绿色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拥有55项专利、33篇论文,并已将30多种产品推向市场,创造商业价值50+亿元,专注于氢能、太阳能、储能等清洁能源研究。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光伏发电行业技术趋势前瞻及投资价值战略咨询报告》。
五个一批的内容是什么(深入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五个一批”。这一概念是指中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五个一批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
第一批: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在这方面,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体来说,政府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此外,政府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
第二批: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为了推动产业升级,中国政府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批:企业竞争力提升
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国政府将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和创新环境,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批: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国政府将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推动经济从传统的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经济从重工业向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转变。此外,政府还将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第五批:开放合作
开放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推动开放合作,中国政府将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的便利化程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此外,政府还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光伏贷是不是骗局
出品| 《风暴眼工作室》
“光伏贷款存在一个bug。从法律上讲,农户是借款人,企业是担保人,但实质上,这笔贷款是企业获得的。按理说,谁借钱谁还钱,钱到了企业手里,自然应该是企业还钱,但企业的角色是担保人,银行贷款如果由担保人来还,本身就是违法的。”
在刘洋银行做了几年光伏贷款业务后,我慢慢发现,光伏贷款这种连接有资金需求的光伏商户和有致富意愿的农户的“阳光业务”,隐藏着很多“暗雷”。
“暗雷”的导火索是刘洋提到的bug——农民和光伏厂商。如果角色不对,就很难明确权责,这就在本应紧密的整个光伏贷款链条上留下了一些“缺口”。然而,这些“缺口”成了一些无良光伏企业的获利空间,而对于信息薄弱的农户来说,“缺口”成了贷款的“枷锁”。
常见的“招数”大多是光伏企业先向农民承诺高额回报,农民以此作为贷款主体向金融机构贷款。然后光伏企业夸大电站的收入和价格,金融机构提高贷款利息,导致农民无法用发的电偿还贷款。农民没有致富,反而陷在光伏里。
这也让光伏贷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为“骗局”的代名词。
对于银行来说,光伏贷是一个又爱又恨的金融产品。银行喜欢,因为光伏贷款可以帮助银行完成很多指标,比如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小微金融、两增两控.光伏本身的“低碳、扶贫、普惠”属性可以完美满足很多指标的要求;银行“讨厌”它是因为光伏贷款性价比不高。
