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赠与合同的终止情形是什么)
朋友之间有时候会赠送礼物,巩固关系,日常中我们赠送的东西都是无偿的,那么,如果受赠人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能让赔偿吗?【律师解析】用别人送的东西受...
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
朋友之间有时候会赠送礼物,巩固关系,日常中我们赠送的东西都是无偿的,那么,如果受赠人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能让赔偿吗?
【律师解析】
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是否有责任要看情形,如果赠送是无偿的,从原则上来说赠与人(赠送法律上称作赠与)不需要担责,但是,如果赠与人明明知道东西有问题但是没有告诉受赠人,或者是在无偿赠与的时候反复保证不会有危险,这时如果受赠人受伤了,赠与人是要负责任的。
【律师解析】
1、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
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该赠与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行为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上述规定。
2、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后:
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后,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撤销赠与: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3)附义务赠与中,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赠与的撤销中,赠与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3、赠与人之外的人的撤销权: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撤销赠与。此种情形的撤销权,应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4、对未履行部分赠与义务的免除: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5、撤销赠与的法律后果: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能让赔偿吗?”的相关内容,无偿赠与一般不承担责任,除非是故意不告知有瑕疵致使受赠人受损。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
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相关拓展阅读
赠与合同的终止情形是什么
赠与是在日常的人际交际中时常会遇到的事情,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该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第657条)。朋友之间有时候会赠送礼物,巩固关系,日常中我们赠送的东西都是无偿的,那么,如果受赠人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能让赔偿吗?【律师解析】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以上就是53成考网整理的关于用别人送的东西受伤,送的人有责任吗(赠与合同的终止情形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让我们一起进步。
相关推荐
-
职工治疗期间可以解除合同吗(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导读 : 导读:通常职工治疗阶段,用人单位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医疗期是职工治病休息且单位不得解约的期限。...
2025-02-14 232 -
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么(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有限制。以实习身份工作,通常签实习协议;以劳动者身份正式工作且用人单位知晓其未毕业,可签劳动合同,但要明确毕业时间等条款。特...
2025-02-14 360 -
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怀孕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若公司违法解除,女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
2025-02-14 339 -
怎么算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差额(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怎么计算的)
导读 : 导读: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差额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从用工第二个月起算,满一年支付十一个月双倍工...
2025-02-14 318 -
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导读 : 导读:签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其实可以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一般需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劳动者可...
2025-02-14 421 -
劳务承包没有合同怎么起诉(做劳务承包没签合同怎么办)
导读 : 导读:劳务承包未签合同引发纠纷起诉,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记录、证人、邮件聊天记录、报酬支付凭证等。起诉时需明确被告主体信息,准备好起诉状,写明...
2025-02-14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