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劳动合同时(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么)
导读:终止劳动合同时,雇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包括: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拒绝续约,导致终止;单位破产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营业执照注销、业务受限或公司解散等,无论...
终止劳动合同时
导读:终止劳动合同时,雇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包括: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拒绝续约,导致终止;单位破产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营业执照注销、业务受限或公司解散等,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续签,雇主均有责任提供经济补偿。一、终止劳动合同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关于终止劳动合约时雇主是否其实我们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款,这需要依据详细情况进行判定。
在以下几种特定情况下,雇主是有责任为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的:
首先,当劳动合约到期后,若仍需维持或提升原有合约规定条件与劳动者重新订立新约,但劳动者对此表示反对时,如果在此基础上终止了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雇主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次,如果用人单位遭遇法律宣告破产的状况,从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雇主也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最后,假如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遭注销、业务被查封、资格被撤销或经过用人单位的正式决议提前解散公司等情况,使得劳动合同不能再延续下去,这时雇主同样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其实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其实可以基于以下几种法定情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被勒令关停或注销法人资格、以及用人单位在经营状况发生严重恶化无法继续正常运营情况下自行决定提前清算解散等。在此类情况下,双方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必要的业务交接及人事行政手续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关于终止劳动合约时雇主是否其实我们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款,这需要依据详细情况进行判定。
在以下几种特定情况下,雇主是有责任为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的:
首先,当劳动合约到期后,若仍需维持或提升原有合约规定条件与劳动者重新订立新约,但劳动者对此表示反对时,如果在此基础上终止了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雇主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次,如果用人单位遭遇法律宣告破产的状况,从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雇主也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最后,假如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遭注销、业务被查封、资格被撤销或经过用人单位的正式决议提前解散公司等情况,使得劳动合同不能再延续下去,这时雇主同样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劳动者。
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么
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合同不一定能获得经济补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否支付经济补偿,主要还是要看劳动合同的终止是由于何种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原因的其实我们应当支付;由于合同到期的其实我们应当支付;由于劳动者原因的则不需要支付。一、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么
不是必须支付,以下情况用人单位其实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其实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
①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其实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其实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所以主要还是要看劳动合同的终止是由于何种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原因的其实我们应当支付;由于合同到期的其实我们应当支付;由于劳动者原因的则不需要支付。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
劳动合同期满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最主要形式,适用于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一旦约定的期限届满或工作任务完成,劳动合同通常都自然终止。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由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只要劳动者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3、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死亡,意味着劳动者作为自然人从主体上的消灭。宣告死亡,是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当劳动者死亡、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作为民事主体和劳动关系当事人,无法再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也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然终止。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消
破产,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人民法院宣告破产解散。吊销营业执照是登记主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法人违反规定实施的一种行政处罚,对企业法人而言,吊销营业执照就意味着其法人资格被强行剥夺,法人资格也就随之消亡。用人单位被责令关闭,是指合法建立的公司或企业在存续过程中,未能一贯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被有关政府部门依法查处。用人单位被撤销是指企业未经合法程序成立, 或者形式合法但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实体规定,被政府部门发现后受到查处。按照《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消,意味着企业的法人资格已被剥夺,表明此时企业已无法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其权利和义务,只能终止劳动合同。
5、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
根据《公司法》规定,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等原因,用人单位提前解散的,其法人资格便不复存在,必须终止一切经营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活动,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包括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也随主体资格的消亡而消灭。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
法律规定不可能包含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所有现象,因此,《劳动合同法》将这一规定作为兜底条款。
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这种约定终止条件既其实可以是原则性的,比如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发生,也其实可以是具体列举式的,比如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有一方丧失主体资格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