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日怎么界定(马晓旻 王冠|妨害清算罪中“清算时”的界定)
一、公司清算日怎么界定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清算组的成立与组成】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
一、公司清算日怎么界定
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三条【清算组的成立与组成】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一百八十条【公司解散原因】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
二、为什么要进行公司清算
公司清算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司往往由多人控制,股东众多,而且随着公司经营步入正轨,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公司董事、经理开始掌握公司控制权。因此,为了防止实际控制公司的董事、经理或控股股东在公司终止之前私自处分公司财产或不公平地分配公司财产,保护公司股东利益,以法定程序对公司财产进行公平的清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以其投资额为限,股东不再对公司债务承担任何责任。公司债务由公司财产进行清偿,因而公司财产是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障。在公司终止前依法定的清算程序以公司财产对债权人进行清偿,能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第三,公司终止不仅影响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还会影响许多利益相关人的权益,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公司职工。为了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利益,也必须通过法定程序分配公司财产。
综上,清算会影响多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是公司终止的必要步骤。不经清算即终止公司不仅程序不合法,更要承担相应的。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公司清算日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就开始清算的,公司进行清算是要根据许多的原因,公司终止的话是会影响股东的利益的。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蓝箭律师网相关律师。
公司清算日怎么界定拓展阅读
马晓旻 王冠|妨害清算罪中“清算时”的界定
马晓旻 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王冠 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内容摘要:妨害清算罪是一个同时涉及公司法、破产法以及刑法的罪名,需要较为系统地掌握三部法律,方能较为准确地界定妨害清算罪的相关要件要素。要正确理解与适用本罪,需要厘清妨害清算行为与清算行为、违法清算行为等概念。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是指具有刑事可罚性的违法清算行为。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违法清算行为包括破产清算、公司法中的违法自主清算与违法强制清算,也包括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制度中的违法清算行为。这些违法清算行为均可构成妨害清算犯罪行为。“清算时”并非程序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实体意义上的概念。“清算时”是指清算行为发生时,并非清算程序启动时,也并非妨害清算行为发生时。
妨害清算罪是个案发率并不高的罪名,其原因很多,大致分为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程序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清算程序中违法犯罪事实被发现后,自主清算主体囿于各种原因一般会选择私了处置,而法院在强制清算程序中也不愿因为先刑后民原则而耽误对民事案件的处理。再者,破产清算管理人则因没有明确的民转刑的移送法律程序规定而难以启动相关刑事诉讼程序。另一方面,实体上的原因在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本罪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理解存有争议,甚至有不合理之处。由于妨害清算罪是一个同时涉及公司法破产法以及刑法的罪名,需要较为系统地掌握三部法律,方能较为准确地界定妨害清算罪的相关要件要素,因而为本罪的理解与适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最容易造成误解的要素便是“清算时”。科学合理界定“清算时”的概念及其外延,对本罪的认定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更好地规制司空见惯的妨害清算行为。
