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箭律师网首页
  2. 债权债务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申请做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导读: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

导读: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更多法律知识,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申请做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导读: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一、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

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工或者近亲属可在1年内(时效)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对需要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这些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工伤认定时限中止。

单位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也有自己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

其实可以先到劳动仲裁裁定劳动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属于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拿裁定书1年内(时效)可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经劳动仲裁裁定不属于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凭裁决书到当地法院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其实我们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其实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其实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其实我们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工伤认定期间其实可以辞职吗

在执行工伤认定程序的过程中,企业不得随意解雇员工。对于这类事项,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任何因职业性疾病或工作中所遭受的伤害而导致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职工,或是正处在规定的医疗期限中的病患者或受伤者,他们的劳动合同都不能够予以解除。否则的话,公司将面临承担支付劳动补偿金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其实我们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遭遇事故,用人单位须在得知情况之日起并在接下来的30个自然日内(即数据处理周期)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在此期间内因某些原因导致申请延误或未能按时完成申请作业,那么用人单位仍具有在1年内(即法定时效)进行补救申请的机会,只是在此种情况下产生的相关成本和费用将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而社保行政管理部门则须在接到用人单位工伤认定申请之后的60个自然日之内依法给出明确的工伤认定意见。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申请做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有一定的时限: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的,用人单位可在一个月之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则需在一年之内提出申请;超过时限的,劳动部门不再受理。

工伤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受伤,一般情况下任何企业公司都会对安全问题十分的重视,大部分务工人员认为在工作中受伤,单位就要认定他为工伤,不清楚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工伤认定,在经过认定之后其实可以得到一定的赔付,那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下面就详细介绍。

工伤认定期限

劳动者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其实我们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其实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其实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尽量与用人方订立书面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8年多来,仍有不少外来工还不知道国家有劳动法,打工不知道要签劳动合同,目前至少有95%以上的劳务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365提醒,尽管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依法享有劳动保障权利,但是,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益仍然有可能难以得到全面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其实我们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一是由于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不能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则其各种劳动保障权益将难以得到保护。二是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劳动者难以证明双方有关工资等事项的一些口头约定,致使这些双方口头约定的劳动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复议前置。

365提醒,劳动者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先向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劳动行政部门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其实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其实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劳动者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

如果劳动者不能提供有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因此,365提醒,劳动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保留有关证据包括:

1、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等的收条、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录等;

2、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

3、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寄出举报材料等的邮局回执;

4、来源于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据,如劳动保障部门告知投诉受理结果或查处结果的通知书等。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其实我们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其实我们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广大外出打工的劳务工们要学法懂法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申请做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相关拓展阅读

申请做工伤认定期限是多少天

答:申请做工伤认定期限为一年,如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其实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者诊断为职业病后1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申请做工伤认定的期限是多少天

答:工作中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时效)单位也可申请,但工伤认定之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其实我们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蓝箭律师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