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欺诈销售如何认定(开发商欺诈销售有哪些行为)
导读: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产销售过程中出现销售欺诈行为的界定如下:在销售现房的过程中,蓄意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住房伪装成合格乃至优质住房来招揽顾客;在销售现房时,...
开发商欺诈销售如何认定
导读: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产销售过程中出现销售欺诈行为的界定如下:在销售现房的过程中,蓄意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住房伪装成合格乃至优质住房来招揽顾客;在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住房实际使用面积,以期获取暴利;或者是,将一般的合规住房冒充为优质工程项目,借此方式诈骗并额外收取优质工程费用。一、开发商欺诈销售如何认定
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产销售过程中出现销售欺诈行为的界定如下:在销售现房的过程中,蓄意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住房伪装成合格乃至优质住房来招揽顾客;在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住房实际使用面积,以期获取暴利;或者是,将一般的合规住房冒充为优质工程项目,借此方式诈骗并额外收取优质工程费用。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发布商品房销售宣传广告,其实我们应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
二、开发商欺诈诱导消费违法吗
虽然诱导消费在法律上并未被明确认定为违法行为,但这种行为往往涉及到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最基本的知情权以及享有公平交易环境的权利。因此,应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对其遭受的损失给予相应的赔偿,且该赔偿金的额度应为消费者所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价格的三倍;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仍低于五百元,则应赔偿五百元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其实我们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产销售过程中出现销售欺诈行为的界定如下:在销售现房的过程中,蓄意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住房伪装成合格乃至优质住房来招揽顾客;在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住房实际使用面积,以期获取暴利;或者是,将一般的合规住房冒充为优质工程项目,借此方式诈骗并额外收取优质工程费用。
开发商欺诈销售有哪些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等等。一、开发商欺诈销售有哪些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不可实现的虚假宣传的。
二、何时开发商要双倍赔偿
出现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房屋的买受人其实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其实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三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四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五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
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
实践中,商品房销售欺诈主要存在于预售阶段,而现在商品房预售模式的盛行,买受人购买的都是期房。在期房买卖过程中,买受人买房时所获取的信息很少,大多都只能通过通过开发商的宣传、介绍来选择,并且开发商都处于强势地位,所以很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称受到开发商的欺骗,损害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