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下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1-11)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P2-6)1、二月革命:...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初中九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九下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1-11)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P2-6)
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参与者:工人、革命士兵。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性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推翻临时政府。结果: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二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7-11)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新在运用商品经济,多种经济来发展经济。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最早是乌、俄、白、外高加索—后增加到15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P14-29)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14-19)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1)巴黎和会(1919.1-6):参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识图P14三巨头)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识图P15签署《凡尔赛和约》和右图)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4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P20-23)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1929——1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给与补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⑤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特点)
第5 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P25-29)
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2)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3、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1)主力:军部。(2)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4、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9)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二战前)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英、法等西方大国对德、日、意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二战的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德军占领法国的西欧和北欧国家。其推行绥靖政策自食其果。
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6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败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使得军地一次失败。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内容:A.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②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9、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1、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c、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d、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①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②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四、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①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①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②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④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乌、俄、白、外高加索—15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③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 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
①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②《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③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2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危机的影响:①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②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罗斯福新政:①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②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给与补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④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一主力:军部。二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5、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①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②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③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②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7、二战的转折点:1942年-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6日,盟军组织了诺曼底登陆战,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了两面被夹击的境地,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崩溃。
9、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0、二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一战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足一战后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挑起了战争的爆发。②直接原因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导致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进一步激起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加速了战争的爆发。③此外,西方大国采取的绥靖政策也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对战争的爆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1、二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使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2)积极影响:①二战结束后,一些战时的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如原子弹技术导致了原子能的应用,导弹技术导致了航天技术的发展。)②受苏联影响,二战后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东欧八国等二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沉重打击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纳米比亚等国二战后走上独立道路。)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这场战争的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同盟;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2)启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团结起来力量大;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20世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70-80年代的危机与调整: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负债国。
3、新经济的出现:①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②、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给予了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
①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盟的成立: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成立后,老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使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3、日本的崛起