一、“清算”相关概念的内涵
围绕清算,具体涉及的概念包括清算行为、违法清算行为、妨害清算行为以及“清算时”。如果要准确界定“清算时”的概念,前提是要厘清清算行为、违法清算行为、妨害清算行为等概念的异同。界定上述“清算”相关概念,既要兼顾相关基本法理,也要依从刑法及其相关前置法的明文规定。
(一)界定清算相关概念的内涵应遵循法秩序统一性原则
不同部门法律之间,法秩序的统一性是法解释学的基本原理。法秩序统一性是指在违法性判断上,不同部门法之间不存在矛盾,在法律体系所形成的整体法秩序上应保持统一。从正面理解法秩序统一性原则,前置法认为合法的行为,不能在刑法上被评价为刑事违法行为。从反面理解法秩序统一性原则,针对民刑交叉法律行为的违法性评价,刑法与前置法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量”的区别,而应根据犯罪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而规范的判断。因此,对刑法中“清算”的理解,既要遵从前置法的清算概念,也要结合妨害清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进行相对独立性判断。如果不顾及前置法对妨害清算罪中清算行为的界定,则是对法秩序统一性原则的直接违背。如果一味强调清算行为与前置法概念保持完全一致,那么也是对法秩序统一性的背离。因此,应该基于前置法对清算的界定,结合妨害清算罪的规定,从质和量的双重视角去解读刑法中的妨害清算行为。具体地说,“清算”相关概念中,作为内涵最为核心的便是清算行为,这一点是界定行为事实单位最小的范畴。不管是公司法破产法,还是刑法,清算行为的概念应当是一致的。根据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刑法作为后置法是要解决前置法所无力调整的行为事实,即清算行为。如果作为范畴最小的清算行为在前置法与后置法上也存在概念不同,刑法中妨害清算罪的规范最终依据便不存在了,那么便是对法秩序统一性原则的直接违背。基于清算行为,在公司法、破产法的范畴内,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清算行为,一般称之为违法清算行为。而在刑法范畴内,不符合刑法规范的清算行为,一般称之为妨害清算行为。违法清算行为与妨害清算行为的区别,并非仅仅在于所处法律范畴不同,而在于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有所不同。由于刑事违法行为来源于前置法,故而可以说妨害清算行为必然是一种违法清算行为,但是刑事违法行为的相对性又决定了妨害清算行为并不等同于违法清算行为。换言之,妨害清算行为是一种违法清算行为,但是并非所有的违法清算行为都构成妨害清算行为。
(二)妨害清算行为是具有刑事可罚性的违法清算行为
对于民刑交叉法律行为来说,前置法的违法行为类型显然多于刑事违法行为,且刑事违法行为源自前置法的违法行为类型。在法秩序统一性原则指导下,作为来源于前置法的妨害清算行为,首先应当是一种违反前置法的清算行为。这是对妨害清算行为性质的基本判断。那么,这种违法类型既然是脱胎于前置法,便在性质上与前置法并无差别。即,前置法对违法清算行为与刑法中妨害清算行为,应当具有同质性。正因为违法清算行为与妨害清算行为在行为事实核心范畴上的同质性,故而决定了清算行为概念应该依据前置法相关法律规范进行界定。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清算活动是在公司解散之后开始的必经程序,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司主体资格消灭之前的资产和债权债务处置。尽管公司法并未明确规定清算的概念,但是对清算的功能和基本流程做了明确规定。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清算组的职权”“清算的程序”“违反清算规定的处罚后果”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从清算组的职权可以看出,清算行为的活动内容具体包括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清理债权债务、清缴税款、处理未了结的业务与剩余财产,以及代理诉讼活动。从“违反清算规定的处罚后果”看,违法清算行为是指公司在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行为。
比较之,刑法对于对妨害清算行为的罪状描述与公司法中违法清算行为的相关规定完全一致。可见,刑法中的妨害清算行为与公司法中的违法清算行为,具有同质性,即在清算行为概念范畴内具有相同性。但是,刑法在这个表述上,又增加了“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要素,以在可罚性方面有别于公司法中的一般违法清算行为。这个要素的增加,使得妨害清算行为与违法清算行为又具有了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性并非仅仅是指外延上的缩小,也体现在内涵上的不同。可以说,“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要素,既是妨害清算犯罪行为的定量要素,也是妨害清算犯罪行为的定性要素。简言之,这一要素是对清算行为质与量的全面提升,从而上升为刑事违法行为。不能简单地认为妨害清算行为与违法清算行为的区别仅仅在于量或者追诉标准的不同。这种区别应当较为准确地表述为,一般违法清算行为不具有刑事可罚性,而妨害清算行为具有刑事可罚性。因此,具有刑事可罚性的违法清算行为才能构成妨害清算行为。换言之,妨害清算行为便可以界定为具有刑事可罚性的违法清算行为。至于何谓刑事可罚性,则是需要实质和规范评价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根据量化要素进行区别判断,在此不再展开叙述。
