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是什么(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导读:处理劳资纠纷其实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步骤。首先,双方其实可以自行协商,以达成共识。如果协商不成,其实可以寻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是什么
导读:处理劳资纠纷其实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步骤。首先,双方其实可以自行协商,以达成共识。如果协商不成,其实可以寻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的调解。如果调解仍然无效,或者企业拒绝调解,其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则其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并非诉讼的必经程序,双方其实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起诉。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是什么
在劳资纠纷的处理流程上,通常会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四个阶段。
首先,劳动者与雇主双方其实可以自主选择进行协商以达成互相满意的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则其实可以寻求诸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具有调解职能的机构进行调解工作;若调解失败或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那么就其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对于仲裁结果仍有异议者,其实可以进一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劳动仲裁乃是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其实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其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其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
在针对劳动纠纷展开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由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其次,其实可以邀请相关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此外,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或其中一方对此不满意,则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以仲裁解决该项争议;
最后,对仲裁裁决持有异议的一方可依法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其实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其实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三、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怎么判
关于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设定,通常规定为一年期限。这一时间自当事人得知或应该明白自己所享有的权益遭到侵害的那一刻开始算起。然而,在少数特殊情形之下,诉讼时效可能会发生中断或者是暂时停止的情况。比如,当当事人向雇主提出申诉、向相关部门寻求权利保护以及对方当事人表示愿意履行相应义务等等,这些行为都将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并且从中断的那一刻起,诉讼时效将会重新开始计算。倘若由于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等客观原因,使得当事人无法行使其权利,那么诉讼时效也会因此而暂停,直到暂停的原因消失之后,诉讼时效才会再次启动并开始计算。对于具体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判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如果您正面临着具体的劳动争议事例,我们强烈我们的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得到更为精准的法律我们的建议。
劳资纠纷处理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步。先协商求共识;不成则调解,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无效或拒调,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服,再向法院起诉。注意,劳动仲裁是诉讼前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1调解。基层调解组织对企业行政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2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争议当事人申请对争议案件进行调解仲裁幻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不服的,可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是劳动争议解决的过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劳动争议诉讼程序这三个阶段,本文为大家带来三个程序的详细内容,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中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的时候,劳动关系当事人其实可以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进行申诉,依靠法律途径得到解决。
一、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其实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其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一方也其实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其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
仲裁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案件受理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段时间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调查取证阶段。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3调解阶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4裁决阶段。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5调解或裁决的执行阶段。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三、申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
劳动争议诉讼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的程序,以劳动法规为依据,按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1、依照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主要的法定维权渠道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保障监察程序。
2、目前两个程序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1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劳动者需出庭举证、办理比较繁琐的仲裁诉讼手续,劳动者常常由于应诉能力不强导致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按照劳动监察程序举报投诉,其实可以免去出庭应诉之累,成本低,但是由于劳动监察处理该类案件时缺乏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持,劳动保障监察处理难、执行难现象十分突出。
《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其实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其实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其实我们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本次律图小编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是什么相关拓展阅读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 导读:处理劳资纠纷其实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个步骤。首先,双方其实可以自行协商,以达成共识。如果协商不成,其实可以寻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更多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规定是什么。相关推荐
-
职工治疗期间可以解除合同吗(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导读 : 导读:通常职工治疗阶段,用人单位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医疗期是职工治病休息且单位不得解约的期限。...
2025-02-14 206 -
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么(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有限制。以实习身份工作,通常签实习协议;以劳动者身份正式工作且用人单位知晓其未毕业,可签劳动合同,但要明确毕业时间等条款。特...
2025-02-14 330 -
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怀孕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若公司违法解除,女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
2025-02-14 313 -
怎么算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差额(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怎么计算的)
导读 : 导读: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差额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从用工第二个月起算,满一年支付十一个月双倍工...
2025-02-14 289 -
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导读 : 导读:签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其实可以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一般需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劳动者可...
2025-02-14 395 -
劳务承包没有合同怎么起诉(做劳务承包没签合同怎么办)
导读 : 导读:劳务承包未签合同引发纠纷起诉,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记录、证人、邮件聊天记录、报酬支付凭证等。起诉时需明确被告主体信息,准备好起诉状,写明...
2025-02-14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