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的程序怎么走(你了解工伤赔偿处理流程吗?繁琐超乎想象)
一、工伤赔偿的程序怎么走第一、确认劳动关系的程序大部分工伤案件都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由于劳动关系是进行工伤认定的必备要件,在劳动关系不能得到证明的情况下,...
一、工伤赔偿的程序怎么走
第一、确认劳动关系的程序
大部分工伤案件都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由于劳动关系是进行工伤认定的必备要件,在劳动关系不能得到证明的情况下,工伤案件的其他程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劳动关系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劳动关系的确认也就成为第一步要走的程序。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或是人民法院(如果法院受理,并且以劳动争议为由驳回你的诉请)来确认。本案中,虽说当事人与用人单位所签劳动合同存在重大瑕疵,但由于用人单位的承认,也就免去了这一步,但为此整理证据而花费的时间却超这了两个月,但这个时候用人单位却认为当事人并不是因公出差,而为因私。
第二、工伤认定程序。
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不在30天内提起工伤认定,那劳动者只能是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一年内,向有管辖权的工伤认定委员会提起工伤认定了。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后,工伤认定委员会有权根据劳动者提供的材料而决定是否予以受理。在工伤认定委员会受理后,其应当在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假如做出了予以认定为工伤的决定,那我恭喜你,因为你已通过工伤赔偿案件中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予以认定,也不要灰心,你还有机会。要记住,从送达给你第二天算起,你可以向工伤认定委员会所在人民政府或是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就本案而言,由于证据准备的充分,而与工伤认定委员会的沟通也比较及时,顺利通过。
第三、停工留薪期。
《工伤保险条例》在33条,对停工留薪期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根据《郑州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鉴定办法》的定义,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并享受相应工伤保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含不稳定期和恢复期。就严格意义而言,停工留薪期并不算是一个法律上所称的程序。但由于其在某些情况下会耗时很长,并且在停工留薪期内不能进行下一步的程序,所以在此也就以一个程序来写了。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月,但可以对停工留薪期的长短进行鉴定。由于不同的事故伤害其停工留薪不一样,所以应根据个案来确定其期限的长短。本案中,当事人所受伤害特别严重,根据《郑州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分类目录》,当事人所受伤害其停工留薪期至少为9个月,对于当事人而言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但我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四、劳动能力鉴定。当劳动者的停工留薪期一过(也有在工伤认定的过程中,劳动者的停工留薪期就有已过去的可能),就可以稍微高兴的拿着工伤认定书,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了,记住要准备好进行鉴定申请的材料哦。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情况复杂的,最多可延长30日。在鉴定结论做出之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该再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似乎劳动能力鉴定做完,就可以商谈保险待遇了。如果没有意外我想这个时候,你可以和用人单位坐在一起聊聊了。只是在工伤赔偿案件中,意外太多。本案中,由于双方分岐太大,而只能走下一步程序了。
第四、劳动仲裁程序。
终于认定为工伤了,而且也拿到了劳动能力鉴定书。这个时候,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想,即使用人单位不主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而进入劳动仲裁程序,那也稳操胜券了,单位只有赔钱的份了。这样想没什么错,只是工伤职工必须注意了,必须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仲裁其实就是一个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过程。但想走到这个程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之前还应该有许多路要走(以下再讨论)。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当在组成仲裁庭后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起诉到法院,于是案件又进入到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以为见到了光明,可惜还是半路上呢。而本案,却是卡在半路上,多少有些无奈。
第五、行政复议程序。
劳动者不知费了多少的心血,才把工伤认定决定书拿到手,但用人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不会束手待毙,于是用人单位又开启了行政复议这个程序。在工伤认定决定书做出之后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60日内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工伤认定复议机关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假如案件已经走到了劳动仲裁的程序,而用人单位又提起了行政复议,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委员会中止案件的审理,而待行政复议或之后可能发生的行政诉讼案件结束,然后依案件结果决定案件是否继续审理。而本案就是进入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向前走不了,甚至还有可能面对重回原点的风险。
第六、工伤行政诉讼程序。
对于本案双方利益冲突太大,无论行政复议的结果如何,均会有一方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若责令重新做出工伤认定,则可能出现程序循环的可能。如果这样,对于当事人而言则太残忍了。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复议结论或者工伤认定结论,或者判决劳动行政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一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按照法律规定法院不能直接判决构成工伤或者不构成工伤,而只能维持复议决定及工伤认定结论,或者撤销复议决定及工伤认定结论,并责令劳动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并且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提起上诉。
二审的判决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1、维持属于工伤的认定结论;2、维持不属于工伤的认定结论;3、撤销属于工伤或者不属于工伤的认定结论,并责令劳动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上述第一种情形,下一步进入或继续工伤赔偿的劳动争议程序;上述第二种情形,职工的工伤维权程序结束;第三种情形,案子将再次进入由劳动行政部门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的程序,则可能会出现程序的又一个循环,因为对重新做出的工伤认定还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若复议机关维持了工伤认定的结论,用人单位想在行主政诉讼中推翻该结论,难度很大。因此,当走到行政复议这一步的时候,做为律师要提请当事人注意,并且认真对待,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否则之前的工作很可能会成为无用功。