①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b、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c、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d、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4、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①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②对中国的借鉴: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苏联解体的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戈尔巴乔夫所实行的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二、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2、东欧剧变的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要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和政策;②要成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领导地位;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四、中东问题
1、中东战争的爆发: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之后,随着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建立,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历史上称为中东战争,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2、中东局势长期动荡的原因:中东局势的长期动荡,是由于这一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问题)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3、当今世界影响世界安全和平的主要因素: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②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和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到世界和平。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了一个整体。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此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影响: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3、特点:①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表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请结合我国建国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实际的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而且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证明是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当时当地实际的结合,首先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因为事情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首先分析一个时代转变成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区分各个时代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之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的转变,其特征之一是地球上的全部领土已被资本主义列强各国瓜分完毕,之二是资本主义各国极其不平衡的和跳跃式的发展,使他们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对比发生急剧变化,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内的均势,在它们中间出现了重新分割世界的趋向,使帝国主义战争成为不可避免,这就阻碍了垄断资本的势力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斗争中达到统一,为革命无产阶级冲破阵线的最薄弱环节创造了可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20世纪初期的这个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所持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欧洲大多数发达国家同时发动、陆续取胜的观点,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在资本主义较不发达的俄国首先获得胜利得新理论,并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错误分析,使他们进一步背离马克思主义,由机会主义者进而堕落成社会黑沙文主义者。19世纪欧洲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伯恩施坦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避免经济灾难的灵活性,而英国工人运动的成就则使他滋长和发展了通过民主改革就可使资本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幻想,据此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革命会造成经济上的混乱,进而破坏现代生产最复杂的结构,而不可能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都是空想,考茨基则提出超帝国主义论来,认为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对世界的共同剥削,将代替民族金融资本彼此之间的战争。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所作的这种错误分析,使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竭力否认帝国主义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性,竭力反对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战略方针,最终使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转到本国帝国主义政府方面去,成为无产阶级的叛徒和变节者、资产阶级战争的拥护者。(二)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但在二战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几经曲折反复,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时代主题发生了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军备竞赛、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让位给了首先是争夺综合国力优势、特别是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的斗争,国际斗争的主舞台由战场转到了市场,在这种形式下,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关键的因素,经济优先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发展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中一个重大的关键问题。时代主题的转换,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把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去的和平环境,又提供了把社会主义国家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中,积极利用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有利条件,来促进其经济加速发展的机遇。邓小平领导我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他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从而使我国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原苏联之所以会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由20世纪上半叶的节节取胜,变成在20世纪下半业的渐渐败下阵来,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没有适应于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换,对自己的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一直在重复资本主义总危机在进一步加深和加剧的论断,在1981年苏共26大以后,勃列日涅夫还无视时代主题的转换而同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苏联有实际可能在世界各国主义体系一系列环节实行进攻性阶级斗争战略,宣称苏联随时作好使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的准备,并把其国民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军费开支,给苏联经济带来难以忍受的沉重负担,而在由此导致苏联经济不断滑坡的形势下上台执政的戈尔巴乔夫,又在其"改革"中由科学社会主义改宗"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解体。(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实际相结合,也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在这方面,中国革命同1918--1923年的西方革命,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事业又一次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胜利,因为它既是十月革命的继续,又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独立创立的不同于欧洲革命道路的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列宁早就指出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它们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却完全不顾中国的国情,把从莫斯科传来的任何意见,都看作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使革命遭到严重挫折。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经过反复的摸索,终于找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的道路。