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的三保障是(脱贫的三保障指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而保障脱贫攻坚进展顺利的重点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
三保障指的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它的今日更新更是备受瞩目。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三保障指的是的最新动态,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脱贫攻坚战的三保障是
法律分析: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而保障脱贫攻坚进展顺利的重点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领导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包括饮水安全)、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质量。而今年,在疫情汛情的双重影响之下,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两不愁三保障”措施。扶贫干部应以各种形式深入到贫困群众的身边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真抓实干来提升脱贫进度,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到每家每户。“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是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是要求务实,抓住关键才能纲举目张。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不能完全按照一种模式去做,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首先,把握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其次,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应因村因户因人制定“两不愁三保障”的方案,靠实打实干对接群众需求。在“两不愁”方面,需要对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进行核实,尤其是就医、残疾、就学等必要性支出较大的贫困家庭,在认真剖析其收支情况,确认其收入来源是否稳定后,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就业岗位,为其申请养老金、低保金、残疾人补助、生态补偿金等;在义务教育方面,经入户核查并于学校对接联系后,为贫苦家庭的适龄学生进行义务教育劝导,保障义务教育就学率100%;在基本医疗方面,鼓励农民群众缴纳医保,针对农村贫困户采取一定政策补助,让其免费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使其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在住房安全方面,进村入户核查,重点检查房屋有无倾斜,外墙、屋面、屋檐、阳台等重要结构是否有大裂缝、扭曲,房屋内地面和顶层有无渗水,梁、柱承重墙、楼梯主体结构有无大裂痕等。排查农村住房安全隐患,保障住户安全。扶贫数据看上去很美,不代表贫困群众真的满意。所以,扶贫干部,党员干部要下到脱贫攻坚一线,求真务实,踏石留痕,把扶真贫、真扶贫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一鼓作气,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奠定的基础。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对外发布,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时披露了上述数字。根据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
脱贫的三保障指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指的是义务教育的保障、基本医疗的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而且“三保障”还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
(一) 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街接。综合考虑维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当地物价水平、财政保障能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要按规定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细化核算范围和计算方法,对于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必要的就业成本等,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可按规定适当扣减。加强动态管理,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要开展定期复核,不再符合条件的按程序退出,重新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具体渐退办法、渐退期限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二) 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不含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本意见所称重度残疾人是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级智力残疾人、三级精神残疾人;重病患者是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获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人员。具体认定办法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制定。
三保障一兜底是什么
法律分析:“三保障”指的是新农合保障,新农合大病保险保障,民政医疗救助保障:“一兜底”指的是政府兜底:“一补充”特指慢性病补充医疗保障。“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构成了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体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脱贫攻坚的三保障是
法律分析: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三条 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三保障是哪三保障?
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义务教育有保障: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基本医疗有保障: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住房安全有保障:2020年前完成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力度加大。
三保障的意义
“三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体现,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如期完成“三保障”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但是在全面小康过程中出现的缺衣、少粮、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也一直是最大难点和痛点。因此顺利实现“三保障”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保障”既要求提高贫困人口物质生活水平,彻底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又强调实现“温饱型”脱贫向“保障型”脱贫升级,通过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服务的供给,减少相对贫困,使贫困人口在满足温饱需求的基础上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奔头。
二不愁三保障指什么
法律分析:"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2019年中央决算的决议》 第二条 第二款 (二)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支持脱贫攻坚。落实和完善精准扶贫举措,围绕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突出短板,强化脱贫攻坚投入保障。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261亿元,增长18.9%,进一步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其他相关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额度分配继续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下达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294亿元,支持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建设任务。利用跨省域补充耕地收入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收入安排817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全国832个贫困县已整合2019年各级财政涉农资金超过3200亿元。出台对企业扶贫捐赠支出所得税税前据实扣除、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政府采购支持脱贫攻坚等政策。推进扶贫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年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9万人,贫困县摘帽344个。积极支持污染防治。将污染防治攻坚作为重点保障和优先支出领域,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范围。分两批将40个城市纳入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政策范围。继续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加快推动形成长江大保护格局。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渤海综合治理,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积极推动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按照“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统筹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和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各地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主动接受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借、用、还的全过程监督。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专项债券项目单位偿债责任,严防专项债券风险。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责任追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2019年地方政府债券共发行43624亿元,到期偿还债券本金13152亿元,支付利息6567亿元,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3098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余额限额240774亿元以内。同时,协助稳妥处置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监管,推动提升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脱贫攻坚战三保障是什么
法律分析:“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完成的质量。
法律依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的指标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在的脱贫攻坚工作,衡量贫困人口是不是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脱贫攻坚战提出三保障指什么
法律分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法律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 (七)总体目标。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两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2021年2月25日,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截至2019年9月,全国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数由5月的15万减少至2.7万。各级教育部门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不让寒门子弟因贫失学;各地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人数有520多万人,到8月底已解决410多万人,剩下的100多万人将于2019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截止2021年2月25日,根据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普查结果和非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抽样调查结果推算,中西部22省(区、市)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保障。
法律依据:《“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第三条 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好了,关于“三保障指的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三保障指的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