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应该怎么办(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
导读:用人单位不给劳动报酬属违法。劳动者要先收集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应得报酬的证据。发现未获报酬,先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
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应该怎么办
导读:用人单位不给劳动报酬属违法。劳动者要先收集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应得报酬的证据。发现未获报酬,先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也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15天内可向法院起诉。要注意法律时效,及时维权。一、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应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要是不给咱劳动报酬,那可就是违法的事儿。咱首先得努努力,把能证明咱跟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以及咱应得报酬的证据给收集起来,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啥的,这些都能帮咱证明。
要是发现没拿到报酬,咱先试着跟用人单位好好商量商量,把咱的诉求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要是商量半天没啥结果,咱可就有权利去劳动监察部门去投诉举报,他们会帮忙介入调查处理这事。
除了找劳动监察部门,咱还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让他们来裁定用人单位得给咱支付劳动报酬。要是对仲裁的裁决不服气,从收到仲裁裁决书那天起的十五天内,咱就其实可以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整个过程当中,咱一定得记住法律规定的时效,可不能耽误了,得赶紧去维护咱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不能让自己吃亏。
二、用人单位拖欠加班工资该如何维权
用人单位拖欠加班工资,劳动者可按以下途径维权:
首先,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加班通知、工资条等,用以证明加班事实及工资数额。
其次,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加班工资,协商过程注意保留证据。
若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提交证据材料,主张支付加班工资及可能的赔偿金。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需注意,劳动仲裁申请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其实我们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同时,要依据法律规定,理性合法维权。
三、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法律如何惩处
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法律有相应惩处措施。首先,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支付加班费。若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动者还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加班费及相应赔偿。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若用人单位的行为情节严重,可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总之,劳动者要及时收集加班证据,如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当我们探讨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应该怎么办时,这背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在追讨被拒付的劳动报酬过程中,劳动者能否主张额外的经济补偿呢?另外,若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声称资金困难才拒付,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认定和处理?这些问题往往让劳动者感到迷茫。如果您正遭遇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的困扰,对补偿标准、特殊情形的应对等存在疑问,无需烦恼,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提供详细解答和有效我们的建议,帮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职员其实可以选择与单位协商,对于协商后依旧无法达成一致的,其实可以选择提出劳动仲裁的申请。若是对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依旧不清楚的,其实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一、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
1、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职员其实可以选择与单位协商。
1对于单位拖欠I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
2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3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其实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其实我们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4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服的,还其实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2、无故拖欠劳动资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
3、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其实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
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其实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就其实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其实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二、工资发的不合理怎么办?
1、工资发的不合理,首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重新协商。
协商无果的,工资不合理其实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或者劳动局进行投诉办理,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工资不合理的情况下,劳动者其实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对相关情况进行仲裁解决。
2、单位支付的工资若是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那么就是不合理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3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4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5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6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三、单位向职员出具了工资欠条,其实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吗?
1、单位向职员出具了工资欠条,其实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一般类型的劳动纠纷发生后,需要先向当地的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的申请。
仲裁裁决的类型以仲裁裁决书确定为准。仲裁裁决书未载明该裁决为终局裁决或者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服该仲裁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其实我们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非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告知用人单位其实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裁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单位拖欠职员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职员发现单位拖欠自己的工资之后,其实可以向单位提出工资的支付请求,若是拒不支付,其实可以提出劳动仲裁的申请。如果单位之前向职员出具了工资欠条,那么也其实可以带着此欠条,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对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应该怎么办相关拓展阅读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怎么办
... 导读:用人单位不给劳动报酬属违法。劳动者要先收集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应得报酬的证据。发现未获报酬,先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更多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应该怎么办。相关推荐
-
职工治疗期间可以解除合同吗(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导读 : 导读:通常职工治疗阶段,用人单位不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医疗期是职工治病休息且单位不得解约的期限。...
2025-02-14 206 -
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么(没拿到毕业证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未拿到毕业证的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有限制。以实习身份工作,通常签实习协议;以劳动者身份正式工作且用人单位知晓其未毕业,可签劳动合同,但要明确毕业时间等条款。特...
2025-02-14 330 -
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怀孕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吗)
导读 : 导读:怀孕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属违法。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若公司违法解除,女职工有权要求继续履行...
2025-02-14 313 -
怎么算没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差额(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怎么计算的)
导读 : 导读:未签劳动合同赔偿差额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从用工第二个月起算,满一年支付十一个月双倍工...
2025-02-14 289 -
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导读 : 导读:签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其实可以辞职。依据《劳动合同法》,一般需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情况,劳动者可...
2025-02-14 395 -
劳务承包没有合同怎么起诉(做劳务承包没签合同怎么办)
导读 : 导读:劳务承包未签合同引发纠纷起诉,首先要收集能证明劳务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记录、证人、邮件聊天记录、报酬支付凭证等。起诉时需明确被告主体信息,准备好起诉状,写明...
2025-02-14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