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走的是一条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无产阶级政党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教育工人,生息力量,准备最后推翻资本主义;而在革命危机来临时,就在城市举行总罢工和工人武装起义,首先占领城市,然后进攻农村。反之,中国所开辟的却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是说,用不同于十月革命的方法走了十月革命所开创的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道路。与1918--1923年间相继失败的西方革命相比,中国革命的意义就更加突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欧洲曾出现过前所未有的革命浪潮:1918年1月,芬兰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府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秋,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人民开展的民族民主革命,先后挣脱哈布斯堡王朝的枷锁,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1918年11月,德国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霍亨索伦王朝;1919年3月,匈牙利******民创建了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4月,德国巴伐利亚地区先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6月,斯洛伐克成立了苏维埃***;1920年7月,波兰无产阶级建立了波兰临时革命委员会;1923年10月中旬,在德国的萨克逊和图林根两个地区建立了由***和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组成的工人政府;1923年10月23日,德国******台尔曼率领汉堡工人举行武装起义……然而,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革命全都失败了。为什么?从广义来说,一个根本性原因就在于,他们错误地把那个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同这个时代中一个国家爆发革命的具体历史时机已经成熟混为一谈,并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运动战战略,而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时当地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和实行一条切实本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意大利******葛兰西曾分析说:俄国革命之所以会获胜,是因为它采取的运动战,符合于那里的半封建的军事官僚国家的政权结构的特征的缘故;而西方革命之所以失败,则是,因为没有采用符合于那里的资本主义政权结构特征的阵地战,而不恰当的搬用了俄国的运动战战略,所以遭到了失败。因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在俄国不同,统治阶级的统治,主要的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领导权的基础上,建立在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统治(通过选举)所给予的"同意"的基础上,这就使西方的国家和市民社会有个恰当的关系,当国家震撼时,市民社会的坚实机构就立刻显示出来,国家只是一个外部沟渠,在它后面有一个强有力的堡垒和土木工事的体系。对政治艺术来说,就是阵地战中的前线"壕沟"和永久防御工事。所以,在西方国家应采用符合于其政权机构特征的"阵地战"战略,先一个又一个地夺取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领导权,只有把这些领导权阵地统统夺过来了,无产阶级才能取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胜利。(四)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时当地的实际相结合,还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同斯大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从基本思路来看,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尝试。众所周知,1918年开始的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就其为应付战争和经济破坏而被迫采取的临时措施而言取得了成功,但就其作为急于求成地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方法而言,却遭到了失败,并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乱。于是,从1921年春开始,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列宁转而实行以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逐步过渡为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容许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同力图复活的资本主义,在通过市场来满足千百万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竞赛;而就其内容来说,新经济政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新政策:一是对小商品经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自由、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二是,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允许私人资本主义一定程度上存在,采取租让制、租借制、合营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五种形式去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整顿国营经济,实行经济核算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在于找到了同农民经济的结合,从而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斯大林在1928年以后推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主要在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个方面不同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关于国家工业化,列宁一方面强调大工业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唯一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认为,为了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发展农业。而在斯大林领导下,发展工业的方针却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而根本不题发展重工业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关系;关于农业集体化,列宁一面强调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改革小农一要把农业集体化的利益同农民的私人利益结合起来;二要有使农民的全部心理健全起来的物质技术基础;三要坚持农民资源的原则,不能采取剥夺农民的办法强迫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斯大林从1929年11月开始,却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民的觉悟程度以及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文化方面的承受能力,依靠上层建筑的力量,用强制手段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后又提出从限制富农阶级趋向的政策过渡到消灭富农阶段的政策。斯大林的这种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虽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苏联由一个在经济、技术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国,但在另一方面,却又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使苏联的国民经济长期的严重比例失调,农民负担过重,农业严重落后,城市消费品长期短缺,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这又导致了对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忽视,影响所及,还促成了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实例和正反对比中,可以看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要求,而且也是在实践中反复得到证明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哪里实行了这种结合,哪里的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到失败和挫折。
列宁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成功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科学开始变成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只是阐明了这一理论由科学变成现实的必然性和一般规律,不可能解决实现这种转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何结合俄国国情,探索和开创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十月革命后列宁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列宁把对这一课题的探索比作“攀登一座还没有探测过的非常险峻的高山”,其艰巨性和历史意义不亚于十月革命,二者一起共同构成了列宁一生的两大贡献。 一、列宁运用历史辩证法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深受其哲学思想指导的。把握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最重要的是抓住其深层的哲学方法论。《论我国革命》就是一篇体现其哲学方法论的论文,是列宁最后著述中的“哲学篇”。可以说,列宁“探索”的过程,走的是由一开始注重“书本的公式”到逐渐注重“生活的公式”的过程,是运用一系列历史辩证法的过程,没有这些历史辩证法的运用,就提不出“新经济政策”和“落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构想”,也难以应对反对者的挑战。这些历史辩证法,很大程度上是由《哲学笔记》奠定并发展而来的。没有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唯物辩证法一般理论的研究,就没有晚年他对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首先,列宁运用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使他得以从“书本的公式”走 向“生活的公式”,注重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书本理论同特殊国情相结合,从而注重把“俄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小农经济占优势”这一基本国情,作为探索俄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出发点。