某省会城市商业银行员工杨丽君对《风暴眼》直言,“一家银行真正想通过光伏贷款业务赚多少钱,是不现实的。几千万的规模,还不如管理几百户,所以肯定是一个投资几十亿的大项目。”
回顾近年来我国家用光伏的发展,光伏贷这一原本旨在解决光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产品,经历了2016年的大火和“531”后的“一地鸡毛”。它仍然有很大的争议。
那么,农民以光伏贷款的形式安装光伏电站靠谱吗?正规的光伏贷款是什么样的?养殖户应该如何避坑?Phoenix.com 《风暴眼》采访了几位银行光伏贷款从业者和光伏企业融资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对骗局和套路深恶痛绝;有的人银行因为风控意识低,出现了烂账;还有人反映,在光伏贷款的粗放式发展中,金融机构从来不是慈善组织,不应该给贫困户。
据第三方统计,到2021年10月底,中国家庭光伏安装量已超过200万。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200万户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但由于很多用户集中在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的农村地区,如何保证“光伏贷”过程中农民利益不受侵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200万屋顶,也就是200万民生。“知屋内事者,得天下”,这句话很重要,值得我们深思。
以下是三位“光伏贷”从业者的描述:
“光伏贷款骗局本质上是靠光伏圈钱的非正规皮包公司”
刘洋|银行家
过了很久才发现,光伏贷款埋下的“雷”很危险。一些不合规企业打着分布式光伏的旗号,招摇撞骗。大家口中的“光伏贷骗局”,本质上就是这种不正规的皮包公司靠光伏赚钱。
你是怎么圈钱的?举一个房地产的例子来类比。
如果我想买一套房,市场价100万,房贷70万,首付30万。之后不管房价涨还是跌,房贷都是我自己还。这是一项自筹资金的投资。但是现在有一个脑子很活的开发者。他说这个市场价100万的房子,300万卖给你,首付90万,贷款210万。但是,这210万你不需要还,开发商承担。你可能会觉得,其实你只花了90万买了一套100万的房子,挺划算的,但是跳出来看看,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是开发商办了210万的银行贷款。
如果没事,当然没问题。买房人省了10万,开发商也得到了低成本的资金;但如果出了问题,那么按照法律规定,贷款买房的业主需要还210万元。至于买方和开发商的约定,银行不会管。
所以前几年我遇到的很多不正规的光伏公司作为中间人,利用农民对光伏知识的缺乏和信息的不对称,让农民以自己的名义借贷。这笔贷款自始至终都是农民所有,而不是企业所有,虽然企业和农民之间有协议,约定由企业帮助偿还这部分贷款。但据我所知,很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同是包装成赠与合同而不是代理合同,赠与是可以停止的,所以即使企业在贷款后跑路,他在法律上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种企业成立之初就想跑路。它怎么可能没有做功课呢?所以企业一旦跑路,电站的收入不够还贷,农民没钱还,银行也会有坏账。
后来很多银行学会了“精”,要求企业担保这笔贷款。如果电站的收入不够,企业需要为他打掩护。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一个bug。从法律上讲,农户是借款人,企业是担保人,但实质上,贷款是企业取得的,企业也是担保人。
按理说,银行贷款由担保人或其他人偿还是违法的。谁借钱谁还。但光伏贷款的特殊之处在于,偿还贷款的是电站的发电收入,如果电站收入小于预期,企业会进行补偿。当然这也不能算是企业还贷,所以这个产品还是有一定空间的。
光伏本身是好的,但是早些年确实有很多骗子和不规范的公司。为什么房子和车子不容易玩这种骗局?因为价格比较透明,光伏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大部分人不知道它值多少钱,是怎么回事。
有时候银行做光伏贷款不是为了赚钱。这种东西方信息不对称,符合国家政策,很容易讲故事。所以有些骗子公司可以两头做农民银行。
骗,农户肯定是真的受骗了,但是有些银行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不懂就不太好说了,各有各的利益在里面。
不过,卖光伏搞光伏贷骗局的企业,和正规生产光伏材料的厂商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贸易公司、皮包公司,后者是制造业,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光伏不会让农民致富,只能说增加一些收益”