二、妨害清算行为的外延
清算行为是一类清理和处置资产活动的总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型的清算。为更加合理地界定“清算时”的具体范畴,有必要先行厘清妨害清算行为的外延。
(一)清算行为的分类
一般认为,根据清算原因不同,清算分为破产清算、自主清算与强制清算;破产清算是指由于资不抵债,依据破产法启动的清算程序。自主清算是指公司、企业根据公司、企业自行决定终止主体资格,并自行启动的清算程序。强制清算是指公司、企业被注销、强制解散后,未能自主清算,经股东、债权人等相关主体依法申请法院强制启动的清算程序。
根据清算法律依据不同,清算分为破产法中的清算与公司法中的清算。目前,针对清算明确规定的主要是破产法与公司法。破产法明确了清算的基本流程和程序,一般称之为破产清算。而公司法则对清算进行了相对简单的规定,其中包括自主清算与强制清算。
根据破产法中清算行为所处的法律制度与程序不同,清算又可以分为破产重整程序中的清算、破产和解程序中的清算以及破产程序中的清算。这种区分是较为容易被忽视的一种,也是较为隐秘的清算行为。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突破了清算制度的框架,而是以清算行为作为研究的基本范畴,重新认识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制度与程序。
(二)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中的违法清算行为可构成妨害清算犯罪行为
破产重整是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业务重组与债权调整的前提,均是需要对公司企业的相关债务与资产进行清算。而破产和解是指债务人在出现破产原因时,与债权人会议就债务清偿达成协议,经法院审查认可后中止破产程序,避免破产清算的法律制度。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清偿和解协议的前提也同样需要对公司企业债务与资产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清算。可见,不管是破产重整,还是破产和解,均包含了相关的清算行为以及相应的违法清算行为。
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是否上述违法清算行为均可以上升为刑法中的妨害清算行为?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相对于刑法而言,破产法与公司法作为规范清算行为的前置法,对清算行为类型及其程序作了区分规定,并且也对相应违法清算行为的法律后果也做了规定。诸如破产法第131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破产法的这一明确规定表明破产领域内的违法清算行为完全可以上升为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也为破产法与刑法的衔接提供了直接的规范依据支撑。因此,违法破产清算行为可以构成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自不必多言。那么,对于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中的违法清算行为,是否也可以构成妨害清算行为,可能会不同理解。我们认为,破产法第131条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破产法的违法清算行为。理由在于该规定位于破产法第11章法律责任中,是针对整部破产法而言的,并不局限于部分的破产清算行为。而且,所谓“违反本法规定”,当然是指整部破产法所有的规定,也并不仅指破产清算制度的相关规定。因此,与违法破产清算行为一样,破产重整、破产和解制度中的违法清算行为,同样可以构成妨害清算行为。
然而,公司法对自主清算与强制清算的规定,相对于破产法的清算规定而言,较为简单。其中,公司法第10章公司解散与清算这一章节中并未对违法清算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予以明确规定,仅仅规定了清算组因故意或者过失对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那么,是否意味着公司法中的违法自主清算与违法强制清算便不可能上升为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三)违法自主清算与违法强制清算也可构成妨害清算犯罪行为
一般来说,破产法中的破产清算行为可以上升为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对此,理论界与实务界并无争议。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是否包括公司法上的违法自主清算与违法强制清算,则存有争议。相对于前置法对清算的规定,刑法中的清算规定旨在规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一类违法清算行为。
