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法律综合

22年个税怎么计算(工资税金怎么算,起征点是5000)

一、正面回答2022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个税起征点5000元)是本月应扣缴税额=(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

对于2024年个税起征点5000怎么算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22年个税怎么计算(工资税金怎么算,起征点是5000)

22年个税怎么计算

一、正面回答

2022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个税起征点5000元)是本月应扣缴税额=(本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月累计应扣预缴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分析详情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首先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月工资收入的总金额,减去各项应扣除的费用再减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其中应扣除的费用包括养老保险等。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五千元;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对应的税率再减去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居民个人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

三、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是什么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经营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所得。

工资税金怎么算,起征点是5000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5000元)是怎样的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五、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年终奖所得)

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 算方式不同。

级数 平均每月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不超过28,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30,000元到90,000元的部分 超过28,500元至82,500元的部分 10 1500

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82,500元至250,500元的部分 20 10,500

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0,500元至390,500元的部分 30 40,500

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0,500元的部分 35 65,500

七、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24年个税税率表

2024年个税税率表如下:

1、针对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每年6万元(每月5000元)的免征额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以下几档:不超过3.6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税率为20%;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税率为25%。

2、对于综合所得,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减去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

4、税率结构经过调整,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了25%税率的级距,而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保持不变。

个税税率表适用条件:

1. 综合所得适用条件: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

2. 经营所得适用条件:个体工商户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

3.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条件: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从上述活动中取得的收入;

4. 个人所得税的缴税条件还包括达到起征点5000元的要求。

综上所述,2024年个税税率表对于不同类型的收入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税率。针对工资薪金所得,根据减除免征额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税率分为3%、10%、20%和25%几档。对于综合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范围为3%至45%。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税率结构经过调整,扩大了低税率的级距,缩小了25%税率的级距,而较高税率级距保持不变。此外,个人所得税的缴税条件还包括达到起征点5000元的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税起扣点是多少,如何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扣税的,值得注意的是起征点为5000元/月,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后,如果扣除五险一金后的部分不高于5000元的,是不用纳税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含:

1、子女教育。

2、继续教育。

3、大病医疗。

4、住房贷款利息。

5、住房租金。

6、赡养老人这六种。

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为例,具体详情如下:

每月1500元,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

每月11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

每月8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

具体规定: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上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主要工作城市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二、新个税税率表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起征点5000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法律主观:

只要纳税人的月收入达到五千元以上的,那么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按照百分之三的税率进行缴纳。一、个税起征点5000计算征点5000计算方法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二、劳务报酬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取得劳务报酬超过800元应交劳务报酬所得税,分五种情况: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后为应纳税所得额,即(X-800)*20%,X代表收入额;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为应纳税所得额;3、对劳务报酬所得取得不超过2万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4、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公式为X*(1-20%)*30%-2000;5、对劳务报酬所得超过5万元的;公式为X*(1-20%)*40%-7000。三、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2000元,你当月工资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额,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元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元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客观:

《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后,税率标准如右表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5000的税率表为按工资多少规定不同的税率,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不收税,工资在5000-8000元的,税率为百分之三,以此类推。

一、个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

个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免征额(35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司对于超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有代缴和代扣义务的,公司在给员工发工资时,就需要代扣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然后将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至公司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在公司代扣代缴后,员工就不需要就该笔工资再次单独纳税了。

三、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包括五险一金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包括五险一金。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个人工资扣税标准2024标准

个人工资的扣税2024年的标准如下:

1、工资范围在1至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至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至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至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至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至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至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工资的扣税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工资水平。

2、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3、税率等级。

4、专项扣除与专项附加扣除。

5、起征点。

综上所述,个人工资的扣税2024年的标准,不同范围,税率也不同。具体扣税情况,需按照个人工资范围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七条

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22年个税怎么计算(工资税金怎么算,起征点是5000)

好了,关于“2024年个税起征点5000怎么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2024年个税起征点5000怎么算”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