由此出发,列宁认识到俄国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是行不通的,必须采取间接过渡的办法。 其次,列宁运用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法、目的和手段的辩证法,深刻认识到,必须通过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形式和途径,来改造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主义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对立的一面,但列宁在对立中看到了二者也有统一的一面,并且在所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形式即可利用的手段中,国家资本主义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如租让制、租借制、合作社和代购代销),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家的资金、技术、商业经验和经营管理方式等,来改造小农经济、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来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准备。目的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但根据俄国当时的国情,只有采取“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手段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 正是由于列宁懂得并熟练运用历史辩证法,才使他走出和扬弃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模式,纠正了在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被证明了的错误,制定了“新经济政策”,寻找到由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形式。“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列宁的一种权宜之计,也不是从书本公式出发得出的结论,而是从生活公式即俄国现实国情出发而取得的一大成果。“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改造小农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并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列宁运用革命和建设的辩证法,制定出了落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构想和行动纲领。列宁在探索过程中终于发现,新经济政策正是符合俄国特殊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所以他试图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对这条新路提出更为完整的总体构想和行动纲领。列宁认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要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从政治上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为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政治前提。但在这一前提下建成社会主义却是十分艰巨的,只有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文化上大力提高国民的素质,才能巩固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而在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以下困难: 革命容易建设难。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敌人是可以明显识别的,且已经腐朽,无产阶级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热情把他们组织起来,推翻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权,革命自然比较容易。但建立新政权并不等于建成社会主义,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这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俄国的社会基础即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小农经济又占优势,国民对社会主义建设以及解决其中的一系列难题还缺乏经验,整体素质不高,而且,社会主义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革整个社会的命,其阻力和难度之大是不难想象的。 开始容易完成难。革命的胜利使人民大众获得政治解放,他们为刚刚取得的胜利所鼓舞,具有高昂的政治热情,并把这种热情立即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由这种解放所带来的政治热情和建设热情,使俄国初期在抵御国内外敌人的战争中,在刚刚开始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进入和平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解放感带来的政治热情和建设热情会逐渐退去,新的问题和困难又会逐渐暴露出来,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要求被提到日程,“建设难”的事实也被凸显出来,因而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就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国有化容易社会化难。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以后,会凭其政治革命热情动员群众,把生产资料收归国家和人民所有,国有化自然比较容易。但要把已经国有化的生产资料变成为每个劳动公民所有,即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则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难就难在观念束缚,难在一些人不愿意自觉放弃既得利益,难在一时建立不起一种新的经济秩序。 此外,还有唯书容易唯实难,集权专权容易分权督权难。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从经济、文化和政治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论合作制》中,列宁提出了经济建设的构想。在经济建设上,需要着重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俄国战争结束后,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转变、工作重心的转移及其意义。列宁指出:“这种根本转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二是列宁特别关注 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列宁针对当时俄国一些***人和领导干部政治“热情”有余而建设“方法”不足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在于找到正确的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指建设社会主义或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三是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问题上,列宁提出在商品经济建设上实行六种“分离”:(1)商品货币关系同资本主义分开;(2)政企分开;(3)经济行为同政治行为分开;(4)社会主义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分开;(5)把社会主义目的同社会主义手段分开(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手段);(6)把农民同小生产分开,过去把农民等同于小生产者,现在把农民看做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 在《日记摘要》中,列宁提出文化建设的构想。在文化建设上,需要着重注意的也有三点: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应既见物又见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实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经营管理的本领。列宁说:“俄国无产阶级既有政权,也有各种资源,所缺少的一是文化,二是经营管理本领。因此,加强文化力量,提高管理本领,现在全部工作、全部政策的关键在于此,全在于此,仅在于此”。第二,辩证地对待资本主义的文明和文化,既要反对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又要反对俄国内部敌视资本主义发达的文明。第三,文化建设在进程上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这些思想对我们有两点启发:其一,要培养“专家型”、“思想型”和“管理型”的人才;其二,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宜采取兵团式、歼灭战式、群众运动式和急风暴雨式的方式,要坚持做好经常性的工作,平等对话,促膝谈心,感情交流,从容讨论,深入细致,循序渐进。 在《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两篇文章中,列宁提出政治建设的构想。在政治建设上,其中心内容及其实质,是要从制度与人的关系入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列宁注重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但更注重对其进行制度管理。法律制度高于权力,组织制度大于“人情关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应防止狭隘的人情关系向社会公共领域渗透以及对制度规范的破坏。我国现在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既激发了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也诱发和滋长了人的贪欲和物欲,所以,我们既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要追求创造的最大化,还要追求制度规范的最严格化。 第四,列宁运用一般和特殊的辩证法、统一和多样的辩证法,认为落后的俄国完全可以选择一条具有俄国民族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的心路历程是:钻研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理论(《哲学笔记》)——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特征(《帝国主义论》)——探索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通过历史发展的特殊方式表现出来的,各国走向社会主义应有不同的“走法”,俄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固然不能越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路线,但却使俄国走向社会主义有自己特殊的“走法”,这就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既体现着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从封建主义经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发展顺序上的一般规律,内在要求俄国必须利用资本主义。