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匿名检举材料格式是怎样的(匿名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举报人的信息会非常安全)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由于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区域性,要想形成对腐败分子强大的震慑作用,还得依靠人民群众。反腐倡...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由于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区域性,要想形成对腐败分子...更多匿名检举材料格式是怎样的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匿名检举材料格式是怎样的(匿名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举报人的信息会非常安全)

匿名举报信的处理规定

举报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主渠道之一。由于腐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区域性,要想形成对腐败分子强大的震慑作用,还得依靠人民群众。反腐倡廉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鼓励、引导、规范,才能形成反腐倡廉工作的大格局:在2010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有46.2%来源于信访举报。而2006年至2010年的5年时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103.5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群众举报已成为反腐倡廉、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举报在反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举报的质量对于有效打击腐败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举报线索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案件线索中有近60%为匿名举报,即:在举报材料中不署举报人的姓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近些年来,虽然各级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在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方面作了诸多尝试,但收效甚微。因此,认清匿名举报的社会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而有效引导实名举报,从而提升举报线索质量,仍然是信访举报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采取相应对策,抑制匿名举报居高不下的现状

解决匿名举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对举报人的有效保护。举报人是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同盟军,举报人一般会被犯罪分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打击报复举报人事件的屡屡发生,在严重挫伤群众举报积极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纪检、监察及检察机关的权威。目前检察机关侦破的案件中,有70%的线索来源于举报。我国在宪法中虽然明确了公民举报的权利,但到目前为止,除了刑事诉讼法上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和高检院出台的政策性规定外,我国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举报人和证人保护的法律制度。目前,检察机关对举报人保护,更多的是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并造成举报人伤害、死亡等严重后果涉嫌构成犯罪的情况,基本谈不上事前保护的问题。保护举报人,首先应提倡机制保护,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完善,在机制建设上有所作为。2008年召开的检察机关举报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如何从源头上保护举报人,加强对举报人的事前、事中保护。?举报者是为了社会正义、为了反腐败,是有着时代良心的英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克惠说,要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唤起更多具有‘时代良心’的举报者?。?善待时代良心就是要保护时代良心。?我们应尽快把各部门现行保护举报人的规章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制定一部具有权威性和足够影响力的《举报法》。通过立法,把举报线索的受理、处理、以及受理举报部门的权利义务、举报人的权利义务及对举报人的保护奖励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宪法》和《刑法》中关于举报的内容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从而有效减少被举报受到的打击和伤害。

检举信的格式

检举信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内容,它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1)首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首先注明受理举报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名称,被检举人的姓名、性别、职务、级别和政治面貌,被检举人所在单位的名称及亲属关系,被检举问题的性质。(2)正文。此部分内容是检举信的重点。要求举报人应当尽可能据实告知纪检监察机关被检举人违法违纪事实的具体情节和证据。如违法违纪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涉及的相干单位和知情人,知情人的身份、单位和联系电话,相干的书证物证等。如检举的是经济问题,要尽可能详细注明违法违纪的金额、数额,涉及的账号和银行等。对所检举的问题要按问题的类型和性质逐条叙述。(3)尾部。依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规定,我们提倡署名举报,检举人应尽可能签署真实姓名。同时,还要注明写信的时间,检举人的单位、地址、邮编及电话,以便受理部门联系。此外,还应注明同样问题是否向其他部门反应过及反映后调查处理情况,此次举报有何具体要求。通过信函的形式揭发检举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如实客观地检举问题,不准夸大或歪曲事实,更不准捏造材料,诬告别人,如有诬陷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要严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听从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党纪政纪的处理,不得提过高要求;举报信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文字通顺,详略适当,层次清楚,言之有物,切忌空扣帽子而无实际内容;书写时要用钢笔或毛笔,字迹要清楚、整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对检举信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对于它的格式,我们一定要规范的书写。对于举报信,我们最好的还是实名举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腐败分子犯罪证据,要相信党和国家始终是站在正义这边的。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或者有进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线咨询蓝箭律师网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匿名检举材料格式是怎样的拓展阅读

匿名检举材料格式是怎样的(匿名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举报人的信息会非常安全)

匿名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举报人的信息会非常安全

文章背景:

昨天我在头条号写了一篇题为《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是不一样的,你有必要了解一下》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向大家说明,纪检监察机关提倡、鼓励实名检举控告,对实名检举控告优先办理、优先处置、给予答复。其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在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时候,如果能够采取实名的方式进行举报的,就要实名举报,因为会获得优先办理权以及了解举报事项的进展权。

在文章发表以后,一位匿名的网友与我私聊,他说:“实名举报肯定是不敢,即使是匿名举报,也怕被报复”。因为他认为,如果通过互联网进行举报的,会被查到IP地址等信息,进而遭到报复。

那么,如果举报人是通过互联网或者书信等方式匿名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举报的,会不会根据举报人的笔迹,或者是IP地址等查到举报人呢?

大家都非常清楚,如果相关部门想查到某个人的信息,一定会被查到的,这一点不需要避讳。但是,这里面涉及一个追查权限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举报人在举报的时候,属于诬告陷害且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那么相关部门有权进行核查,但是必须经过设区的市级以上纪委监委批准。

相关法律依据:

《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匿名检举控告,属于受理范围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按程序受理。

  对匿名检举控告材料,不得擅自核查检举控告人的笔迹、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等信息。对检举控告人涉嫌诬告陷害等违纪违法行为,确有需要采取上述方式追查其身份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纪委监委批准。

根据以上条款规定,任何人,任何机构都不能对匿名检举控告材料,擅自核查检举控告人的笔迹、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等信息。

说的简单直白些,如果你是匿名举报且不是非法举报,肯定没人核查你信息。如果有人找到你,那你就要核实是怎么找到的?且要核实,是否经过设区的市级以上纪委监委批准。没有经过批准,肯定是违法的。

另外,大家一定要清楚一点,《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中,所提到的“确有需要采取上述方式追查其身份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纪委监委批准。”是以“涉嫌诬告陷害等违纪违法行为”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只要举报人的举报是属实的,不属于诬告陷害,更不属于歪曲事实等违法行为的,任何机关,个人都无权核查举报人的任何信息。一旦遭遇非法核查,当事人是可以继续举报这种非法核查行为的。

根据以上内容得出结论如下:

1,凡是向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匿名举报的举报人,既然选择匿名举报,那么其自愿“匿”掉的信息,任何人都无权核查。但是,非法举报除外。

2,是否属于诬告陷害,不是随便认定的,应该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党委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依据:《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第三十九条 采取捏造事实、伪造材料等方式反映问题,意图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响、名誉损失或者责任追究的,属于诬告陷害。

  认定诬告陷害,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党委或者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结束语:

任何人在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时候,如果能够实名举报的,应该实名举报,这样可以获得立案信息,以及调查进展信息。如果确实无法实名举报的,可以选择匿名举报,虽然有些信息无法及时获知,但是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障,可以保障安全无忧。

总之一句话,量体裁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主要的。


以上就是关于匿名检举材料格式是怎样的(匿名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的,举报人的信息会非常安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