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举报童工需要什么证据(雇佣童工怎么举报)

法律分析:证据:(一)需要搜集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二)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年龄的证件。(三)照片、录音、人证等证明童工工作的证据。方法:雇佣童工的举报方法任...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雇佣童工怎么举报”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举报童工需要什么证据(雇佣童工怎么举报)

举报童工需要什么证据

法律分析:证据:(一)需要搜集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

(二)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年龄的证件。

(三)照片、录音、人证等证明童工工作的证据。

方法:雇佣童工的举报方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1、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

2、可以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引入执法机构的监督与检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雇佣童工怎么举报

打电话举报。

可以拨打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12315、劳动部门的电话12333等相关部门的举报电话。可以向提供详细的情况和证据,进行调查和处理。

童工拖欠工资怎么举报

法律主观:

1、收集相关 证据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 劳动监察 大队投诉 2、可以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引入执法机构的监督与检查。 雇佣 童工 的行为,是违法的。给童工不付 工资 还是违法的行为。给当地劳动主管部门投诉,,会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加班费 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 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 赔偿金 ,按照法律招收童工一个月该企业就得罚5000。 《 民法典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客观: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怎么举报雇佣未成年

一、举报未成年人打工怎么举报

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就算家长同意未成年的孩子打工,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录用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提到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童工的相关法规

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符合上述定义的童工。如果发现有儿童从事符合上述童工定义的工作,公司应建立、纪录、保留旨在救济这些儿童的政策和措施,并将其向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公司还应给这些儿童提供足够支持以使之接受学校教育直到超过上述定义下儿童年龄为止。

公司应该建立、记录、维持国际劳工组织第146号建议条款所涉及的旨在推广针对儿童及符合当地义务教育法规年龄规定或正在就学中的青少年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并将其向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公司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还应包括一些具体的方法来确保在上课时间杜绝使用儿童或青少年工人的现象。

举报未成年人打工的情况应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去举报。尽量的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也不得雇佣未满16岁的孩子进行工作。由于16岁以下还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有家长强迫孩子打工的可以到相关部门去求助。

举报招收童工有奖吗

法律分析:如果有人使用童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

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直接拨打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为12315;劳动部门的电话1XXX。

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规定,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同时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义务保障其不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也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负有相关义务。

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从重处罚;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不改正的,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的,按照每介绍一人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童工怎么举报

如果有单位非法使用童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举报。公安机关的举报电话直接拨打110;工商局的举报电话为12315;劳动部门的电话12333。童工是指未成年的儿童或少年工人。各国法律对成年的年龄规定不一。在中国,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儿童或少年工人。法律严禁使用童工,某些特殊行业需要录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工人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工作时间、禁止从事有害健康工作等方面给予特殊保护。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童工被大量使用,给儿童带来深重的灾难。经过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雇佣童工的现象才逐渐减少。各国一般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

年满16岁未满18岁工作算违法吗?

1、不违法。

2、根据我国有关招工制度规定,未成年工是指16周岁至18周岁的少年工人,也就是说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十六岁;

3、年满16岁未满18岁参加工作不算违法。但还属于未成年人,企业应该在安排工作任务时,不能安排重体力劳动岗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饭店雇佣童工怎么举报

法律分析:应当向所在地人社局投诉,最简单的办法是拨打12333劳动保障咨询投诉电话。

法律依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卫生等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给予配合。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应当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使用童工的,均有权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怎么举报公司招未成年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非法使用未成年人,任何人都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检举和控告。 对于非法招收童工从事劳动的用人单位,除责令其立即退回外,还可予以重罚,每招收一名童工,可罚款三千至五千元;而对于那些情节特别严重、屡教不改者,则会责令其立即停业整改、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于虐待童工的,会提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15岁是童工举报的问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是明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雇佣未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为其工作,一经发现,法院都会对雇佣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五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举报童工需要什么证据(雇佣童工怎么举报)

好了,关于“雇佣童工怎么举报”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雇佣童工怎么举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