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岗位撤销该怎么安排(公司撤场不给岗位安排怎么办)
导读:孕期被解雇时,得区分是过失性解雇还是非法解雇。要是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不用给赔偿;要是非法解雇,员工其实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获得双倍经济补偿。经济补...
孕期岗位撤销该怎么安排
导读:孕期被解雇时,得区分是过失性解雇还是非法解雇。要是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不用给赔偿;要是非法解雇,员工其实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获得双倍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是根据服务年限来算的,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雇,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那用人单位就得无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一、孕期岗位撤销该怎么安排
孕期员工岗位撤销如何妥善安置
在孕妇正处于重要孕期时刻,却遭受用人单位以过失性辞退方式与其结束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倘若确认归因于劳动者本人的原因,则企业无需承担相应责任;但若该措施属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范畴,当事人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原有的劳动合同,或向其索求相当于经济补偿标准双倍的赔偿金。关于经济补偿事宜,将根据劳动者在当前就业机构从事工作的时间长度,每多供职一整年来算,作为给付其薪酬的计算依据。根据现行规定,如经发现有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律相关条款,作出解约或终止劳动合同决定,而劳动者坚持要求依照原劳动合同延续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应恢复劳动关系并得到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孕期合同到期如何进行续签
孕期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应延续劳动合同至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若用人单位提出不再续签,女职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依法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在续签时,需注意合同条款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保障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合法权益,如不得降低工资待遇、不得随意调整工作岗位等。若双方协商不一致,女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孕期被辞退该如何维护权益
孕期被辞退,你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维护自身权益。首先,留存被辞退的相关证据,如辞退通知等。该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法辞退,你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你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你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你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你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你可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孕期遭解雇,需分清过失性还是非法解雇。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无需赔偿;非法解雇,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双倍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服务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用人单位违法解雇,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无条件保障其劳动权益。
公司撤场不给岗位安排怎么办
员工遭遇劳动纠纷时,可通过民间调解组织与公司协商,也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诉。若不满意,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一审不满,仍可依法上诉。一、公司撤场不给岗位安排怎么办
在遇到劳动纠纷的时候,员工不仅其实可以借助民间调解组织与公司尝试协商解决纷争,同时也有权利向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诉请求。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权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程序。若对仲裁裁决结果心存异议,当事人则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对一审判定尚感不满,当事人仍可依法向上诉法庭提出上诉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其实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其实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其实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其实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其实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公司撤柜调店不去其实可以赔偿吗
在面临撤柜及调店的决定时,倘若您拒绝参与其中,有权要求获得相应赔偿;而若公司决定调整工作岗位,则应首先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协商一致。
然而,如若员工对新任岗位持有异议,那么,我们会尽力为其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岗位替换方案。当然了,若因员工未能接受调整岗位之决策,进而导致被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发生,我们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给员工相应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其实我们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
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其实我们应当如实说明。
孕期岗位撤销该怎么安排相关拓展阅读
公司撤场不给岗位安排怎么办
... 导读:孕期被解雇时,得区分是过失性解雇还是非法解雇。要是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不用给赔偿;要是非法解雇,员工其实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获得双倍经济补偿。经济补...更多孕期岗位撤销该怎么安排。相关推荐
-
职工治疗期间可以解除合同吗(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导读 : 导读:通常职工治疗阶段,用人单位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医疗期是职工治病休息且单位不得解约的期限。...
2025-02-14 282 -
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么(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有限制。以实习身份工作,通常签实习协议;以劳动者身份正式工作且用人单位知晓其未毕业,可签劳动合同,但要明确毕业时间等条款。特...
2025-02-14 419 -
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怀孕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若公司违法解除,女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
2025-02-14 386 -
怎么算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差额(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怎么计算的)
导读 : 导读: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差额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从用工第二个月起算,满一年支付十一个月双倍工...
2025-02-14 359 -
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导读 : 导读:签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其实可以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一般需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劳动者可...
2025-02-14 464 -
劳务承包没有合同怎么起诉(做劳务承包没签合同怎么办)
导读 : 导读:劳务承包未签合同引发纠纷起诉,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记录、证人、邮件聊天记录、报酬支付凭证等。起诉时需明确被告主体信息,准备好起诉状,写明...
2025-02-14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