杨立军|一家城商行银行从业者
最初接触光伏贷大概是在2017年年底,突然有许多光伏经销商来和我们银行对接,我也是那个时候被领导派去跟进光伏相关的业务,从那时候开始了解光伏贷。
当时的背景是国内光伏产能过剩,国际上对我们的光伏出口做反倾销调查、加征关税,所以国内的光伏产能需要在内部消化。对应的,国家出台了一些对于户用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政策,地方政府也会对本地的光伏企业进行一些扶持,比如用了本省指定企业的光伏配件,就可以向省市级财政申请补贴。在政策的助推下,大量的厂商蜂拥而至,想要在这个行业分一杯羹。
最初很多光伏经销商是怎么来的呢?有些对政策比较了解的电力系统的从业人员,想抓住光伏这个风口,于是随便拉起一个草台班子,东拼西凑一下,就能成为一个光伏厂商。这是最初几年很典型的一套做法。
因为来求合作的经销商太多,我们当时也做了一次筛选,很多想要合作的企业给我的感觉是,它们不是为了在这个行业里好好做事儿的,好像就是想来蹭一波热度,捞一把就走。这种我们是不想合作的,我们也担心有风险。
我们银行对厂商的选择还是比较谨慎的,首先要看技术在行业内是不是比较领先的,成本是不是控制的比较好,现在龙头的生产商就那么几家,如果不是和龙头企业合作,我们会直接pass,如果发电收益没问题,那后面就会很省心,我觉得这是光伏贷的逻辑基础,第二我们还会看这个经销商他是不是扎根这个行业,比如我们要求经销商不能混业经营,如果你的心没有放在这个行业里,那是不行的,因为分布式光伏是一个长期的事儿,几十年的情况。
光伏贷的贷款,是电站收益来还,所以我们也会测算一个电站具体的的发电收益,寿命大概是多少年。这种测算我们都按保守了算,最后做比较的时候发电量只会比测算的高,不会低。加上经销商他本身对贷款是代偿的,所以许多经销商都会给电站买财产险,经销商会考虑风险的转嫁,万一冰雹、地震导致电站损坏了,那么保险公司是会兜底的。
当然,农户是需要有付首付的能力的,这更多的是对农户的一种约束。有很多人如果自己一分钱没投入,之后可能会破坏电站,拆了、扔了,都有可能,那么发电收益也得不到保障,我们通过让农户付首付来规避他们弃光的风险。
2018年5月31日,国家明确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一时间,整个行业“变天”了。对我来说最直观的,“531”之后,很少有经销商再来和我们银行联系了。
在这之后,留下的厂商基本都是技术比较好的,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比较好的收益,其他的效率低的就淘汰了。只能说大潮之下必有沉渣泛起,大浪淘沙之后,有一些企业活不下去,剩下活下来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比较踏实的在做这个事儿了。
补贴取消对我们也有一些影响。之前有补贴的时候,我们授信是5年期,但是随着光伏补贴的退坡,我们没有及时调整授信政策,发电量虽然没问题,但收益没之前多了,经销商代偿的压力就变大了。所以我们后来就把这个授信期调整到了8年。现在再测算已经没有把补贴算进去了,在这种最保守的情况下,发电收益也是可以涵盖整个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
说实话,银行要真的想通过光伏贷这个业务去赚多少钱,是不现实的,几千万的规模,要管几百户落地,那肯定不如做一个一投几十亿的大项目,人力消耗也小。所以我们做光伏贷主要还是社会责任和监管要求。
光伏的项目可以完成很多指标,比如绿色金融、乡村振兴、小微、两增两控、普惠等等。
当然这些年我也见过一些乱象,比如扶贫,有些人和村长、村干部这边打通关系,做了一个代理,但是建的电站发不出电,后期也维护不起,就为了套取扶贫资金,这情况也是有的。
我一直觉得有一点需要弄清楚,光伏是不可能让一个农民致富的,只能说给农民一些收益,弥补一些用电的成本。从农民或者银行的角度来说,如果前期选择合作的企业都没有什么问题,后期是没有风险的,所有的风险都是欺诈的风险。
但哪一行没有欺诈的风险呢?网贷、电信诈骗?公安机关不也天天宣传国家反诈中心的app吗?光伏贷的骗局只能说骗子利用了光伏,并不是说光伏本身是一个骗局。
“银行推出光伏贷,大大提高光伏企业的积极性
但是搞不懂为什么会给贫困户做光伏贷呢?”
吴宇涛|北方某光伏企业融资人员
我从2016年下半年,被集团派到旗下的一家光伏企业,主要是帮助这家光伏企业去银行对接光伏贷款的事,也可以理解为光伏公司融资。一年365天,有300天我几乎都是在银行呆着的。
那时候户用光伏贷款刚刚兴起,对光伏厂商来说是个好事,相当于减轻了光伏厂商的资金压力。那半年,我走访的银行谈合作的就不少于15家。
为什么光伏厂商这么欢迎银行的进入呢?