俄国利用资本主义成果来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行“退却”,即经历国家资本主义过渡阶段,承认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等,都是这一一般规律的具体体现),又体现着俄国的民族特色(国家资本主义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而是受苏维埃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 最后,列宁运用前进和倒退的辩证法、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法、书本原则和实践效果的辩证法,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作出富有哲学智慧的回应。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及其具体实施,实际上意味着可以充分接纳资本主义一切于俄国有用的东西。无疑,这是对他过去刻意追求的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否定。对此,俄国一开始就存有不同意见,引起了不同争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当时俄国也出现了一场关于新经济政策是“姓社姓资”的争论。 对这种争论,列宁采取的态度和办法是:少争论些字眼,多积累些实践经验;不能根据旧书本理解社会主义,而应根据俄国国情和实践效果理解社会主义;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利用资本主义积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应通过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规定和限制资本主义因素起作用的范围;社会主义的目标不能忘记,这是原则性,但可以灵活运用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倒退,而是为了更好地向社会主义前进。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时间短暂,列宁还没有完全解决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许多难题。如未来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否消灭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等,列宁未明确回答。 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 来自: 免费论文网 二、列宁 的“探索”之当代意义 列宁一生比较注重运用哲学思维总结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晚年病重的列宁被迫离开日理万机的工作,但却“因祸得福”,能够冷静地对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经验教训加以哲学反思和总结。“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一石破天惊之语,集中反映了列宁对俄国如何建成社会主义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所取得的成果,也体现他深刻总结了十月革命后从夺取俄国到管理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教训。这种哲学总结,对经济文化落后的我国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列宁当时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今天在我国同样存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从寻找社会主义改革之路的高度,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一“总结”的当代价值。 1.在认识社会主义问题上,应根据实践生活经验,而不能根据书本。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时,碰到的首要理论问题,是一般和个别的矛盾。十月革命后,他根据多年的哲学探索和社会实践逐步深刻认识到,生活的公式高于书本的公式,任何一般都不能完全包括个别的全部内容,因此,不能把认识停留在抽象的一般上,而应注重把握个别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探寻一般的特殊表现方式。由此,应注重研究由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所创立的生气勃勃的的社会主义,应根据实践生活经验来认识和理解正在建设的现实的社会主义,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扬弃和纠正原有过时的结论,勇于突破原先的认识水平,从而不断作出新的结论,而不能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和理解现实的社会主义,不能固守原有的书本结论不放,不能“为死教条而牺牲活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列宁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主义的根据和出发点的改变。由于列宁正确解决了一般和特殊、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所以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以及相关的问题找到了科学的方法论。邓小平则强调,社会主义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从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出发,来认识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所创立的或正在实践中的现实的社会主义。 2.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据、出发点和模式上,应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辩证性的哲学思维方法。 列宁运用观察的客观性(从俄国国情出发)和辩证性(从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中看到统一)这一思维方法,反思和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逐渐悟出这样的道理: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俄国不可能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分配,如果一意孤行,就有灭亡的危险。因为俄国的国情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成分多元而小农经济占优势,文化也非常落后,这就决定俄国不能搞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而必须采取间接过渡的办法,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因素来改造小农经济,搞“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原则和目标是社会主义的,但方式上应根据俄国国情来利用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改变的只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这是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和方式上的改变。正是由于列宁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法,所以为选择一种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提供了根据。 建国后,我们未能借鉴列宁关于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成果,更多是受“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结果走了很大弯路。列宁的探索对邓小平有很大启发。中国也曾是小农经济占优势且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并且是从封建经济经过革命取得社会主义政权而进入社会主义的。那么,如何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呢?过去我们走着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相似的道路,采取“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模式。实践证明不成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按照书本上的公式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行不通,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来寻求“走法”,这就是使中国社会主义“退回”到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意味着:中国不具备搞“一大二公三纯”社会主义的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将是长期和复杂的,因而中国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一切于我有用有利的因素来发展生产力,而不应一味纠缠于“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必须把精力用在探寻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式上。20世纪后半期,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曲折或演变,这不是社会主义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某种不正确的方式或模式出了问题,同理,马克思主义出现某种危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有了问题,而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某种不正确的方式(如教条主义)有了问题,问题大都出现在“方式”上。因此,关键的问题,是纠正对待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的方式,寻求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实现方式或形式。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不是在“主义”层面上进行的,而多是在“方式”层面上进行的,它是对过去 长期刻意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否定,同时也包含着不能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而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因素来打好社会主义基础的思想。 列宁的构想并没有违背他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反而是这一思想的特殊实现形式。社会发展总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内在必然的进程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列宁依据这一规律,在早期论证了俄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在晚年论证了俄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某些国家,比如中国和苏联,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不仅不与这种一般“自然历史过程”相矛盾,恰恰是这一过程的特殊实现方式。