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劳动纠纷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搭建起基本框架;《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清晰规定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程序。像《公务...
劳动纠纷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搭建起基本框架;《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清晰规定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程序。像《公务员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规,还有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组织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以及企业职工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规章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劳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和规范劳动用工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一、劳动纠纷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劳动法律纠纷的相关法律解读
关于劳动纠纷的相关法律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部重要法规和规章制度: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它为我们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典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终止等事项;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部法律对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以及《企业职工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其实我们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其实我们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例如,员工发现公司拖欠工资,从知道拖欠工资之日起一年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若员工仍在公司工作,即便拖欠工资时间较长,也可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年内主张权利。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将丧失胜诉权,可能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三、劳动纠纷工伤赔偿标准有哪些
劳动纠纷中的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医疗费按实际治疗费用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一般参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根据生活自理障碍等级,分别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30%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此外,还有辅助器具费等其他赔偿项目。不同情况的工伤赔偿标准可能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工伤情形及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提供基本框架;《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权利义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调解、仲裁及诉讼程序。《公务员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相关法规,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组织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和企业职工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规章制度。
劳动纠纷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企业职工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劳动纠纷的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企业职工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纠纷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相关拓展阅读
劳动纠纷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搭建起基本框架;《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清晰规定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程序。像《公务...更多劳动纠纷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相关推荐
-
职工治疗期间可以解除合同吗(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导读 : 导读:通常职工治疗阶段,用人单位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医疗期是职工治病休息且单位不得解约的期限。...
2025-02-14 235 -
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么(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有限制。以实习身份工作,通常签实习协议;以劳动者身份正式工作且用人单位知晓其未毕业,可签劳动合同,但要明确毕业时间等条款。特...
2025-02-14 367 -
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怀孕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若公司违法解除,女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
2025-02-14 343 -
怎么算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差额(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怎么计算的)
导读 : 导读: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差额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从用工第二个月起算,满一年支付十一个月双倍工...
2025-02-14 318 -
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导读 : 导读:签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其实可以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一般需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劳动者可...
2025-02-14 424 -
劳务承包没有合同怎么起诉(做劳务承包没签合同怎么办)
导读 : 导读:劳务承包未签合同引发纠纷起诉,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记录、证人、邮件聊天记录、报酬支付凭证等。起诉时需明确被告主体信息,准备好起诉状,写明...
2025-02-14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