第七、工伤赔偿的民事诉讼。
假使本案一切顺利,并由劳动部门做出了,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劳动仲裁。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而又在15日内起诉到法院。于是案件又进入到了工伤赔偿的诉讼程序。一审的审判期限为6个月。在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又在15日内向二审法院上诉,二审的审判期限为3个月。二审的结果可能维持一审的判决或者直接改判,也可能是发回一审法院重审,而对重审后的判决不服,还可以再次提起上诉。二审判决的结果可能是支持或者部分支持职工的诉讼请求,也可能是驳回了职工的诉讼请求。如果二审法院的判决驳回了职工的诉讼请求,那么职工的工伤赔偿程序结束。
第八、执行程序。
在劳动部门和主办本案的经办人沟通过程中,经办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工伤案件很麻烦,也很复杂,即使我给你们做出了工伤认定的结论,并且你们顺利走完了所有程序,难道就能拿到钱吗,当然经办人员说的不仅是指执行问题,但也至少说明了,我们时常听说的执行难。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并且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6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知识点以及解答,若是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可以向蓝箭律师网进行法律咨询。
工伤赔偿的程序怎么走拓展阅读
你了解工伤赔偿处理流程吗?繁琐超乎想象
正常情形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购买社保,员工受伤后,单位便会主动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由社保基金进行赔付。如果用人单位不主动去做工伤认定,那就会与受伤员工发生工伤赔偿争议。
根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需要走的维权之路也不一样。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
在此种情形下,如果用人单位不去申请认定工伤,那受伤员工或其直系亲属就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去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这一步与用人单位给员工缴没缴社保无关,即使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社保,员工也可以去申请工伤认定。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1、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其实根据《关于确认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即使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依然可以根据其他证据来认定受伤员工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比如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件、职工信息登记表、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
由于我国权力机关的设置,人社局并不是确认劳动关系的法定机构,就会出现劳动者在没有劳动合同但是有上述的其他证据时,人社局也没有办法依靠这些证据直接就做工伤认定,会依然要求受伤职工先去仲裁申请确认劳动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裁决并不是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裁决结果不服的,都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仲裁裁决,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上诉。
也就是说,就确认劳动关系这一个流程,就有可能面临仲裁→一审→二审三个流程,如果用人单位故意拖延时间,很轻松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2、人社局: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关系确认之后,员工就可以去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审核后会出书面的认定材料,认定上工伤后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了,一般就是让员工拿着工伤认定材料和病历等相关材料到指定的医院做鉴定,看能不能构成伤残及伤残等级,伤残等级共十级,最低的是十级,数字越小代表伤残越严重。
工伤认定可以申请复议,劳动能力鉴定可以申请再次鉴定,这期间又会花费许多时间。
做完这些后终于可以要求工伤赔偿了。
3、仲裁: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这个步骤根据用人单位是否给员工缴纳社保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用人单位给员工缴了社保,员工就可以要求公司配合申报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就是“三个一次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三个一次性的计算基数不一样,一次性伤残是以员工受伤前12个月的实际工资收入为基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以工伤发生时上一年度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基数。因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由社保基金直接支付,所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般是以用人单位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基数作为核算基数的,有时候员工会疑惑为什么不是12个月,这就是理由。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缴社保,那受伤员工就只有又申请仲裁,要求其承担工伤保险待遇责任,这时就会算出具体的赔偿金额了,除了前面的三个一次性,还有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交通费等赔偿款项。
这个仲裁裁决也不是终局裁决,对结果不服的,还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又陷入了仲裁→一审→二审的流程中。
4、法院:申请执行
拿到仲裁裁决或者法院判决后,用人单位还是不给钱的,员工就只有向法院申请执行了。
用人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员工可以向人社局申请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人社局把钱给员工后,再去向用人单位追偿,说实话,这种就理论操作可行,到目前为止,成都只有1个这样的案例,而且程序还是员工申请先行支付,人社局不给,然后员工去提行政诉讼后才拿到的。
综上,最长有十几个程序(不包括申请先行支付的行政诉讼)需要走,实践中需要全部走完的工伤案件也不少,这些程序没个一年以上的时间是走不下来的,这也是即使大多数工伤案件不算疑难案件,但律师费并不便宜的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工伤赔偿的程序怎么走(你了解工伤赔偿处理流程吗?繁琐超乎想象)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