这是因为: 其一,中国和苏联跨越资本主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当这种反作用完成之后,由于资本主义是反封建的最有力武器,同时又积累了许多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所以又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和成果来发展生产力。这里,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跨越,但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和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则不能跨越。 其二,在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限度内,人们可以选择这样或那样的生产关系,但这样或那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这样,在我国和苏联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出现在生产关系上“向后退”的情形,即确定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苏联处于“迂回过渡阶段”,强调我国在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努力寻求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某种存在和一定发展,必须去完成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中已经完成的任务——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重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特征。因此,在初级阶段,我们建设的实际上是包含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社会主义。这里,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可以跨越,但这一阶段所应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采取的“退却”则不能跨越。 其三,中国和苏联是先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意味着中国和苏联只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形式和前提,还不具备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基础,因而只能算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而要建成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具备雄厚的生产力基础和人才基础,为此就必须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和发展生产力的有益方法。换言之,中国和苏联必须在吸收资本主义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列宁指出:“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这里,走向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走法”可以跨越,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和有益的方法则不能跨越。 最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这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跨越,但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则不能跨越。 以上四方面的“不能跨越”,可以说都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内在必然要求,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特殊体现或实现形式。 3.在发展生产力的方式上,应根据目的和效果来选择手段,应根据在对立中看到统一的辩证思维,来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益的方法发展生产力。 列宁十分关注发展生产力这一目的,为此,他很自然地去关注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采取何种手段决定达到目的的效果,而选择什么手段达到目的,要依据当时的国情。在列宁看来,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因为资本主义在它产生发展的几百年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明成果。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把大胆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方法,必须使劳动群众学会从“按亚洲方式做买卖”(主要依靠政治热情和行政手段,人情关系和行政权力干预商业活动),转变到“按欧洲方式做买卖”(主要按商业化原则办事,实行经济成本核算,根据市场竞争、价值规律从事商业活动)。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方式上的改变。这里,由于列宁正确处理了目的、效果和手段的辩证关系,正确运用“在对立中看到统一”的辩证思维,所以才把大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方式。在1958-1978年这20年,我国比较注重根据抽象的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质”来选择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所以把“一大二公三 纯”看做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形式,也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相互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根据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效果”(“三个有利于”),来选择发展生产力的方式,由此,把市场经济、股份制等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即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看做是相互促进的:用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矫正市场经济的弊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设计以及实践历程,主要就是围绕“发展生产力的方式”这一核心线索进行的,他所主张的改革开放,也主要是在“寻求发展生产力的方式”这一层次上展开的。可以说,探寻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方式,是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出发点和核心,邓小平全部社会活动的焦点及其理论突破和伟大贡献就在这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及其发展历程的焦点就在这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难点就在这里,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也在这里。 4.在对社会主义的评价和态度上,应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效果,而不能依据抽象的社会主义原则,应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抽象空谈社会主义。 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一定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否则,社会主义就没有资格取代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这里,列宁是重社会主义建设之实,将社会主义之名建立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名称上抽象地空谈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这是列宁在评价社会主义的尺度上的改变。在我国人民公社时期,我们一味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之名,忽视社会主义之实;“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主张“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有一种思维定势是,凡事都要抽象地追问“姓社姓资”。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这种重社会主义之名(抽象的性质、原则)而轻建设社会主义之实(实际效果、实际内容和实际水平)的危害,实现了思维方式的创新,明确主张“正名求实”和“以实正名”。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作了不同于传统理解的新的理解,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种重新理解的社会主义是求实的社会主义,是把抽象的一般原则具体转化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他还主张,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以其实力来证明社会主义是合格的、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即以其“实”来正其“名”。这就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不能搞花架子,而应注重实际效果。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其重要一条,就是反对在抽象的名称概念上的争论,诉诸于人民群众的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行动。 由此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列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够解决落后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哲学在其中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因此,要真正理解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就必须理解列宁的哲学,理解列宁的历史辩证法。正确的哲学理论绝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无用的东西,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思维的方法,是指导我们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它对人们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和改进领导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实质: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特点:农业上,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