户用光伏的特点是,给农户安装电站,然后依靠电站收益,一般7-10年回本,周期较长,光伏厂商如果用自有资金去做的话,现金流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金融机构进入后,光伏企业就有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而且,光伏贷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光伏贷的放款周期相比其他制造业来说,速度是快的。通常情况下,从前期的光伏销售、安装,到最终收到贷款确认为收入,最短的流程2个月左右,平均来说2~3个月就可以完成这样一整套流程。而正常制造业应收账款一般是3个月、100天左右的账期。
对公司而言,因为收入来自金融机构,很稳定,全部是现金,正常制造业很有可能收到的是票据,票据贴现还有损失,所以光伏贷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一个模式。
另外,一般来说光伏贷都是以农户的名义贷款,各大银行都有惠农通道,所以利率也都普遍比其他行业低,对企业来说,这笔贷款确定为收入后,还可以用来开拓更多的事,即使是拿到市场上放贷,赚取中间的利差,也不错。所以谁不愿意去做啊,都会做的。
但是和银行谈合作并非那么容易,正规的银行会对光伏厂商的资质审查比较严格,比如的注册资本、资本金规模,业务量规模等等。简单来说,它们更看重的是光伏厂商背后的实力,实力决定着贷款的偿还能力。我们公司背靠集团,集团是当地一家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后来和我们签约的工商银行,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集团的实力。好比现在做户用光伏比较大的正泰,如果说把正泰单独拎出来是很难通过银行审查的,银行更看重的是其背后正泰集团的实力。
我知道,深圳那边就有几家光伏厂商没有拿到银行的合作订单。所以一些厂商就会退而求其次,去和一些租赁融资公司合作。一家银行通常在一个地方也只会签约两家光伏厂商,否则很容易造成业务内卷。
在审查完成后,企业会和金融机构签订一系列合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企业对用户提供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这就要求企业要为用户提供无限连带责任的担保,还要在银行交保证金。一旦用户还贷逾期,银行会先要求企业代偿,如果企业没钱代偿,再划扣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也不足了,金融机构才会去找用户还贷款。这个保证金一般是根据企业实力来确定的,在5%——10%之间,我们在工商银行缴纳的保证金就是10%。
这些前期工作完成后,光伏企业的销售人员会负责向农户销售,等到销售合同签订完成,电站、并网都完成了之后,金融机构会要求农户去现场和电站拍个合影,证明电站建设完成了。我的工作主要是拿着照片加上合同,以及一些其他的资料,交给银行审核,敦促银行放贷。如果没有照片,只有盖章或者合同的话,都是不作数的。
到这一步,这笔业务就完成了大概三分之一,后续银行还有档案整理、贷后检查,这就是银行的工作了。
做光伏贷的关键是看是否是正规的合作渠道,如果是正规的银行,一般就不会出问题。因为光伏行业不同其他行业,它的基本收益情况是很好研判测算的。如果农户安装一个10千瓦的电站,成本是3元/瓦,整体价值就是3万元,银行可以给予光伏公司的贷款额度是80%,那么光伏公司可以获得2.4万元的银行贷款,加上利率,分8年期每个月偿还多少是可以确定的。而合电站的另一端,一个10千瓦的正规电站,每年发电量以及发电收入基本上也可以确的,那么发电收益是否能够覆盖贷款利息,就可以直接精确计算出来的。
那为什么还会有很多光伏贷出问题呢?主要还是在正规化上有所缺失。一些公司抬高电站成本,一些不正规银行为了挣钱,提高贷款利率,最终导致发电收益远远覆盖不了贷款利息,最终公司跑路,农民遭受光伏贷骗局。正规的企业对光伏电站的定价也要低,当遇到那些定价高的光伏厂商时,农户就要注意了,无论他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都不要做,很可能发电收入根本偿还不了贷款。
2018年“531”(注:最严光伏政策:控规模限补贴)的时候,整体行业经历大洗牌,很多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不下去,金融机构也对应做自查自检,不合格的都踢出去了。
当时还有一种扶贫我们有过意向,是村级扶贫,在村里找一款荒废的地,建光伏电站,然后统计这个村有多少贫困户,把发电收入分给这些贫困户。但是这中间也有一些问题,一是产权不好明确,二是并网的时候不知道到底算集中式光伏还是分布式光伏,金融机构也不太认可这种方式,因为贷款的主体不明确,所以最后也没做。