针对这类违法清算行为与前置法清算概念的关系,狭义的观点认为,刑法中的清算仅指破产清算,并不包括公司法上的清算。司法实践中,往往也有从这个角度作无罪辩护的。持此观点者想当然地片面理解所谓的清算仅指狭义的破产法,也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公司法上的自主清算比较随意,一般没有清算组,那么只要不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便不符合妨害清算罪的构成要件。因此,该论者认为妨害清算罪并不包括公司法上的自主清算。由于公司法未能直接在清算相关规定后面直接明确违法清算行为可以上升为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导致此种观点认为既然未能明确规定,从附属刑法与刑法典的协调关系角度上看,那么便不能认为公司法中的违法自主清算与违法强制清算可以上升为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
对此,我们认为,刑法中的清算不仅包括破产清算,也包括公司法上的清算,即妨害清算罪包括公司法上的违法自主清算与违法强制清算。理由如下:
1.从立法原意上看,不应局限于破产法界定清算
所谓立法原意并非是指最初制定法律的立法人员的真实意思,而是指法律条文一旦确定之后所呈现的本来所包含的立法者的意思表示,通常表现为立法目的。立法原意的探索和确定可以通过对立法背景、立法精神、立法环境因素、立法说明、罪状表述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其中,对于立法原意的寻求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对罪状表述的解释,否则便有突破罪刑法定原则制约的危险。当然,对刑法罪状表述的用词应该予以科学解释,并尽力去解释,而不是片面解读进而无端增加争议。妨害清算罪的罪状表述为“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而并非表述为“公司、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或者“公司企业违反破产法进行清算时”,说明刑法该条文的立法意图并非将清算行为限制在破产法范畴之内。立法者显然是注意到了公司法中也有清算的相关法律规定,即破产法之外同样存在强制清算与自主清算的相关清算制度规定。在此基础上,立法者对妨害清算罪的规制范围并未作出限制,可见其立法原意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前置法规定的清算制度,即包括破产法与公司法的清算行为。
2.从文义解释角度看,不应人为缩小刑法上清算概念的外延
刑法中的文义解释是指按照表述法律规范的文字的字面意义进行的一种法律解释,包括对条文中字词、概念、术语的文字字义的解释。文义解释并非具有优位性,其合理性和适当性需要其他解释方法予以检验。但是,文义解释却是其他所有解释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其他解释方法均不能超出文义解释的语义范畴,否则便是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根据文义解释所得出的概念外延,并不能因为理解不到位而进行人为地缩小或者忽视。即便是对文义解释含义的限缩,也需要在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其他解释方法上找到合理的依据。
刑法第162条对清算的描述为“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从条文的遣词造句上分析,罪状描述的并非清算行为本身,而只是在设定“清算时”这个行为发生的时间条件。因此,既然是清算行为的发生时间要素,自然不能人为刻意曲解为破产法中的清算。根据其语义射程,清算即清理债权债务,并不能刻意限缩解释为破产程序中的清理债权债务。因此,妨害清算罪中的“清算”,按照通常的文字理解,其字面意思应当解读为前置法中所规定的所有清算程序或者清算行为,即包括破产法与公司法中的清算。
3.从目的解释角度看,刑法上的清算应包括公司法中的清算
目的解释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刑法所要实现的目的,进而来确定刑法条文的意思。目的解释可以用来佐证文义解释的合理性,也可以限定文义解释的宽泛性。理论上一般认为,刑法分则章节的分类标准是按照犯罪客体类别进行区分的。在类罪归属上,妨害清算罪属于刑法分则第3章第3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可见,妨害清算罪所要规定的对象是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的破坏行为,即违法清算行为。违法清算行为的前置法调整,远远不只是破产清算。公司法范畴内的违法清算行为同样需要刑法规制调整。主要理由:一是实践中大量违法清算行为发生于破产程序之外。很多公司、企业的消亡,并没有根据破产法进行清算,而是自主清算,甚至不清算。这都属于违反公司法清算规定的行为,应纳入妨害清算罪的规制范围。二是公司法规定的强制清算,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参照破产清算程序进行的,与破产清算程序并无不同,其中的违法清算行为同样具有刑事可罚性。三是公司法中违法清算行为同样侵害了刑法所要调整的公司、企业管理秩序。公司法是对公司成立、经营、主体资格消失的全面规定。清算作为公司主体资格消失的方式之一,自然也属于公司重要的管理制度。违法清算行为便是对这种公司管理制度的严重破坏,应属于妨害清算罪的规制对象。
4.从附属刑法规范上看,公司法也规定了违法清算的刑事责任