工业上,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
启示: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重视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美国经济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
美国经济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
美国的“新经济”具有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至今,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远远超出战后美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 成为战后美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人自美国经济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日本、德国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了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本、德国的局面,使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2)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其主要内容之一的“企业重组”,美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仍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 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这是美国30年来的最低水平。
(3)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 *** 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消费物价指数从1992年降至3O后, 至今未见反弹,1998年仅为1%。国内生产总值的紧缩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4.3%逐步降至1993年以来的2%,1997年第4季度,该指数仅增长了1.5%,全年则为1.8%,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4)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近10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强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1991一199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共增长了近12个百分点,超过了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增幅。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90年代却增长缓慢,结果,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而使美国得以在90年代初期相继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5)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
由于克林顿 *** 采取了强有力的增税减支政策,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892亿美元逐步减少到1996年的1168亿美元,联邦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4.93%下降到1996年的3%以下。1997年美国实际联邦财政赤字仅为226亿美元。1998年2月,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克林顿 *** 提出的财政预算平衡方案,力争到1999年消除联邦财政赤字,而实际上,美国联邦 *** 在1998年度就已实现了728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
一、据世界银行报告,2015年全球GDP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仍然为美国,占比24.32%;其次,是中国,GDP总量占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国家分别是是日本、德国,占比分别为5.91%、4.54%。
二、中国澳门自2010年开始,居于世界人均GDP排行榜的前十名,并逐年上升。同时出现在总量和人均榜前列的有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可谓又大又强。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战前后美国一直在开发本国能源,以农业出口,工业出口,原油加工为经济主要支撑.
那位知道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信息化和全球化 .高速度和低通胀
日本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当前日本经济正处在战后第14次周期衰退过程中。此次日本经济衰退发生于战后最长的周期扩张之后,其严重程度也是战后空前的,主要表现在增速急剧下滑、股市大幅下跌、投资严重萎缩、消费持续低迷、企业大批破产和失业明显加重等方面。导致衰退的直接原因,是全球金融动荡日趋扩大、经济衰退日趋深化等外部因素对日本经济运行和发展造成剧烈冲击,而日本 *** 和日本银行又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日本及全球的此次经济衰退也对中日经济关系产生了多重影响。
关键词:日本经济衰退 原因 对策 中日经济关系
2009年1月29日,日本内阁府正式认定,从2002年1月开始的战后第14次经济周期于2007年10月达到峰顶,并进入新一轮的衰退阶段,目前日本经济正处在战后第14次周期衰退之中。这代表了日本官方的正式意见,关于日本经济是否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陷入同步衰退的争论至此也告一段落。但是有关此次周期衰退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如此次日本经济衰退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严重程度如何、直接诱发原因为何、日本官方应对政策的选择空间怎样等等。
社会注意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以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九十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九十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1991年3月至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处于历史上最长的连续增长期,且经济运行态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理想组合。称这一时期为“新经济时期”。
"新经济"一词最初出现在1996年美国著名刊物《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上。
原因是:(1)经济结构的调整。(2)美国 *** 的有效调控机制。(3)经济的全球化浪潮。
宝玉石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颜色
玉石一般都具有美丽的颜色。颜色是决定某些玉石珍贵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玉石矿物一般以红、鲜红、蓝、翠绿、金黄等绚丽夺目的颜色为上。色调的浓淡亦极为重要,但要看具体情况,对于某些玉石来说,“巧色”(“俏色”)也很重要,比如灰白色的玛瑙并不好看,但在其上有不规则的枯**时,巧妙地利用将其琢磨出玛瑙盘一对栩栩如生的对虾,则身价倍增。
透明度
透明度关系玉石的质量,影响着工艺品的价值。玉石以透明度愈高贵重。
硬度
玉石的硬度不仅是衡量其珍贵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定和加工玉石的重要依据。不同硬度的玉石有不同的加工手段和技术要求。玉石要在4度以上。
脆性与韧性
脆性是指玉石内在结合能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对外界压力的抵抗能力大小的表现,因此,它与硬度无关。绝大多数能作为宝石的矿物脆性都很大,金刚石也是如此。韧性通常指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如翡翠和软玉的韧性大,是因为其组成矿物呈显微纤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故有很大的抵抗外界压力或碎裂力的特性。相反,东陵石是由细粒石英和云母小片组成的,故脆性大而韧性差。
瑕疵
人们常希望“璧玉无瑕”,事实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玉石内可以观察到的杂质(点、纹、斑状等)叫做瑕疵,包括“脏”、“绵”、“包裹体”等方面。“脏”是玉石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杂质混入而出现的丝纹、斑点或斑块,其中以黑色最有害;“绵”是指玉石中细微矿物和裂隙排列成线状或不规则纤维状之现象。瑕疵的存在,既有影响玉石价值的一面,但又是鉴别天然玉石和人造玉石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有些瑕疵也有利用的一面,可以雕琢成“俏色”
美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国家推行新政策以对经济进行干预,即所谓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绝对原创,不答不懂的问题,楼主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的话,别忘了及时采纳;有问题还请继续追问我,我会努力给你解答。如有其他问题,请在百度知道页面,我的用户名上面鼠标悬停,然后在弹出的小串口中点击“向TA求助”。欢迎能够长期合作,回答您的问题。
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1. (notochord) 背部起支持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 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内部由液
泡细胞组成, 围以结缔组织鞘, 韧而有弹性。 脊索动物的胚胎期均具有脊索, 以后或终生保
留, 或退化并被脊柱(vertebral col umn) 代替。
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
系统。 背神经管发生时, 由胚胎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形成。 原索动物不发达, 脊椎动
物的背神经管前部膨大形成脑(brai n) 。 脑以后的神经管发育成为脊髓(spi nal
cord) 低等脊椎动物在咽部两侧有一系
列左右成对排列、 数目不等的裂缝为咽鳃裂, 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
鳃裂终生存在, 在鳃裂之间的咽壁上着生充满血管的鳃, 作为呼吸器官。 陆栖高等脊索动物
仅在胚胎时期或某些种类的幼体期有鳃裂, 成体时消失或变为其他结构。 √
答: 见表格:
目 口漏斗 鼻 垂 体囊 是否通咽鳃囊 鳃笼 排泄 内耳 生育 发达生 态 方式七 鳃 鳗目有 不 7 对 分别 开 口于体外发达 成 体中肾2 个 半规管多 数 雌雄异 体有变态半 寄 生海、 淡盲鳗目 无 , 有4 对 口缘触须通 6-1 5 对以 共 同开口 与外 界 相通退化 成 体具前肾 和中肾1 个 半规管雌雄 同体无 变态寄 生海(三)(1 ) 鱼的鳞、 鳍和尾有哪些类型?