其实整体来看,没有金融机构支持的话,中国的户用光伏规模是不可能推广到这么大的规模的。所以光伏贷这个形式肯定是好的,之所以问题多,因为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又被大肆宣传推广,自然会吸引一些“不怀好意”的公司,不过经历几年沉浮,现在都慢慢正规起来了。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什么是光伏贷骗局?最近在农村,有种新型的投资引起热议。那就是利用屋顶的空间,安装上太阳能发电板,发的电并入国家电网,收益不菲。这让很多人心动,不少人悄悄的进入了这个行业。一家发财,其他人就会眼红,但是没有本金怎么办?那些号称光伏产业的工作人员,就会鼓动贷款投资,一本万利。
但是天下真的有掉馅饼的事情吗?如果大家理性思考一下,这东西八成是忽悠,然后就能避免入坑。
1、骗局一般都有高收益诱惑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泡沫案例。但是这些故事,往往大家都清楚,都是当笑话看。一旦遇到,就会好不犹豫的冲进去,曲终人散方能醒悟。
我以前上班的写字楼,就有这么一家公司,忽悠对象是城市的退休老人。
他们描绘出一个投资回报非常高的项目,并让人以身说法。每年可以拿到30几的投资回报,每天人山人海的分享创业故事,并弄了很多丰厚的礼品馈赠。
退休老人,大多数是奔着免费礼品过去,最后纷纷把积蓄投入诱人项目,最后积蓄被人掏空。这场闹剧持续了大约有三年,更多人进入后,他们脚底抹油溜走。
留下的场景,即可怜又悲愤。
这是传统的骗局,以高收益聚拢人气,最后收割万猎物的指标,最后楼去人空。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钓鱼就是这个原理,要想钓到鱼必须要有好的饵料,鱼为了吃东西会把鱼钩吞入,最后成为人类的盘中美食。
很多人往往知道是钓鱼,但是觉得自己有高明的技术,可以把饵料吃了把鱼钩吐出来。
于是就有了以上的骗局,骗子精心布局,鱼儿成群涌入。
2、新型骗局换汤不换药
我们说以下光伏贷骗局,核心套路没有变,依然是鱼饵模式。
有人确实利用屋顶的空间,安装上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并成功并入国家电网,取得了一些收益。
但是光伏贷,他的诱惑是前面的成功,鱼钩是贷款。
很多人概念中,一旦涉及到新科技,就会瞬间迷信并被洗脑。在毫无防备的背景下,被业务员忽悠下签协议,并盲目进入发财梦。
光伏发电,确实利国利民。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并入国家电网。据我所知,目前准入条件,并不是随便进入。正规公司,会协助加入电网,并用发电收益偿还相关贷款。但是有些人,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开始忽悠火速购入设备。有钱的可以全款购入,没有钱的就会忽悠贷款。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如果光伏贷抵押和收益,合作双方之间会有一个合作协议的,要看清楚协议。银行对这个光伏贷严格。这样的项目,是比较靠谱的,不存在骗局。
如果光伏贷推销员给的项目,只是忽悠大家贷款买设备,贷款是实物抵押的方式,那么这就是骗局。因为风险你自己承担,无论后期有没有收益,他们都不会负责!
3、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在农村,很多骗局已经让大家钱包干瘪。
前几年的特色养殖,无论打着什么概念,最后都是出卖种苗获利。那些承诺的收购,大多是闹剧收场。
(1)水獭养殖
(2)鸵鸟养殖
(3)蜈蚣养殖
(4)马卡种植
。。。。。。。。。。。。。。。。。。
以上的案例,拈手而来就不下十几种。一句话,大家总觉得自己有高潮的技术。能够把饵料吃了,把钩子吐出去。事实证明,从北京到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真正能全身而退的,说实话我没见过几个。
当遇到天上掉馅饼,首先要思考一下可行性,千万不要再次陷入坑。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农民兄弟的钱尤其不易。
我把骗局的原理,光伏贷的操作,都一一陈列,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轻易上当。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支持。
党校培训后的531计划怎么写
党校培训后的531计划的书写技巧如下:
1、识别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可能包括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提高领导能力、更好地了解工作领域中的问题等等。2、识别需要提高的技能。根据目标,需要明确自己需要提高的技能。这可能包括领导力、沟通技巧、政策分析、战略思维等等。3、建立具体的行动计划。根据需要提高的技能,开始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光伏行业现状怎么样啦?