公司法第12章法律责任的第215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规定并未紧随在有关清算条款之后,但并不因此说明违法清算行为不可能构成妨害清算行为。
首先与破产法相关刑事责任规定的法条解释原理一致,公司法的这一规定具有全法适用性。该规定位于单独章节,即公司法第12章法律责任,而该“法律责任”章节是针对整部公司法而言的,而并不局限于公司法的部分规定。因此,该章节的刑事责任规定是一个汇总性的立法规定,是针对所有公司法中的禁止性规定而言的兜底性规定。这也是通常所采取的附属刑法立法模式。
其次,“违反本法规定”,自然是包括公司法有关清算的规定。公司法尽管对清算的程序性细节规定不多,但仍有较为原则性的禁止性规定。违背这些禁止性规定,自然也属于“违反本法规定”。例如,公司法第189条规定:清算组成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履行清算义务。清算组成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财产。因此,清算组未尽职,违反清算规定,涉嫌妨害清算罪。
综上,结合立法原意、文义解释、目的解释、附属刑法等综合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即刑法上的妨害清算行为既包括违法破产清算,也包括公司法中的违法自主清算、违法强制清算。
三、“清算时”的界定
如何解读妨害清算罪中的“清算时”?这是本罪的时间要素,明确了犯罪行为发生的时空条件。即公司、企业妨害清算的行为只有发生在“清算时”,才属于本罪的规制范畴。对此,理论与司法实践上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清算时”是指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清算时”是指法院破产宣告之日。上述两种观点,均是从破产清算程序启动的角度去理解“清算时”,显然是片面解读。这种解读,前提是将清算行为狭义界定为破产清算,并不可取。再者,从清算程序的角度,而不是清算行为的角度,去界定“清算时”也是一个错误的视角。
(一)“清算时”并非程序意义上概念
“清算时”并非指的是清算程序启动时,否则将不可避免地缩小妨害清算罪规制范围的弊端,也不符合罪状条文所表述的含义。
首先,不能依据程序启动的时间节点去认定“清算时”。罪状条文并未强调“清算时”系清算程序启动时。妨害清算罪的罪状描述并没有明确“清算时”是指清算程序的启动之日。尽管从实践上看,最为显著的清算时间节点便是清算活动的起算时间,比如清算申请受理之日、破产宣告之日等等。但是,事实上法院参与裁定的清算活动只是众多清算活动的“冰山一角”。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公司、企业的解散多数采取自主清算,并未进入法院主理的清算程序。那么,对于这个自主清算过程,显然是没有所谓的法院受理清算申请之日的,当然也不能根据法院受理清算申请之日去认定“清算时”。而上文述及,对于自主清算中的妨害清算行为,原则上也应纳入妨害清算罪的调整范围。那么,针对自主清算这种程序化并不显著的清算活动,显然不能依据程序启动的时间节点去认定“清算时”。
其次,若“清算时”等同于清算程序启动时,将无法规制程序启动之前的妨害清算行为。如果“清算时”是指法院受理清算申请之日、破产宣告之日,那么妨害清算罪的罪域便局限于法院参与的清算程序启动之后的清算过程。反观司法实践过程,大量的妨害清算行为发生在清算程序启动之前,比如在清算申请之前便已经开始隐匿转移公司财产、虚构债务、分配财产等等。那么,对于这个清算程序启动之前的妨害清算行为(预期妨害清算行为)如何规制,实务中有观点认为可以从持续犯、后续行为、不作为犯等三个角度进行规制。然而,这三个角度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的预期妨害清算行为。
持续犯所要解决的是刑事责任的时效问题,而并不是犯罪认定问题。妨害清算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该根据其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认定,并不能依据行为持续发生至“清算时”,便将“清算之前”的行为也认为是犯罪行为。否则,便是将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拖进”犯罪调整范围,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所谓不作为犯方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预期妨害清算行为。妨害清算行为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隐匿财产;二是对资产负债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三是在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隐匿财产本身可以由作为或者不作为构成。若预期妨害清算行为表现为预期隐匿财产,则可以认为在清算程序启动后,没有如实申报财产,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隐匿财产。但是,若预期妨害清算行为表现为虚伪记载或者分配财产行为时,便不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妨害清算犯罪行为。因为,从行为方式上看,虚伪记载和分配财产行为均属于作为方式,不存在不作为的可能。
