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低保家庭年收入多少才算标准(2023年低保的新标准)

低保户的收入标准如下:1、扶贫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且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1560元以上;2、扶贫低保户,即有劳动能力的,人均纯收入在1560元以下的低保...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低保标准”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低保家庭年收入多少才算标准(2023年低保的新标准)

低保家庭年收入多少才算标准

低保户的收入标准如下:

1、扶贫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且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1560元以上;

2、扶贫低保户,即有劳动能力的,人均纯收入在1560元以下的低保户。

最基本的考察对象大体上如下:

1、今年确定的农村低保户(家庭成员中要有一个以上劳动力);

2、残疾人户(家庭成员);

3、遭受重大事故的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户;

4、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其他农户。

申请低保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农业户口,或者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低保;

2、低于当地最低收入的家庭可申请低保,核实清楚后可以享受低保;

3、重度残疾人,一级残疾和二级残疾。重度残疾人是指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的视力残疾人和肢体残疾人,以及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

4、困难家庭,且丧失劳动能力,并且单独立户口的残疾人可以享受低保政策;

5、因大病、残病、年老体弱者且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自理的农村居民均可申请低保,但是必须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才可享受到低保。

法律依据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第四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管理审批机关)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管理审批工作。

居民委员会根据管理审批机关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

2023年低保的新标准

一、低保户的标准是

1、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不包括五保户)。

2、在农村居民没有土地,且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的村民。

3、退伍归来的军人,因自身伤病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经济来源或者是生活水平低于正常标准的。

4、若是存在赡养老人、抚养儿童的人,其自身生活困难,也可以申请低保。

5、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

6、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赡养人或者是抚养人的村民。

二、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区别

1、低保户

低保户是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歼枝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补助对象不同:

1)发生重大灾难,失去生活保障的;

2)发生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因病致贫的;

3)身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的;

4)多个子女在读高中或全日制大专、本科等院校;

5)未成年的孤儿;

6)已扎二女户困难家庭;

7)军烈属困难家庭,困难老党员,困难老村干部。

申请机关:民政部门主管

救助方式:国家以定期发给低保金的方式进行救助

认定标准:低于我县低保标准,可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由民政部门管理。

2、贫困户

贫困户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

补助对象不同: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收入仍低于保障标准的居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优待的,其抚恤金、定补款不计入家庭收入。

申请机关:扶贫办(局)主管

救助方式:由当地县级以下地方政府实施多种帮扶措施帮助脱贫

认定标准:收入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家庭,由扶贫开发部门管理。

低保户每个月多少钱

低保户是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余谈助的家庭,一般由于地区差异比较大,分为以下2种:

1、农村低保

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53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31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230元。

2、城市居民低保

第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分别为600元;第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500元;第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400元;第四类地区每人每月城镇低保最低标准为370元。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县级以竖改碰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统计、物价、审计、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分工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工作。

低保户三个档次标准

低保户三个档次标准为:A类、B类、C类。

一、A类

该类低保户评判标准为家庭成员中有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并且收入基本无变化的家庭。

二、B类

该类低保户评判标准为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未成年人、三级以下残疾人并且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家庭。

三、C类

该类低保户评判标准为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并且收入来源不固定的一般困难家庭。

申请低保的条件: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以及虽有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但其无赡养、扶养或抚养能力的城市居民。

2、尚有一定收入,但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3、持有本市东城等八城区或其他郊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非农业户口城市居民,与具有本市农业户口或外地户口的人员结婚,并在上述地区定居,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家庭成员。

4、原为本市非农业户口、刑满释放或解除劳动教养后,未及时办理户口手续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人员。

5、其他符合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条件的人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低保户的标准是什么

低保户有以下标准能成为低保户: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

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常住非农业户口;

2、申请人家庭可核算的月人均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必须低于我县城市低保标准(各地标准不同,具体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3、申请人家庭中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认定属于不具备工作能力或工作条件(如学生或需在家照顾幼儿、病人或伤残人员的对象等),就业条件尚未就业的人员,必须先到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积极寻找有收入的工作,参加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劳动自救计划。

法律依据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

第四条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

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低保一类二类三类标准

专业律师法律分析:

低保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分别为:

1、一类每人每年1200元进行补助;

2、二类每人每年2400元进行补助;

3、三类每人每年3600元进行补助。

法律依据:

《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以下三类人员: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低保标准分为几个档

低保户的三个档次标准一般是:

1、A类:家庭成员中有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并且收入基本无变化的家庭。

2、B类: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未成年人、三级以下残疾人并且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家庭。

3、C类: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并且收入来源不固定的一般困难家庭。

但各地区对于低保户的分类标准一般以政府发布的相关通知为准,有的地区是按照上述方式分类,也有的地区比如夏县是将低保户分为四类进行发放补贴金。

低保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分别为:

1、一类每人每年1200元进行补助;

2、二类每人每年2400元进行补助;

3、三类每人每年3600元进行补助。

法律依据

《无为县城乡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实施办法》第四条

根据低保家庭人口结构和收入来源变化情况,分成A、B、C三类,实行分类施保、定期核查,动态管理。A类:家庭成员中有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并且收入基本无变化的家庭。B类: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未成年人、三级以下残疾人并且短期内收入变化不大的家庭。C类: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并且收入来源不固定的家庭。对纳入低保范围的A类和B类贫困人口,按不低于其本人获得低保补助水平的30%、20%分类别增发保障金。

《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以下三类人员: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低保户的条件及补助标准

一、低保户的条件及补助标准

1、规定是每人每年1500到2500元左右,而一般保障对象是每人每年1000到1500元左右,低保,实际上是补差金额。

2、不同城市,不同的规定,在低保户的补贴方面也有差异的。由于各地政府的政策不同,每年拿到的低保金也是不相同的。

二、低保发放的时间,根据每个地区不同,发放时间也不一样,主要为下面五种:

1、一般低保是每个月的十号前发放。

2、有的地区是在每个月的中旬发放。

3、部分农村地区的低保发放时间是在月末。

4、有的地区是一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发放的,但一般都会在月底前发放。

5、也有按照季度发放低保的,就是三个月会发放一次,一般的那个月的4好前发放。

三、残疾人的补助标准

1、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根据《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D第一条宗旨:释义为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

3、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我国残疾人的认定标准是以社会功能障碍为主来确定残疾,87年定为五类、95年暂定视力、听力、言语、智力、精神和肢体等六类残疾标准。?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低保家庭年收入多少才算标准(2023年低保的新标准)

今天关于“低保标准”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