答: 鱼鳞分3 种, 即骨鳞、 盾鳞和硬鳞, 分别被覆于硬骨鱼类、 软骨鱼类及硬鳞鱼类的
体表。 鱼鳍分2 种, 即奇鳍(背鳍、 臀鳍和尾鳍) 和偶鳍(胸鳍和腹鳍) 。 鱼尾分2 种, 即正尾和歪尾。
(2) 概述鱼卵受精和发育的几种类型。
答: 受精和发育的关系: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绝大多数鱼类)
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非洲鲫鱼)
体内受精, 体外发育(虎鲨)
体内受精, 体内发育(星鲨)发育方式:卵生: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完全来自于卵黄;
卵胎生: 在母体内进行发育, 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完全来自于卵黄;
胎生: 在母体内发育, 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一部分来自于卵黄, 一部分来自于母体。
答: 洄游: 某些鱼类每年定期、 定向、 成大群的、 远距离的迁游现象称为洄游。
类型: 依据鱼类洄游的不同类型, 可分为生殖洄游、 索食洄游和越冬洄游三种。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九下P2-5)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①它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④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⑤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6日;起义的地点——彼得格勒;
革命的最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的结果——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九下P7)
1、时间:1921年; 2、***:列宁;
3、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新的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三、苏联的成立(九下P7)
1、成立的时间:1922年底
2、国家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四、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九下P9)
1、内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斯大林
3、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五、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九下P14-16)
1、时间:1919年1月;地点:巴黎。
2、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3、《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处分德国,与德国签定。
六、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九下P17-18)
1、时间:1921—1922年;
地点: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
2、操纵国: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3、《九国公约》:九国代表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下P16、P18)
1、凡尔赛体系: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华体系”。但这一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八、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九下P21)
1、时间: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主要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九、罗斯福新政(九下P22-23)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时间:1933年。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不消除经济危机。 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手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新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十、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九下P25-26)
1、形成国家:德国; 政党:纳粹党。
2、形成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表现之一:纳粹党利用“ 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
十一、反犹狂潮(九下P26)
1、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2、原因:①历史原因:欧洲久远的反犹传统;
②个人原因: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端厌恶犹太人;
③现实原因: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3、表现: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十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九下P27-28)
1、形成国家:日本; 政党:军部。
2、形成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3、表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
十三、慕尼黑阴谋(九下P34)
1、时间:1938年9月;地点:德国的慕尼黑;
与会国:德、意、英、法。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影响:①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②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后果: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意义:标志着绥靖政策的顶峰。
十四、二战的全面爆发(九下P35)
1、时间:1939年9月1日
2、标志: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3、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十五、苏德战争的爆发 (九下36)
1、时间:1941年6月
2、标志: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3、重大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领导)
十六、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九下P37)
1、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
2、标志: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即珍珠港事件。
3、影响: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九下P39)
1、时间:1942年1月1日
2、地点:华盛顿
3、参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4、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十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九下P40)
1、时间:1942.7——1943.2
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十九、雅尔塔会议(九下P39)
1、时间:1945年2月
2、会议目的:为了协同作战,尽快打败法西斯。
3、会议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4、会议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5、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二十、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九下P41)
1、时间:1944年6月6日
2、标志: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二十一、德国投降 (九下41)
1、时间:1945年5月8日
2、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的结束。
二十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九下P42)
1、时间:1945年9月2日
2、战争结束的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3、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事件:
①1945年8月8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③中国军队也展开大反攻,发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击。
二十三、二战的影响(九下P42)
1、影响: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启示:①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
②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二十四、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九下P48)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经济繁荣的原因: ①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3、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二十五、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九下P49)
1、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影响: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地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二十六、欧洲共同体(九下P52)
1、成立的目的: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2、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
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二十七、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相关政策(九下P52)
1、时间: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2、相关政策: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同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3、作用: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二十八、日本的崛起(九下P54)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2、崛起的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扶持;
③日本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
④日本重视教育和发展科技。(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3、地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二十九、日本谋求政治大国(九下P55)
1、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2、表现: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
3、影响: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与不安。
三十、苏联的解体(九下P61-62)
1、时间:1991年底
2、催化剂:1991年八一九事件
3、解体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
③外部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4、影响: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三十一、东欧剧变的实质(九下P65)
1、剧变的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各国改革的失败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外部原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限制。
2、剧变的开始: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
3、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4、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三十二、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九下P84-85)
1、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冷战政策的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冷战政策的表现: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三十三、北大西洋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九下P84)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2、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三十四、“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九下P90-91)
1、出现的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
2、范围:(按综合国力划分)
(1)一超:指美国。
(2)多强:指日本、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标志: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
4、作用:“多强”牵制美国称霸、促成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三十五、科索沃战争的影响(九下P91-92)
1、科索沃战争的原因:(1)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
(2)美国霸权主义的介入,转化为国际冲突。
2、时间:1999年3——6月
3、影响: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物质损失,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
(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侵犯了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②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三十六、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原因、影响)(九下P95-97)
1、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①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③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利(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利于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有利于企业直接面临国际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②弊(挑战):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进一步增加国际经济风险。
三十七、世界贸易组织(九下P99)
1、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
2、意义: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有利于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利于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有利于企业直接面临国际竞争。
4、中国加入的时间:2001年11月
5、中国入关后,应对的措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三十八、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内容、特点和影响)(九下P102-105)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内容:
——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A、起源于美国(国家);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C、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
D、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其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3、特点: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
4、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好了,今天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是”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