所谓后续行为规制方式,是指虽然预期妨害清算行为发生在之前,但是需要借助于清算程序启动后行为予以完成,故而对后续行为定罪即可达到处罚预期妨害清算行为的效果。诚然,可以解决部分问题。比如说预期进行隐匿财产、分配财产后,在清算程序过程中进行虚伪记载,那么对于虚伪记载可以评价为妨害清算罪。但是这种评价并不是完整的评价,实际上对预期的隐匿财产、分配财产并没有评价,故而不能说这种评价是对预期妨害清算行为的刑法规制。另外,如果没有后续的虚伪记载,即预期隐匿财产、分配财产后进行真实记载的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那么对这种情况则完全没有办法按照后续行为构罪进行规制的。
(二)“清算时”系实体意义上概念
既然不能根据清算程序对“清算时”进行界定,那么如何界定“清算时”,则需要换个角度去解读。我们认为,“清算时”是指清算行为实际发生之时。
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清算”所描述的是清算行为。条文前半句所述,“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表述的主体是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是公司、企业的行为活动的描述,故而此处的“清算”是指公司、企业的具体行为活动。从条文后半句看,所谓的“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是对具体妨害清算行为的细化和展开,是对具体违法清算行为方式的描述。后半句也印证了前半句的“进行清算”是对一种清算行为活动的描述,进一步讲可以得出“清算时”是“清算”活动发生的时间。因此,可以认定妨害清算罪中的“清算时”是指清算行为发生的时间,即清算行为活动发生时。
至于这个清算行为活动是否仅指后半句所表述的妨害清算行为,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认为,这个“清算时”的“清算”是指前置法所规定的清算行为,而并非违法清算行为或者妨害清算行为。也即是说,“清算时”是指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清理债权债务、清缴税款、处理未了结的业务与剩余财产,以及代理诉讼活动发生的时间。不能将“清算时”的“清算”理解为范围相对狭窄的违法清算行为或者妨害清算行为。试想,如果“清算时”的“清算”是指妨害清算行为,那么行为本身发生总是指当时发生的情况,并无必要多次一举重申为“清算时”。从顺位上看,清算行为是上位概念,妨害清算行为是下位概念。从概念外延上看,清算行为的外延大于妨害清算行为的外延。妨害清算行为是清算行为活动中伴随产生的部分违法行为。只有将此处的清算解释为前置法规定的清算行为活动,才能确定妨害清算行为的发生时间条件,即在正常清算行为发生时产生的违法清算行为。否则,则将导致“清算时”这个时间条件是赘余的要素。因此,“清算时”并非是指妨害清算行为发生时,而是指清算行为发生时。
从目的解释角度看,“清算时”的“清算”界定为清算行为发生时,可以完美规制预期妨害清算行为。所谓预期妨害清算行为是指以清算程序启动为时间节点,在此之前发生的妨害清算行为。显然,从处罚必要性的角度来说,对于预期妨害清算行为,不是不应当规制,而是如何规制的问题。如果按照传统观点,认为“清算时”是指清算程序启动时,那么对于预期妨害清算行为事实上是不能有效规制的。如果将“清算时”理解为清算行为发生时,所谓的预期妨害清算行为也是发生在清算行为活动过程中,自然也能够纳入妨害清算罪的规制范围之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清算时”理解为清算行为发生时,也有利于祛除对妨害清算罪犯罪主体的争议。对于妨害清算罪犯罪主体,存有特殊主体说、一般主体说。特殊主体说认为本罪主体仅为进行清算的公司、企业。而一般主体说则认为本罪主体并不局限于进行清算的公司、企业,还包括清算人员、部分债权人以及其他第三人。我们认为,公司法中的妨害清算犯罪行为主体并不仅仅局限于清算组成员(特殊主体),而是一般主体。特殊主体说看似符合罪状条文的用语,实则是对“公司、企业在进行清算时”的机械解读,并没有真正理解“清算时”的基本概念。“清算时”是指清算行为发生时,那么妨害清算行为的主体自然是清算行为的主体,而事实上清算行为的主体并非是所谓进行清算的“公司”或“企业”,而是实际从事清算活动的相关人员,具体包括清算组成员、公司企业的股东、高管、从业人员、债权债务人等。只要参与从事实施了清算行为,均可以构成妨害清算罪。
结论
妨害清算罪的“清算时”是清算行为发生时,并应以此作为解构本罪要件要素的逻辑起点。以清算行为为视角和逻辑起点,自然而然地避免和厘清了所谓的争议和误读。如此解读,不仅符合刑法解释原理,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也能够更为合理地规制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违法清算行为。
来源:《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2年第3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文集)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清算日怎么界定(马晓旻 王冠|妨害清算罪中“清算时”的界定)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责任编辑:张宇帆 王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