2019年后,中国光伏正式进入了“平价上网时代”,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上网价格已经低于火电,整个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去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48.2GW,占全球三成。与此同时,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目的地十分分散,“卡脖子”的顾虑已然烟消云散。
回溯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以欧美双反、“531新政”以及2019年国家能源局的平价上网通知,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两头在外的时代(2012年之前):上游原材料依赖进口,下游组件绝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内需不足,缺乏核心技术。
2. 产业扶持:(2013年到2018年):发改委等部门陆续推出补贴政策,拉动内需,但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财政补贴窟窿越来越大,出现骗补现象。
3. 补贴退坡:(2018年到2020年):2018年“531新政”降低了光伏的补贴标准,限制了补贴规模,行业装机量出现间歇性回落,劣质产能被淘汰,加速了平价时代的到来。
4. 平价时代(2021年之后):凭借低成本和规模化创新优势,目前中国光伏发电侧已经接近平价,部分地区已经低于传统电价,竞争力优势不断凸显。
光伏产业的全球争霸赛中,无论是硅料、硅片、电池片还是组件,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实力,中国都是绝对世界第一,无论今后的技术路线再怎么变化,可以确定的是,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中国公司。
沙漠、湖泊、屋顶的光伏产业遍布中国,但很少人知道我们的光伏电站的模样。利用 Hightopo 的 HT 产品搭建轻量化的 3D 大型光伏发电站和光热发电站可视化场景,让大家线上游览一下光伏发电站。
同福集团531行动计划内容怎么写
同福集团531行动计划内容的写法如下:
1、首先明确行动计划的整体目标和期望结果,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目标,如增加销售额或提高客户满意度,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项目目标,如推出新产品或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2、其次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项目,项目明确、可量化、可实施。
3、然后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确定各个行动项目的优先级。将优先级高的项目放在前面实施,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实现目标。
4、最后为每个行动项目设定具体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可以帮助自己合理地安排资源和时间,确保各个项目按计划进行。
假如没有“531”新政 光伏行业的未来是怎样?
时间来到七月份,将光伏产业打入“冷宫”的“531”新政已经发布一月有余。前几天,有关“630”之前户用市场或有转机的传闻最终证伪,掐灭了行业人士对于政策的最后一丝期望。新政发布之初,光伏人士曾愤懑过、反抗过,也曾失落过、绝望过。但事到如今,也唯有接受事实,准备面临接下来的生死挑战。
“630”结束 行业正式跨入“寒冬”
由于“630”抢装潮的存在,6月份的市场尚能支撑,7月份之后的市场需求开始迎来“真空”期,行业“凛冬”正式拉开序幕。近段时间,已经有不少中小企业支撑不住,开始出现了破产、欠薪等事件。但这些企业大多在很久以前就经营不善,“531”新政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接下来的市场预期来看,国内市场需求的下跌将淘汰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反观巨头企业,大多已经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如晶科近日拿下多个的订单;隆基股份计划在印度投资建设1GW电池组件产能,并打算以7亿元出售17个光伏项目;协鑫集成则表示得益于海外业务的突破进展,7、8月份公司订单趋于满产。由此可见,“531”之后,行业的寡头效应将愈发凸显。
尽管“531”新政的落地已经无法撼动,但是由于影响巨大,业内对于新政的控诉一直未曾停止。因为正是 “531”新政的存在,才使得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最后一丝生存空间被挤压殆尽,才使得诸多制造厂商停工、停产,最终导致大批员工被裁。户用市场的锁死对那些蜂拥而入的经销商来说更是苦不堪言。另外,“531”新政发布之后引发的产业竞争,将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的极剧压缩,在这方面,即使是大企业也难以避免。在“531”新政发布之前,市场情况是空间大、效益好;“531”新政发布之后,市场不但空间小,而且利润低。
在此情况下,想必不少行业人士会在心里感叹,假如没有“531”新政,那该有多好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假如没有“531”新政,光伏行业的未来会是怎样?
假如没有“531”新政,抢装潮将继续
假如没有“531”新政,分布式光伏电站依然不限规模,那属于分布式光伏的时代将继续辉煌。以今年一季度分布式7.69GW,以及去年近20GW的装机来估计,如果今年依然不限规模,那分布式的新增装机将会轻松突破30GW。再加上领跑者项目、高补贴的光伏扶贫项目、“630”抢装的普通光伏项目、“1231”抢装的项目,2018年不但有可能超过50GW,甚至可能创造新的装机纪录。
好了,今天关于531政策的具体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531政策的具体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531政策的具体内容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