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公务员去逝后40个月工资怎么算(公务员死后40个月补偿叫什么?)

公务员去逝后40个月工资的计算规定如下:1、公务员是以去世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按照4倍计算,而职工则是按照本省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从计...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公务员死亡后40个月工资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务员去逝后40个月工资怎么算(公务员死后40个月补偿叫什么?)

公务员去逝后40个月工资怎么算

公务员去逝后40个月工资的计算规定如下:

1、公务员是以去世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按照4倍计算,而职工则是按照本省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从计算基数上,月平均工资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8115元,月平均水平约7343元;

2、职工丧葬补助金的计算依据不是全国性,而是看地方的数据,以山西省为例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33元,月收入就是约3119元,公务员的计算基础远高于职工,按照这个计算依据,公务员家属可以一次性领取29372元,但职工家属只能领取6238元。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公务员死后40个月补偿叫什么?

该补偿叫抚恤金。

公务员因公死亡的,其遗属可以获得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该公务员死亡时所任职务的上一级职务工资和津贴的40个月。具体计算办法为:本人生前月工资×40个月。所以公务员死后40个月的补偿叫抚恤金。公务员因公死亡的认定标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公务员去世抚恤金是40个月还是算20个月

公务员去世,抚恤金为二十个月工资,丧葬费为三个月工资。公务员属于因公牺牲,抚恤金为四十个月工资,丧葬费三个月工资。

离退休人员为本人基本离退休费,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国家规定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国家对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二条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公务员退休去世后补发多少个月工资

法律分析:退休公务员去世后补发40个月基本工资作为一次性抚恤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法律依据:《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第一条 关于一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标准: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规定执行。

(二)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因工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当地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三)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仍按当地规定执行。

(四)除上述情形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起调整为: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烈士的抚恤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发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解决。

参公人员死亡有40个月工资吗

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参公人员死亡有40个月工资。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退休职工去世后,家属到底能够领取到哪些补贴:

一、丧葬费所谓的丧葬费就是给离世人员办葬礼所需的费用。通常丧葬费是补发半年当地的平均工资。根据每个地方平均工资不同,丧葬费的多少也是不同的。通常计发标准为: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但是,如果离世人员的家属要大操大办,花费很大,超出了国家的补贴,国家不予承担,自己来承担。

二、一次性抚恤金一次性抚恤金不同地方、不同工种都是不同的,并且差距较大。最高的是公务员的:2011年11月15日由民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11〕192号)第一条规定:“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其次是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去世后抚恤金、丧葬费计发办法的通知》:抚恤金——以死者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为基数,病故发20个月;因公死亡发40个月;烈士发80个月。普通企业员工的就没有统一标准了,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比如:山东省和辽宁省是10个月的当地员工平均工资、北京市是20个月的基本养老金,重庆市为15个月的基本养老金。

三、养老账户余额退还一般来说,逝者的年龄比较大的,个人养老账户中的钱应该已经全部取完了,那这笔钱就没法再领取了。而如果逝者的年龄比较小的,比如刚退休个三五年就忽然离世,那么他们的个人养老账户中的钱应该是还剩很多的,逝者的子女是可以把这部分钱再取出来的。四、生活特困补助特困补助仅限由死者抚养的无经济来源和劳动能力的亲属申请领取,比如未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的配偶以及没有养老金的父母等。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领取的,因此这项补助常常被忽略,各个地区的特困补助标准也不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公务员死后40个月工资

律师解析

退休公务员病逝后有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一般为20个月的本人的工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国家会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费。自2011年8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四条

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四条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第五条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公务员死亡后可以领取多少个月工资

公务员死亡的,如果死亡身份为烈士,则死亡后可以领取80个月基本工资;如是因公牺牲的,则可以领取40个月工资;如是病故的,则领取20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 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 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公务员丧葬费40个月工资

所谓公务员死亡补发40个月工资,其实是一次性死亡抚恤金。 一、死亡抚恤金为40个月基本工资 题主所说的公务员死亡补发40个月工资,其实是公务员死亡发给的一次性死亡抚恤金,但不40个月工资,是40个月基本工资。所谓公务员死亡补发40个月工资,其实是一次性死亡抚恤金。 一、死亡抚恤金为40个月基本工资 题主所说的公务员死亡补发40个月工资,其实是公务员死亡发给的一次性死亡抚恤金,但不40个月工资,是40个月基本工资。

第一,丧葬补助金

公务员是以去世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按照4倍计算,而职工则是按照本省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从计算基数上,月平均工资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8115元,月平均水平约7343元;相比公务员来说,职工丧葬补助金的计算依据不是全国性,而是看地方的数据,以山西省为例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33元,月收入就是约3119元,公务员的计算基础远高于职工,按照这个计算依据,公务员家属可以一次性领取29372元,但职工家属只能领取6238元。

公务员丧葬费40个月谁继承

法律分析:

一、公务员去逝后拿40 个月工资不是死者的遗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其中,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都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能作为共同财产参加分配。仅可以参加分配的是抚恤金。但可以参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考虑与死者共同生活紧密度,按照顾妇女儿童老人的原则分配。

二、丧葬费不能继承。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死亡的时间是划定遗产的特定时间界限,丧葬费是公民在死亡后才发生的,而不是公民在死亡时所遗留的,因此不是遗产。丧葬费是对死者近亲属处理死者丧葬事务时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一般包括运尸费、火化费、告别仪式费、购买骨灰盒费、骨灰存放费等。死者单位给付的丧葬费是对死者亲属处理丧葬事务的一种经济帮助,它是用于解决死者家属在殡葬花销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某一亲属或继承人支付的丧葬费可以从单位给付的丧葬费中扣除。单位给付的丧葬费超过实际支出的,超过部分可参照遗产法中的遗产处理原则予以合理分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公务员去逝后40个月工资怎么算(公务员死后40个月补偿叫什么?)

好了,今天关于“公务员死亡后40个月工资”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公务员死亡后40个月工资”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