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丨民法典在身边)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一、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1、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2、参考法条:关于贯彻执行《中...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一、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1、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更多近亲属包括哪些人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丨民法典在身边)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

一、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

1、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参考法条: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第12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二、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

1、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2、参考法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三、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

1、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行政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2、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其实,近亲属不论在刑事法还是在民事法上,都有很重要的法定权利。在刑事法上,近亲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他们享有的权利包括: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要求解除超过法定期限强制措施的权利;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权利;对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的权利;获知判决结果的权利;死刑犯被执行死刑前申请会见的权利;司法工作人员是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时,担任辩护人的权利。

二是被害人的近亲属,他们享有的法定权利是:是否同意为辩护律师提供证据的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对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的权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对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或起诉的权利;对于刑事自诉案件,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有权向法院起诉。在民事法上,当事人的近亲属享有更加广泛的权利,遗产按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显然,刑事法将祖父母、外祖父,孙子女、外孙子女,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统统排除在近亲属的范围之外是不妥的。从亲等关系上看,祖父母、外祖父,孙子女、外孙子女与兄弟姐妹同为二等亲,而前者为直系血亲,后者为旁系血亲,因此,刑事法将祖父母、外祖父,孙子女、外孙子女排除在亲属之外,没有一点道理。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均为自然血亲,与同胞兄弟姐妹并无不同,而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为拟制血亲,与自然血亲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相同的,没有理由将他们区分开来,刑事法上的歧视性规定是不合理的,有违亲情人伦。

另外,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使青少年人群的亲属群体越来越小,如今20岁以下的孩子,有“同胞”兄弟姐妹的已经很少了,有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养兄弟姐妹、继兄弟姐妹的也是少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近亲属的范围不宜规定的过窄。加上流动人口的增加,人们身边的近亲属越来越少了,如果当事人卷入刑事诉讼而身边仅有的为数不多的亲人却无法享有近亲属的权利,说明立法已经远离了现实,需要修正。

需要注意,在不同诉讼中,法律中规定的近亲属的范围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将祖父母、外祖父等归入了近亲属的范围之内,但有的诉讼中却不包括这些人。因此各位要具体分清楚究竟属于怎样的诉讼,才能明确近亲属的范围。

以上就是相关回答,自己的亲属关系是有3种的,一个就是刑事诉讼中的,还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不过都是属于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在进行监护等操作的时候那么就会涉及到这些问题的。有法律问题的话可以咨询蓝箭律师网律师。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拓展阅读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丨民法典在身边)

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丨民法典在身边

从七大姑八大姨

到表舅外甥小侄子……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

“亲属”一词

既蕴含着最为朴素的人情

也搭建起最基础的社会关系

然而

在民法典的语境下

谁才是我们的“近亲属”?

他们又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义务呢?

今天

小编带你涨知识

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丨民法典在身边)

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18年2月,陈某甲与孙某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内容为陈某甲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孙某,约定租期5年。2021年12月,陈某甲与其弟弟陈某乙签订《购房协议》一份,协议约定陈某甲将该房屋作价48万元出售给陈某乙。孙某得知此事后,表示愿意以同样价格购买该房屋,陈某甲称房屋已出售给陈某乙并予以拒绝。孙某遂以侵害其作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为由,将陈某甲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案例二

2020年4月22日,姜某驾驶机动车与行人王某甲相撞,王某甲因此受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遂将姜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丧葬费、交通费等共计40万元。经法院审理查明,王某乙、王某丙、王某丁、王某戊系王某甲的侄子、侄女,王某甲无其他近亲属。

法官说法

陕西高院研究室三级法官助理 高高

“近亲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概念,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影响很大。”高高说。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据此可知,旁系血亲和姻亲都不在近亲属范围内。换句话说,日常生活中往来密切的姑、舅、堂表兄弟姐妹及公婆、儿媳女婿都不属于民法典含义上的近亲属。

民法典为何会对亲属、近亲属等概念进行明确区分呢?高高表示:“在法律上,近亲属拥有广泛的权利义务,明确界定亲属关系,有助于民众行使相关民事权利时合理预判,更好满足权利保障需求,也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近亲属之间往往具有紧密的人身联系,尤其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与一般的民事主体之间的简单经济关系有明显区别,而倡导和保护这种关系的稳定性及利益的共享性,有利于保护近亲属的合法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民法典吸收了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规范,对近亲属的利益进行特别保护。

例如,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这一条就涉及近亲属的优先权。一般情况下,在房屋租赁关系中,当出租人将租赁房屋转让给第三人时,依照法律规定,承租人享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其他人而购买房屋的权利。法律确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一方面体现了对租赁关系中相对弱势一方的承租人的保护,另一方面体现了维护因承租人使用收益租赁房屋而形成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必要。但是,出租人向与其有近亲属关系的第三人出卖租赁物的,可以阻却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因为,出租人将租赁物出卖给近亲属,不仅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往往也会有情感因素掺杂其中,带有浓厚的身份属性和感情色彩。据此,案例一中,虽然孙某在房屋租赁期间享有法律规定的优先购买权,但因陈某甲与陈某乙系兄弟关系,可以阻却孙某所享有的优先购买权。

此外,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该条规定的是民事主体人格权延伸保护,根据此规定,死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能够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首先为死者的配偶、子女以及父母,其他近亲属均不得行使该条所规定的侵权请求权,只有在这三方均死亡或不存在时,死者的其他近亲属才能够主张本条所规定的侵权请求权。对于其他的近亲属应当作狭义的理解,要么是指死者的兄弟姐妹,要么是指死者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因此,案例二中,原告均为死者的侄子、侄女,并不具备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资格。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被侵权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无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明,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在本案中,法院对王某乙等人实际支付的在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等合理支出费用的赔偿请求将予以支持,但对于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法律对于亲属关系的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现实中,在很多家庭里,公婆、儿媳等亲属与其他家庭成员建立了非常稳定亲密的关系,相互之间在监护、赡养、权利救济等方面都承担了重要责任。因此,对于个人来说,不管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近亲属,都应该重视家庭亲情,以情系之、以义护之,共同建立和谐的亲属关系,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

来源:陕西日报

声明:本号转载稿件仅供交流学习,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以上就是关于近亲属包括哪些人(七大姑八大姨,到底谁才是我的“近亲属”?丨民法典在身边)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